天天看點

“432”舉措建構“石泉林長制模式”

作者:九派觀察

石泉縣聚焦“增綠、護林、富民”三大工程,堅持在“林”字上精準發力,在“長”字上靶向施策,在“制”字上探索創新,全面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優化林業發展環境,建立縣鎮村三級林長組織體系,全縣森林資源管理水準進一步提高,生态面貌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生态産業進一步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山一坡、一園一林都有專人專管的“石泉林長制模式”。

強化四大措施,凝聚林長制工作合力

強化責任體系建設,實作森林資源網格化管理。将林長制工作作為推動全縣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按照“黨政同責、三級關聯、協同發力”的要求,成立縣鎮村三級林長體系,并将天保護林員、生态護林員、森林管護員納入網格化管理,明确工作任務,細化工作内容,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責任到崗的閉合工作鍊條。

強化頂層統籌設計,助推各級林長擔當作為。縣委、縣政府相繼出台《全面推進林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全面推行林長制專項工作上司小組的通知》等系列檔案,定期研究林長制工作并多次聽取林長制推進情況的彙報,推動全縣各級林長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強化資金保障落實,促進林長制工作高點起步。縣财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援林長制工作有序開展,各鎮積極籌措資金豎立公示牌、張貼宣傳智語,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援、監督林長制工作的濃厚氛圍,同時主動向上争取林業項目資金,保障林業工程有序推進。

強化督查考核問效,確定各階段任務高質落實。制定林長制工作考核辦法,将林長制納入各鎮及相關部門年度目标責任制考核,列入年度重點督查檢查計劃,建立“林長辦+狠抓落實辦+考核辦”三線督辦考核機制,制定階段性任務清單,跟蹤督查督辦,推動林長制各項工作落實見效。

聚焦三大工程,提升林業資源效益

聚焦增綠增效工程,建好青山。以“深耕量質效”為目标,不斷加快國土綠化,結合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深入推進森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打造一批精品綠化工程;抓好重點項目實施,積極開展重點生态功能區、生态脆弱區的生态系統修複,統籌抓好林業生态項目建設,牢牢守住生态保護紅線;全面提升森林品質,推進森林撫育經營、低産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複工程,不斷優化樹種和林木結構,建構健康、穩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統。

聚焦護林興林工程,管好青山。嚴格執行林木采伐限額、林地用途管制和征占用定額管理制度,嚴厲打擊秦嶺“五亂”等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嚴格落實森林防火“四包”責任制,管控“五類”重點人群,加大松材線蟲病等林業有害生态聯防聯控力度,抓實抓細“兩防”工作;建立古樹名木資訊管理系統和動态監測體系,制定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管護責任,有效維護生态多樣性。

聚焦生态富民工程,用活青山。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打造森林旅遊景區,建立首批省級森林旅遊示範縣,進一步提高森林經濟效益;大力培育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壯大林業龍頭企業,全面發展山林經濟,有序推進林業與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創新國有林場資源管理方式,不斷完善公益林生态補償兌付機制,全面落實公益林生态效益政策補償。

推行兩大創新,拓展林長制發展空間

推行“林長+”思維,全面鑲嵌林長制工作。推行“林長+山林經濟+生态旅遊+鞏固生态脫貧成果”的“林長+”模式,貫通推進林長制“1331”工作思路,即:1個中心,以林長制改革為中心;3個圍繞,圍繞建立全國“兩山”示範縣、全國文化旅遊名縣、西北生态經濟強縣;3個鞏固,鞏固生态脫貧成果、鞏固山林經濟成果、鞏固生态旅遊成果;1個重點,以鄉村振興為重點,牢牢守住森林生态安全底線,壓實生态保護責任,推動林業經濟快速發展。

推行“石泉化”治理,延伸林長制工作觸角。結合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深入開展“富美鄉村”生态環境治理工程,按照“農戶自願、美化為主、兼顧經濟”的原則,實作“三見三不見”目标,推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有效提升;制定野豬防控“五個一”機制,通過組建專業隊伍、創新開通防控“110”、購買野豬危害防控保險,有效控制縣域野豬泛濫,維護了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紮實推進朱鹮保護工作,設立朱鹮保護區,念好“宣準巡禁情”五字訣,彰顯石泉優美生态的亮麗名片。

【來源:安康市林業局_要聞動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