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作者:學研播報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甯都姓氏考略

·

采訪/記錄:福建客家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古家酒業(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古氏》總編輯 古小彬

【前言】

古氏鼻祖、商朝末年周族領袖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生三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曆。仲雍亦生三子:長子昂、次子旻、三子簡,其中“旻”為紀念祖父古公亶父,遂以古為姓,稱古旻,此為我古姓最早之起源。由周朝至唐朝雲應公南遷這段時期,曆代古氏高祖暫未發現準确記載,故略。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重建甯都縣 唐朝南遷江西始祖古氏家廟奠基

【甯都縣古氏開基祖之一:唐朝/山西臨汾·古雲應】

《客家搖籃》雜志第11期(2006年10月出版)發表古小彬《贛南客家古氏源流概述》,文章記述:“據現存乾隆44年(1779年)古奇洋主修的《甯都新安古氏三修房譜》記載,客家古氏最早入籍贛南,是在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時有世居河東平陽府(今山西省臨汾市金殿鎮)的古念五府君(又稱古雲應),官任洪州(今南昌市)通判,勤政愛民,六十歲時,謝爵歸隐。當時他的兒子古浩,以才學任職虔州府虔化縣(今甯都縣)縣令,古念五便随子蔔居虔化縣北關梅川。”

根據甯都縣古氏族譜載,古氏創基地梅川,又稱雪竹坪,即今梅江鎮,居住域則稱邑之北關古屋巷。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甯都縣官方文獻的記載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唐朝古氏南遷始祖古雲應

古氏在甯都創業有一千多年的曆史,裔孫亦繁衍甚快,據說在甯都置州時,古氏占州屬之一半,曾譽為“古半州”。惜在清朝,古氏因“豬婆精”事件遭官府血洗,緻使古家幸存者背井離鄉,或隐居山中,或改名換姓(至今在瑞金市、會昌縣境内有些朱氏、胡氏、餘氏是古氏後人,其祠堂仍書新安郡)。

裔孫播遷概況是:

第八世古立之第九世古大評房,世居甯都城東,後有:

29世古修積,移居江西省贛州市;

34世古隆福,移居于湖北省。

第八世古立之第九世古大朋房:

11世古仲珍(古伯望長子)攜子古元福、古元祿,古仲珠(古伯望次子)攜子古元升俱遷長甯縣(該縣究是今廣東新豐縣還是江西尋烏縣,尚待進一步考究。)

23世古朝佐、古朝佑,徙江西省石城縣岩嶺鄉雷雨坪。

25世古立昌,明朝自甯都城中隐居于本邑仁義鄉(今固厚鄉)橫塘;

26世古鑒完,明朝嘉靖10年(1531年)從甯都縣上團裡黃沙村遷居江西省石城縣柏中裡(今屬豐山鄉)閃畲,因充糧長,拖累後而出居石城縣鐵爐坑;

29世古日鋒,寄居江西贛州市;

30世古應滿,徙居江西省袁州(今宜春地區);

31世古文孟,清朝初年徙居江西省瑞金縣日東隘(今瑞金市日東鄉);

32世古賢遷,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由甯都縣白泥段遷居廣信府貴溪縣之南鄉道源(今江西省貴溪縣塘灣鎮港西村);

32世古奇程(字鵬萬),于清朝乾隆年間遷居福建省崇安縣;

36世古世俦,徙居福建省崇安縣。

第八世古立之第九世古大承房:

22世古近天,元朝至正末年(約1355-1368年)自甯都縣固厚鄉(舊稱仁義鄉)明坑村橫塘,遷居江西省瑞金縣承鄉帶溪村(今瑞金市雲石山鄉回龍村寺前);

22世古近爵,于明朝洪武25年(1392年)遷居江西建昌府廣昌縣白水鎮(今赤水鎮)燕石下;

22世古近棟、古近光、古近明,徙居江西省廣昌縣白水鎮(今赤水鎮)燕石下;

22世古近伯,明朝洪武20年(1387年)攜子古孫三郎、古秦十郎、古尤十一郎遷居于廣東省嘉應州大埔縣。

第八世古立之九世古大諒房:

宋朝時期,10世古伯和攜子古仲明,古伯程攜子古仲羨、古仲先、古仲光、古仲我兄弟俱徙居廣東省程鄉縣(今梅州市)。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江西省甯都縣 古氏家廟

字輩詩(五修族譜訂定,從33世啟用):

道可亦世德,瑞慶英賢芳;

紹接家風盛,拔魁聲自揚。

新字輩詩(1948年在興國縣七修族譜時,從36世始):

科甲憲蔭佑,冠冕上青廷;

恭謹昭前哲,規訓裕後昆。

更新字輩詩(1995年在瑞金八修族譜時,從41世始):

賢良家發貴,吉星運兆長;

才學能治國,偉業耀華邦。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左起:古英福、古小彬、古遠興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唐朝古氏二世祖、虔化縣令古浩

【甯都縣古氏開基祖之二:明朝/江西瑞金·23世古朝轼】

系唐朝南遷古氏始祖古雲應派下六世祖全規公支系23世古朝轼(近天長子),明朝弘治17年(1504)甲子十月初二,自江西省瑞金縣雲石山鄉回龍村寺前,遷居甯都縣建洛源(今對坊鄉上幹村朱交塘)。

直系世代祖公(1—23世):

雲應→浩 →均 →禮 →蕃 →全規→延昌→立之→大承→伯元→仲達→元桃→松我→柏仁→伏元→長遠→志德→思儀→時桂→繼光→旻可→近天→朝轼→

該支古氏已傳至41世。其中:

33世古道五、古道俞、古道貴,遷居江西省永豐縣;

33世古道華,遷居浙江省;

40世古殷(又名古長發),遷居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甯都縣古氏家廟

【甯都縣古氏開基祖之三:清朝/江西于都·35世古祥榮】

甯都縣古氏,雖然居有1000多年的曆史,況且固厚鄉明坑村橫塘所建的古氏家廟内,還有六世祖妣全交、全規、全望、全讓、全賞六兄弟的神位牌。

古氏宗祠所在地的明坑村橫塘、野湖二小組,亦居住着全望公的裔孫。開基祖系唐朝南遷古氏始祖古雲應派下六世祖全望公支系35世古祥榮,清朝道光年間(1821—1850年),從江西省雩都縣安仁裡龍潭面(今于都縣葛坳鄉陳田村龍潭面)遷來的。

直系世代祖公(1—36世):

雲應→浩 →均 →禮 →蕃 →全望→延绶→成之→宗悅→鳳儀→革 →敏 →哲 →泰 →再思→仕龍→震臣→铨 →蘭蔥→希德→瑛 →傑 →尚松→有盛→宗大→居仁→君标→惟兆→永清→俊臣→倫菖→昌榮→盛逢→景生→祥榮→兆仁→

該支古氏已傳至41世。字派自41世始與本縣全規房相同。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甯都縣 古氏家廟 古小彬攝影

【甯都縣古氏開基祖之四:清朝/江西于都·37世古德桂】

唐朝南遷古氏始祖古雲應派下六世祖全規公支系23世古朝軒(近天三子)裔孫37世古德桂,清朝自江西雩都縣坪頭寨(今于都縣銀坑鎮平安村),遷居甯都縣固厚鄉明坑村野湖(古氏宗祠對面)開基。

直系世代祖公(1—37世):

雲應→浩 →均 →禮 →蕃 →全規→延昌→立之→大承→伯元→仲達→元桃→松我→柏仁→伏元→長遠→志德→思儀→時桂→繼光→

旻可→近天→朝軒→興和→惟濱→敏祥→振定→鳳燦→應诏→文旭→必贊→言貢→道義→可任→亦千→世錫→德桂→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古氏家廟 封壇酒 古家酒業(深圳)有限公司 出品

【甯都縣古氏開基祖之五:民國/江西瑞金·43世古紹遵】

唐朝南遷古氏始祖古雲應派下六世祖全規公支系43世古紹遵,民國時期,攜子古清道自江西省瑞金市雲石山鄉回龍村寺前,遷居于甯都縣黃陂鄉,改姓胡。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

甯都縣 古氏家廟

江西省甯都縣古氏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