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型潛艇:不可小觑的水下獵手

作者:光明網

二戰結束後70多年來,潛艇成為各國海軍競相發展的重點裝備。這其中,既有體形頗大、造價昂貴的大中型潛艇,也有噸位較小、用途各異的小型潛艇。

各國重視發展大中型潛艇比較容易了解,為何小型潛艇的發展也頗受青睐,并在21世紀初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且至今勢頭未衰?請看解讀。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把正常排水量小于1000噸的正常潛艇,以及正常排水量小于3000噸的核潛艇稱作小型潛艇。如今,有專家認為,小型正常潛艇的定義應調整為正常排水量小于2000噸。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各國數百艘潛艇投入海戰。鑒于此,戰後各國對潛艇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深,想方設法提高其戰力,研制和使用小微型潛艇就是選擇之一。

靠隐蔽與小巧立身

從發展曆程來看,引起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除小型潛艇外,還有微型潛艇。從一定程度上講,一些微型潛艇甚至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潛艇。

1941年12月,意大利海軍用微型潛艇成功實施了一次襲擊——3艘“凱旋車”微型潛艇重創、擊沉了英國海軍位于埃及亞曆山大港的多艘戰艦。此時的“凱旋車”微型潛艇,近似于人操魚雷,且排水量隻有1.5噸。借此一戰,小微型潛艇“神出鬼沒”“以小博大”的印象刻入人們記憶。

二戰時期,英國、日本、德國也設計建造了小微型潛艇,并将其用于實戰中。

1943年,英軍用微型潛艇“組團”重創了躲在挪威峽灣中的德軍提爾皮茨号戰列艦。1945年,又用微型潛艇擊沉了日本海軍高雄号重巡洋艦。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多次使用微型潛艇,在偷襲珍珠港作戰中,就有微型潛艇參與。

德國的海豹級微型潛艇雖然投入實戰時間相對較晚,戰果卻不小,甚至還擊沉過一艘大型驅逐艦。

從這些戰例來看,當時研制的小微型潛艇,其功用重在以突襲形式反艦。由于此類潛艇續航力有限,不得不依靠别的平台搭載才能抵達目标海域,然後入水作戰。

面對軀體龐大的水面艦艇,微型潛艇之是以敢“以小博大”,身形小巧、行動隐秘是其法寶。從一定意義上講,小微型潛艇就是靠隐蔽與小巧立身的水下獵手。

随着時間進入21世紀,小型潛艇的研制掀起新一輪熱潮。這一現象的背後,主要原因是近海、淺海漸漸成為水下作戰的重要戰場。在這類海戰環境中活動,小型潛艇技高一籌。

首先,“有需求”是小型潛艇發展的最大牽引力。伊朗的卡迪爾級小型潛艇,排水量約為120噸。如今,該型潛艇已是伊朗裝備數量最多的潛艇。在海水深度不大的波斯灣海域,尤其是在水下環境複雜的霍爾木茲海峽,身手靈活的小型潛艇比較适用。來自近海、淺水海區、狹窄海域水下力量威脅的增多,客觀上要求一些國家獲得與該作戰環境相稱的應對手段——小型潛艇。

其次,“真管用”是目前小型潛艇發展的強勁推動力。與以前微型潛艇“當家”的局面相比,目前小型潛艇的發展呈現出噸位相應增加的态勢,這給其配備更多、更強武器裝備提供了可能。随着小型潛艇所配武器裝備威力增大,它的威懾力進一步提升。各種先進傳感器的運用,使它能更好地勝任偵察、勘測等任務。更安靜、更隐蔽的特點,有助于提升其實施特種作戰的成功率。

再次,“夠經濟”使它成為一些國家海軍易于獲得的裝備。一般來說,和生産大中型潛艇相比,制造小型潛艇的設計工藝相對簡單,不少小型潛艇應用的是研制大中型潛艇時所用的成熟技術,如法國DCNS公司的SMX-23型潛艇就利用了已在鲉魚級潛艇上使用的7成技術和系統,因而投入較少。由于生産成本較低,軍售價格也相對不高。如果要自主研發,難度也不及大中型潛艇。另外,操作簡便、所需人員少、運輸友善也是其優點。

當然,小型潛艇也有缺點和短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因塊頭有限,續航力不足。

小型潛艇:不可小觑的水下獵手

↑法國鲉魚級潛艇

本領不斷強化和拓展

SMX-23型潛艇是在2006年“歐洲海軍裝備展”上推出的一款新概念近海潛艇,排水量約為800多噸。

小型潛艇:不可小觑的水下獵手

↑法國SMX-23型潛艇(CG圖)

向來在引導世界潛艇設計新潮流方面動作頻頻的DCNS公司,為何突然抛出這個小型潛艇概念?原因在于該公司一番市場調查後得出的結果——不少國家的海軍被小型潛艇所具備的性能和成本優勢所吸引。

不僅是DCNS公司,其他國家也注意到了這種變化。德國TKMS公司此時也對市場調研和評估結果進行了分析,結論是——确實有部分國家的海軍需要更小且能買得起的潛艇。

由此不難看出,一些國家選擇小型潛艇,一是經濟因素在起着作用,試圖“花小錢辦大事”;二是希望借此獲得大中型潛艇所具有的部分功能和戰力。這使得這一時期各國研發的小型潛艇噸位大多在1000-2000噸之間。

小型潛艇此後的10多年發展曆程,也基本是按照類似路徑在走。不過,這一階段的小型潛艇,其定位越來越适用一種新描述——水下攻防多面手。

一是水下作戰内容更加豐富。和早期的小微型潛艇一樣,後期的小型潛艇也以魚雷、水雷、飛彈為“刀鋒”,可用于反艦、反潛、清障等。與以往不同的是,随着科技發展和艇體相對變大,小型潛艇可裝備的武器裝備增多且在持續優化,這使其可攻擊的對象增多。除反艦、反潛外,部分小型潛艇可以打擊陸地目标,一些還可以打擊空中目标。

俄羅斯設計的P-750B型潛艇标準排水量約為1400多噸,主要武器系統為533毫米口徑的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重型多用途魚雷、反艦飛彈和水雷。據稱,該潛艇還可加裝飛彈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潛射飛彈,用來打擊數百千米外的近岸目标。

HDW公司以德海軍212A型潛艇為原型研制的800型淺水潛艇,标準排水量約900噸,也可發射反艦巡航飛彈。德國設計師還試圖為其加裝光纖制導防空飛彈和小口徑自動火炮,以應對反潛飛機威脅和打擊小型水面艦艇等。

二是水下偵察與反水下設施能力提升。水下巡邏警戒和監視偵察,是小微型潛艇的重要任務,但對勘測水下地形和反水下設施方面,各國更多地選擇秘而不宣。不過,從一些小微型潛艇的配置上仍可看出一些端倪。

NR-1深海核潛艇是美海軍的小型核動力船隻,水下排水量不到400噸。該型艇于2008年退役。艇體前部為操縱控制、觀測區,艇底有用來在海底行進的輪子,艇上裝備有外部照明燈、電視錄影機及遙控機械手和取樣裝置。借此,該艇可進行深海作業、水下環境監測、深海搜尋救援等任務。

在這方面,俄羅斯聖彼得堡“孔雀石”海洋機械設計局自20世紀70年代起,先後設計推出3型7艘AS系列深海核潛艇,水面排水量均在550~1600噸之間,艇上均配有抓取海底物品的機械手和絞車等,能用于進行海底勘察、地形測繪、水下通信系統、水聲監聽系統建設和水下武器試驗及救援等任務。

可見,這類小型潛艇不同于一般的小微型潛艇。一般的小微型潛艇下潛深度有限,而NR-1核潛艇和俄羅斯的AS系列核潛艇專在深海“紮猛子”。它們的下潛和作業深度基本上都在1000米以上。

如今,随着科技發展與新材料、新工藝運用,這類小型潛艇的深海作業能力還在提升。據稱,因2019年發生事故而“浮出水面”的俄10831型羅莎裡克号小型潛艇,最大潛深可達6000米。

可以推知,在研究海底地形、環流和水深情況方面,這類小型潛艇的作用不小,所測量資料可用于水下導航和滿足更多作戰需要。

三是特種作戰條件更加完備。輸送特種作戰人員,執行破壞敵港岸設施及重要目标等任務,是小微型潛艇的看家本領。是以,小微型潛艇絕大多數都有搭載“蛙人”的功能。有的微型潛艇幾乎就是為運送特種作戰人員而設計。如美國海豹突擊隊使用的Mark Ⅷ運載工具,本質上是“濕式”潛水器,這意味着載員在潛艇水下行駛時必須佩戴呼吸器和潛水衣。2020年4月,美國一家公司研制的“幹式作戰潛水器”微型潛艇傳遞美國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與Mark Ⅷ運載工具相比,它的水下續航力、隐蔽性、靜音效果包括舒适程度進一步提升。

為提升水下作業能力,很多小型潛艇還配置了先進的作戰管理系統,實作了作戰情報指揮系統、武器發射控制系統、潛艇動力推進系統自動控制,以便減少操作人員數量,提高潛艇運作功效。

未來發展趨勢

小型潛艇:不可小觑的水下獵手

↑法國紅寶石級核潛艇

作為小型攻擊核潛艇的代表,法國的紅寶石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2000多噸,自持力為45天。

在近年來北約和法國自己組織的一些演習中,紅寶石級核潛艇面對先進的立體反潛防禦網,成功“擊沉”或“擊傷”多艘參演艦艇,其中包括一些航母目标。

是以,紅寶石級核潛艇一度代表着未來核潛艇發展的一個方向。但它的後繼者——排水量超過4000噸的梭子魚級攻擊核潛艇的出現,使小型攻擊核潛艇的發展前景變得撲朔迷離。

那麼,未來水下戰場還有沒有包括小型攻擊核潛艇在内的小型潛艇的用武之地?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世界上近海、淺水海區、狹窄海域大面積存在,此類海域已成為角力熱點地區,給小型潛艇的發展提供了“溫床”。

其次,一些大中型潛艇無法完成的任務,仍要借助隐蔽性能好和具有大潛深優勢的小微型潛艇來完成。

小型潛艇:不可小觑的水下獵手

↑伊朗卡迪爾級小型潛艇

具體來說,今後小型潛艇發展或将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作業範圍更廣。目前,一些國家推出的小型潛艇呈現出系列化特征,多種類型的潛艇各有其功用。和一些大中型潛艇向多功能化方向發展類似,随着小型潛艇塊頭的适量增大,它們或可通過子產品化設計及增加武器裝備,完成更多任務。其作業範圍将向廣度和深度上雙向拓展。比如,随着小型核反應堆的發展與改進,以其為動力的小型潛艇的續航力将大幅度增加。

二是感覺能力更強、火力更猛。購買小型潛艇的國家無不希望它能彰顯強大戰力,完成一些重大任務,發揮更大震懾作用。一方面,在資訊化戰争背景下,這決定了小型潛艇必須具有更強感覺能力,通過更新、完善和革新偵察感覺系統、通信聯絡系統、綜合指揮系統等,使小型潛艇“目光”更加銳利、分析更加精準、反應更加迅速。另一方面,則意味着其裝備的武器彈藥更全、更強,配置更加合理,以便在關鍵時刻能“個小力不虧”,打出緻命重拳。

三是向無人化方向“轉身”。目前,不少小型潛艇都在提高機械操作的自主化程度。但同時,小型潛艇高度自主化/無人化正在成為一種趨勢。目前一些國家的小型潛艇自主化項目已取得進展。去年年底,美國國防進階研究計劃局啟動的“魔鬼魚”無人潛航器項目進入全尺寸原型生産測試階段。這種無人潛航器從本質上講是一型自主性小型潛艇。法國海軍集團在去年10月舉行的第5屆“海軍創新日”活動上向公衆展示的“海洋”無人潛航器,也同樣展現着小型潛艇大機率向完全自主化方向發展的趨勢。

更加注重生存能力、隐身能力,更加注重借力大中型潛艇所用技術,進而形成既可獨立自主執行任務、也可多型号智能化聯手發起叢集攻擊的小型潛艇族系,或将使小型潛艇今後的發展充滿活力。(麻曉晶、張帆)(供圖:陽明 本文圖檔為資料圖檔)

來源: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