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道江鎮:鄉村美景堪圖繪 振興發展正當時

通化日報訊 (劉偉華記者馬清君)近年來,二道江區五道江鎮加快區域綠色轉型、全面振興步伐,聚力實施“十大行動、百項工程”,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方位打造産業高質高效、鎮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新型鄉鎮。

聚焦綠色轉型,全力打造振興發展新引擎

工業産業結構多元趨優。該鎮堅持以綠色轉型為重點,大力支援亞泰水泥、寶潤煤炭和勇家商貿等煤炭、建材類企業轉型發展,持續推進奕源電子、百順機制砂和益興生物質顆粒等科技、建材和新能源産業,逐漸優化工業産業結構,在全鎮形成以煤炭生産及煤炭物流為主導,以新型建材、科技産業、機械加工為輔的“一主三輔”工業經濟格局,逐漸實作從過去煤炭為主的資源型工業向新型科技制造和新能源等新型産業轉變。目前,轄區内共有企業41戶,其中新型建材、新型科技和新能源等産業占35%,商貿類占30%。

項目建設步伐持續加快。圍繞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景區建設等方面謀劃和建設一批好項目,總投資1.6億元的90萬噸礦渣微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落地,投資5000萬元的益興生物質顆粒續建項目進展順利。積極推動冷庫建設、姜氏碎石加工和鼎吉生物質顆粒等新續建項目早日落地、達産達效。同時,進一步完善北山産業園基礎設施和功能布局,提升園區項目承載能力,夯實招商引資基礎。

聚焦産業帶富,全面培育振興發展新動能

在特色農業輻射帶動上下功夫。不斷壯大長白山立體果蔬種植、欣農達綠色蔬菜等特色産業基地,發展優質果蔬、四季玫瑰等特色作物500畝。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建靈芝孢子粉棚至25棟,沛航中藥材合作社新增林下天麻、平地參、靈芝等中藥材20餘畝,全鎮特色作物總種植面積近6000畝。目前,全鎮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5個、家庭農場15個,帶動就業200餘人。

在發展全域鄉村旅遊上下功夫。堅持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圍繞全區“地質公園”建設發展方向,以“獅子峰”特色資源為依托,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挖掘獅子峰、露天坑、抗聯戰鬥遺址等優質自然資源和紅色旅遊資源,發展“通化市十佳民宿”恒翔民宿、玫瑰山谷3A級景區、南滿戰地醫院紅色遺址等建設項目,打造餐飲觀光、康養休閑、度假娛樂和紅色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特色郊遊目的地,逐漸建構五道江全域旅遊大架構。

聚焦文明和諧,全方位夯實振興發展新基礎

強化基礎,築牢美麗鄉村“主陣地”。結合“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急難愁盼”,大力實施便民工程。對鎮北出口進行改造更新,新修圍牆750延長米,安裝路燈36盞;對鎮區供暖、供水裝置進行改造更新,累計投資110萬元;對全鎮坑窪路面進行修補,累計投資22萬元。同時,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投入資金13.55萬元,清理農村生活垃圾4200噸、溝渠農村道路23公裡,清理三小五堆37個,有效改善了城鄉環境衛生狀況。

凝聚合力,按下基層治理“加速鍵”。創新治理模式,積極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依托便民服務中心綜合視窗,采用“線上+線 下”同步方式,高效預防和化解沖突問題15件,完成代辦領辦業務300餘件次。規範網格建設管理,全鎮劃分網格61個,實作基層社會治理“四個平台、一張網”全覆寫。加快法治化建設,有效推進村務公開。突出“四鄉”工程,引導人才、資本、技術彙聚,吸引人、财、物回流,建立新時代鄉賢會,65名鄉賢登記在冊,每年定期組織座談會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

文化興盛,打出文明和諧“組合拳”。依托村規民約“三字經”,開展五道江好人、文明戶、“美麗庭院”和“幹淨人家”等評選活動,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營造和諧文明鄉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