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野戰軍百萬大軍,是從哪裡來的?

解放戰争中,東野坐擁十二個縱隊一百萬大軍,這麼多的兵力,是從哪裡來的?

東北野戰軍百萬大軍,是從哪裡來的?

1945年,在延安舉行的中共七大中,中共中央就曾預見性地指出搶占東北的重要性。日本投降後,在毛主席赴重慶談判期間,劉少奇整理的“向北發展,向南防禦”成為了今後共産黨發展的綱領性方針,是以中央陸續将南面的部隊往北調,并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精華抽調出來,向東北開進。

這些部隊主要包括:山東軍區六萬人,新四軍三師黃克誠部三萬二千人,359旅留守支隊三千人,以及從晉察冀和其他地區調來的部隊,總計有十一萬人,另外還有兩萬名政工幹部,他們分别采取了陸運或海運的方式,比如山東軍區司令員羅榮桓,就是乘坐一艘汽輪抵達遼甯。

如此一來,到1946年初,整個東北,已經集結了抗日戰争時期的全軍精粹,包括林彪、羅榮桓、肖勁光、黃克誠、肖克等軍事幹部,以及彭真、陳雲、高崗、張聞天、李富春等進階上司,一個初具規模的班子就此搭建完成!

東北野戰軍百萬大軍,是從哪裡來的?

第一支進入沈陽的共産黨部隊,是曾克林率領的一千人,由于蘇聯方面的限制,他們打着東北抗日聯軍和義勇軍的旗号闖過山海關,之後開始了瘋狂的擴軍,短短一個月内,就擁有了三萬新兵,堪稱神速。在國民黨通過美軍飛機将西南大後方的主力投送到東北之前,共産黨的部隊已經擴充了一倍有餘!

到1946年底,東野已經坐擁北滿、西滿、南滿三大塊根據地,總人數突破了四十萬,跟國民黨空運過來的兵力相差無幾,隻是裝備還比不上對方。

東北野戰軍百萬大軍,是從哪裡來的?

進入戰略反攻後,東野有了新的擴軍來源,即國民黨軍的俘虜。初期的國軍主力,都是從遠征軍或滇緬戰場上下來的精銳,戰術素養很高,被我軍俘虜後能大大帶動同班甚至同連的戰術水準,尤其是炮兵,在德惠和秀水河子戰鬥中,表現極為突出。

除“即俘即補”外,東北軍區還将整訓後備軍作為補充部隊的重要方式。1947年7月27日,東北局采納羅榮桓的建議,開始組建二線兵團來解決兵源問題。即開始整訓以團為建制的獨立團補充新兵,每團定額2500人,僅僅一個多月就編成了48個獨立團共12萬人,即第一期後備軍,到1948年2月整訓工作結束時,已經增加了多達22萬人的部隊。

東北野戰軍百萬大軍,是從哪裡來的?

由于上述三大舉措,到達錦州時,東北野戰軍已經突破百萬之衆,比國民黨孤立在沈陽、長春和錦州的部隊之和還多一倍,并且具備相當規模的重武器兵團。後來東野入關打平津戰役,一共是70餘萬作戰部隊,加上15萬支前民工;而之後完成南線大追擊的部隊更是多達88萬,這絕對是單一戰場上能夠出現的峰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