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一樣的價值觀決定不一樣的人生

  人生于世,最不能忽視的就是對價值的思考。

  即使在以公理為基礎的封閉式理性科學與開放式哲學極力推崇去意識形态、去價值判斷、去政治立場、去道德偏好的人類曆史大背景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或自己求索而來,或社會灌輸而來。人出生時本無語言思考能力,從家庭、社會習得語言,也便習得了某種價值觀,即:人最初的價值觀都是由社會灌輸的。而這并不足以指導一個人的一生,社會價值觀總歸是社會既得利益基層的價值觀。由此,每個人必須結合自己的實際,靠思辨的力量逐漸形成一套有主線的價值體系。

  有人說思考太累了,想那麼多做什麼,随大流樂呵樂呵得了,人生到頭是個死,何必如此操心費力。

  對于這種觀點,我隻能說,沒有一套自己學習、參悟的價值體系,你根本無法獲得快樂!你可能通過某些手段取得一些生理刺激獲得快感,但絕對不會取得内心的安甯與幸福。而且,作為騎牆者,也注定被利益集團所奴役、壓迫。

  人生其實和股市很像,你說它是賭博它就是賭博,你說它是投資它就是投資。

  如果說人生是賭博,人出生時的原生家庭、高低貴賤确實注定了一生會有什麼樣的境遇(總體上,小機率不論)。而且認定了這點的人,從主觀上确實也就會認定了自己的社會身份、社會地位,不做改變。即服從所謂命運這種東西的安排。這種觀點就是賭,賭的是開局時的梭哈。這種人會認為存在即合理,懼怕上層階級,瞧不起底層群衆,趨炎附勢、見風使舵。

  如果說人生是投資,人确實具有主觀能動性,即使出身卑微,也不會自我設限地認定自己活該如此。這樣的人會去學習、去争取,盡最大努力去打破出身時随機配置設定的生存資源與發展資源的規則。這就是投資,投的是人的能動性,投的是未來。恰恰是現實不合理,才要去反抗,去鬥争,去學習、去思考,傾盡全力建立一個新的規則體系。在不斷打破舊規則、建立新規則的過程中,實作人生的價值。

  在思考的道路上,人很少,大多号稱自己有一套價值觀的人,都是人雲亦雲、道聽途說、自欺欺人的那一類。大多數人都是借用别人的觀點、利用先人的理論來謀求自己的利益,達到不可公諸于世、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大概就是人性。人在通往思考與逃避的岔路口時,根據不同的外部刺激會做出相應的反應。經曆過磨難(即負回報)的人大多會走思考的道路,後知後覺。經曆成就(即正回報)的人也許也會去思考,但我沒有這種經驗。而大多數人一生也不會經曆那麼大的磨難與成就(即實踐中極其強烈的負回報與正回報),不知不覺的了此一生。有人說這不正好,因無所住,而生其心。但這種不知不覺與所謂的心無所住、天人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