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懷亮 | 洋行“把兒頭”威風凜凜,雙馬子來去空空 | 劉映元群眾史

作者:劉映元研究

洋行“把兒頭”梁懷亮

韓雲琴改編 劉映元原著

梁懷亮的家世也不比石占魁和王占祥強多少。他的父親梁喜珠,從東邊的朝岱村把他和他的妹妹用一條扁擔擔到五路村,租了幾畝地,住在一間場房子裡種起瓜來,因為很難發迹,便把希望寄托在懷亮身上。

梁懷亮 | 洋行“把兒頭”威風凜凜,雙馬子來去空空 | 劉映元群眾史

庫倫街景,圖檔來自網絡

梁懷亮七八歲時,父親送他入書房去學寫字、記人工帳。梁懷亮十五歲時,父親就托人送他到歸化城設在庫倫的支莊當學徒。到他二十歲時已說得滿口蒙古話。當時的庫倫,因活佛哲布尊丹巴住在當地,不少外國商人或間諜在那裡活動,社會很複雜。梁懷亮早熟,懂得好多事,當他二十四歲時就給洋行當了翻譯,很快成為熟悉蒙古山川形勢、風土人情的蒙古通。

當民國十七年(1928年),蒙古封鎖邊境後,歸化城的洋行紛紛撤莊,北沙梁突然出現了英商和記洋行,特請梁懷亮擔任四十八頂房子的“把兒頭”(四十八頂房子可能每個合少一頂,合少即旗)到蒙古領房子做生意。

梁懷亮 | 洋行“把兒頭”威風凜凜,雙馬子來去空空 | 劉映元群眾史

百年前的烏蘭巴托一帶的蒙古人,,圖檔引自舊影閣

據五路人說,他不是騎馬指揮,而是坐汽車在各個合少裡領房子。他過手的錢多得很,英商撤莊後,他坐飛機回國。隻因後繼乏人,是以他在五路村沒買多少地,在臨近五路的添密灣買了十幾頃“活約地”。他以為錢多為死,不想民國十五年(1926年)以後,歸化城票子混亂,先是國民軍北票刁人,後來又是晉票貶值等等,不知帶了哪種票子的害,總之,他的活約地讓人家用價值一籃子雞蛋可贖一畝地的貶值鈔票統統贖走。眨眼富貴跌跤窮,威風一時的雙馬子(村裡人叫他的乳名)落了個來去空空。

其實在辛亥革命後的旅蒙商人,象梁懷亮一樣交惡運的不止少數,喪去性命的也大有人在。王占祥、梁懷亮财破命在實是幸運兒。

除以上知名度較大的幾位外,還有在新疆古城子、歸化城、武川烏蘭花等地經商的十幾位,其中除田二牛後代田某某因新疆動亂轉道蒙古回家,又逢蒙古封鎖外路不通,留在該地,其他都程度不同地發财還鄉購地養老。

——摘自:五路村商業史料,韓雲琴著,呼和浩特郊區文史資料第二輯Pl30

#劉映元研究##群眾史#

梁懷亮 | 洋行“把兒頭”威風凜凜,雙馬子來去空空 | 劉映元群眾史

百年前的烏蘭巴托一帶的蒙古人,圖檔引自舊影閣

韓雲琴老師按語:本文材料原是已故的劉映元先生于六十年代插隊勞動時調查所得,我隻是整理了一下。由于水準有限,不能完滿表達劉君原意,錯誤之處希編者讀者指正。

小編按:梁懷亮所知道的事情,對于了解旅蒙商和英商的貿易細節非常重要。但是在1960年代劉映元先生采訪他時,守口如瓶。劉老先生為此非常遺憾,還和張爾傑老師提起過此人,可見印象極為深刻。與外蒙古進行貿易的親曆者見聞,也就能夠在1960年代進行搶救挖掘。過了那個時候,估計就再難搶救了。

這裡引述一下張爾傑老師的文字:

當然,通路中也有不盡如意的地方,特别是左傾路線幹擾時,有些老人生怕惹禍,嘴封得牢牢的。五路村有個叫梁雙馬的老漢,他15歲時就在當時的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一家旅蒙商号裡當小夥計,1928年給英商“和記”(洋行)當“領房子”的總把頭,在外蒙古的洋商貿易中是極為活躍的人物。他在外蒙古的48個合少(旗)中坐着汽車指揮生意,裝着一肚子資料,可是你無論用什麼“鑰匙”也打不開他嘴上的“鎖子”,眼巴巴望着他帶進墳墓。類似的釘子劉先生碰了不知多少。

——張爾傑,老樹逢春綻新葩——記内蒙古文史館員劉映元先生,呼和浩特文史資料第八輯p1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