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羊漫評:湘西最美高鐵有速度亦有溫度

金羊漫評:湘西最美高鐵有速度亦有溫度

漫畫作者 廖健杉

一年一度的春運大幕已經開啟。高鐵已成為出行的 “新潮流”,讓春運出行更顯品質。 “湘西最美高鐵”——張吉懷高鐵迎來了它的春運首秀。一列列高鐵,“變”快了出行效率,“變”好了出行體驗,讓趕路的身影更加從容,描繪着一幅壯麗的春運畫卷。

速度提升,讓出行更加友善和便捷。古代河道孕育文明,現代鐵路振興城邦。湘西自古行路難,地處武陵山脈腹地的湘西因交通閉塞,貧困已久。1978年,縱貫中國南北的第二條交通大幹線焦柳鐵路的枝柳段,湖北枝城至廣西柳州,在湘西永順縣境内合龍,全線貫通,途經州内5縣市,打開了這個少數民族地區閉塞千年的大門。43年後,張吉懷高鐵的開通營運,作為全國“八橫八縱”高速鐵路網的區域連接配接線,是大湘西化蝶飛舞的交通巨變,大湘西加速融入全國高鐵“關聯圈”。縱橫之間,有“一日看盡獨特山水秘境”,亦有激發“京津冀、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廣大地區”的壯闊,南來北往的高鐵列車串點成線、連線成網,精準地讓每個人抵達向往之所。

服務提升,讓旅客出行體驗更加美好。“說走就走”的高鐵出行,不僅速度更快,而且旅途暖意融融。車窗外初冬經霜的樹林色彩缤紛,山岚似紗,輕輕攏在遠山上。碧透的寒水,在深深的峽谷裡流淌。車廂内賓至如歸、其樂融融。在這條“主動脈”上,飛馳而過的高鐵動車組,為美好出行帶來的完美體驗。春運期間,廣鐵集團和湘西州團委聯合成立了志願者服務隊,對旅客提供服務,并針對性地提供了國語、苗語和土家話三語服務,友善少數民族旅客。這無疑是鐵路服務更新的生動記錄和真實寫照。

不忘初心,讓鐵路發展更有溫度。張吉懷高鐵開通,深山裡的苗寨打開了與外界溝通交流的“高鐵大門”,對于武陵山片區的鄉村振興、民生改善乃至湖南區域均衡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人流、物流進一步暢通,農旅文旅進一步融合,為鄉村振興注入蓬勃動力。為湘西人民帶來了新生活、新目标與新希望。巨變背後,一份為民情懷始終溫熱:春運期間,鐵路部門每日将安排開行張吉懷高鐵動車組27對,最高峰每天開行54對,來保障春運期間充足的運力。如果說“快”象征的是奔跑的姿态,那麼“慢”就是守望的溫情;在湘西地區每天仍有5趟公益性“慢火車”開行,逢站就停、最低票價僅需1元的綠皮“慢火車”為沿線的菜農、果農、居民和學生提供服務。一列列“趕集車”“求學車”,連接配接深山内外,滿載生計、駛向希望,速度與溫度,盡顯人民鐵路為人民宗旨。

沿着高鐵看發展、看變化、看成就,無疑是觀察一個地區發展的一個最好視窗。張吉懷高鐵開通,是服務人民的需要,服務國家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既是建設交通強國的屬性使然,也是滿足美好出行的需要所在。高鐵成網,動車飛馳,這一道流動的中國風景、這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助力張吉懷高鐵沿線地區的老百姓以奔跑的姿态,奔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金羊網 文/王培鋒)

編輯:木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