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社會責任感論文

企業社會責任感論文

  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是深受社會認可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企業社會責任感論文,歡迎參考閱讀!

  企業社會責任感論文1

  【摘要】從之前的蘇丹紅事件、立頓紅茶氟超标、三鹿奶粉事件到近期的染色饅頭、爆炸西瓜、有毒黃瓜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被媒體頻頻曝光,食品安全關乎人命與國運,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不僅要對盈利負責,而且要對環境負責、對人民負責,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關鍵詞】社會責任社會責任的分類原因措施

  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曆程表明經濟和社會的進步,企業不僅要盈利負責,還要對環境負責,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同的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定義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群和環境的責任。它是組織管理者對整個社會的進步和保護社會利益所承擔的一種管理責任。但是,随着近幾年來的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發,不由得讓人思考:為什麼現在的食品企業責任感缺失呢?這需要我們的進一步探究。

  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若從承擔社會責任的方式可以分為經濟性社會責任,即是指以貨币、實物等經濟性要素為承擔方式,如銷售收入名額,利潤名額,服務水準,淨資産增加,股東回報,職工收入水準,稅賦等;另一種則可分為非經濟性社會責任,它是指除經濟性社會責任以外的所有社會責任的總和,如員工的心理健康,工作環境的改善,承擔社群義務,周邊環境智力,解決就業,關注弱勢群體等。企業履行其社會責任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如我們是國家的公民,我們要對國家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它會通過履行社會責任使社會的整體環境更有利于它的發展。不過,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時應該遵循一些原則,不應隻注重自己的利益,還應該考慮到相關利害關系人及全社會的綜合利益,不要單純追求效率,要多方面考慮經濟行為的實際影響,關注綜合效益。

  那麼,為什麼近幾年來,我國的部分食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會缺失,甚至其中不乏我國知名的大企業。我想原因有其中幾點:

  (一) 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是部分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重要原因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從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中最早提出的,至今不過19年,在這短短的19年裡,雖然我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直到現在,對如何搞好市場經濟等問題上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對作為市場經濟主題的企業行為的規範,至今還是存在很多空白。

  (二) 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及其錯誤的管理制度導緻企業社會責任缺失

  “盈利至上,利潤唯一”成為許多企業發展目标的功能和基本定位。而有些企業隻注重眼前利益,忽視長遠利益。許多企業對企業履行的社會責任了解不一。認識的不一緻和不全面影響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同時某些企業管理者采用不恰當的管理方法。在2010年9月份,騰訊公司與360公司的利益之争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兩大網絡巨頭不顧消費者利益的惡性競争凸顯目前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感的缺失。

  (三) 社會誠信系統不健全必然造成企業社會責任缺失

  誠信是現代企業中任何組織存在的'重要基礎,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準則。誠信不僅有道德價值,而且還蘊涵着重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中外企業管理實踐證明,誠實是任何一個企業成功的法寶。2003年,中央電視台《誠信中國》攝制組為配合拍攝需要,曾對國内部分知名廠商、企業家進行了一次匿名問卷調查。共發下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6份。此次調查結果現實,71%的被調查企業曾經遭遇過不誠不信、虛假欺騙的事件;關于誠信缺失的問題,12%的人認為在“大幅增加”,55%的人認為“有所增加”,隻有15%的人為“比以前減少”;關于企業做假賬的問題,31%的人認為是“普遍現實”,58%的人認為“确實存在,但不具備普遍性”。而在回答自己所在的企業是否有過做假賬的行為時,69%的人選擇了“據我所知,企業内部财務、對外各種報表均五假賬”。由于這一問題設計私營企業的形象,是以,答案很難完全準确可靠。

  (四)法律規範與社會監督尚不完善必然造成企業社會責任缺失

  法制是企業行為的最基本規範。改革開放30多年來,特别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國高度重視法制建設,制定了大量規範企業行為的法律法規,如《公司法》《環境保護法》《勞動法》《工會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對規範企業行為,推進企業履行基本的社會責任産生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國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時間太短,對發展市場經濟也處在一種探索過程中。

  例如,在長達104條的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與追究相關行政監管部門失職責任有關的隻有寥寥兩條,且對“失職”的具體界定也是語焉不詳,隻指出需要“查明失職渎職情況”;懲罰力度也限于行政性的,隻有“記大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即便如此,在以往一系列震驚中外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除了懲治幾個生産、流通領域的相關責任人之外,很少有監管領域的相關責任人受到懲罰。不受懲罰的監管部門,在一波接一波的重大食品事件中,其一次次表現出的“連夜突擊檢查”、表決心、做總結的精神,就容易被視為隻是權力的一種做秀。做秀的背後,是權力的傲慢和不真誠。

  對于這些缺乏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嚴重問題,我們應該加強措施,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首先,企業的管理者應該積極推進企業社會責任感的制度建設。

  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優秀,不僅要看它盈利的多少,還要看它是否承擔了它相應的社會責任,管理者要認真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的管理體系,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同時要結合我國的國情,考慮我國企業的現狀和實際,促進企業強化社會責任功能并完善相應制度,是企業社會責任成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擔社會責任,建構和諧企業,在企業的發展中,應該形成一種文化。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把社會責任的理念灌輸給各個部門以及廣大員工,就能為企業管理行為和員工行為提供基本的準則,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理念和價值标準。

  其次,要加強地方政府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管力度

  政府在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應積極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以政策去引導和規範企業負責任的行為,同時通過逐漸建立市場激勵和社會監督與服務機制來積極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把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作為全面落實的發展觀,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

  此外,企業要注重守法誠信經營,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産品和服務。

  一要把保證品質和滿足顧客要求放在第一位,堅持“品質第一、信譽第一”的服務宗旨,以品質和服務為依托,狠抓全面品質管理,建立一套規範化、科學化和制度化的品質管理體系,以提高企業品質管理水準。二要建立相應的營銷服務系統,及時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反應,實作以客戶滿意為理念的售前、售中、售後全方位服務體系。三要根據市場需求加大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力度,完善品質安全保證體系,確定産品品質和安全。四要積極更新經營理念,推動企業誠信建設,加強員工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全員信用觀念,使誠信變成員工自覺行為,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産經營過程中,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最後,企業要注重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建設生态經濟。

  企業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價值觀,承擔對人類生态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到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大力發展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以及餘熱、餘壓的綜合處理和循環利用。督促企業依法做好污染減排工作,自覺做到達标排放。鼓勵企業在生産中應采用循環工藝,開發綠色産品,加大科技含量高節能型設施的投入,向社會和消費者提供品質好,環保型産品和服務,赢得消費者和所在社群、政府對企業的認可和支援,其無形資産是無價的,收益大于成本投入,這也是企業的生命線。

  企業社會責任感論文2

  首先,我要先講講什麼是社會責任。根據定義,可以知道社會責任是指一個組織對社會應負的責任。一個組織應以一種有利于社會的方式進行經營和管理。社會責任通常是指組織承擔的高于組織自己目标的社會義務。社會責任包括企業環境保護、社會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由經濟責任、持續發展責任、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等構成。

  在20XX年,中國社科院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提出的社會責任指的是從責任管理、市場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等四個方面評價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水準。其中責任管理這一名額是指一個企業所制定的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規劃、反商業賄賂制度與措施等。市場責任是指企業的成長性、收益性以及産品合格率等名額。社會責任包括社保覆寫率、安全健康教育訓練以及評估營運對企業的影響。環境責任則包含了企業的環境管理和節能減排方面的名額。

  現在我覺得我們對于社會責任的概念和意義的了解都太淺薄了,就單單說産品合格率來說吧,表面上合格率很高,可是仔細的檢查起來,有多少不合格的都别查出來了,最近的食品安全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的,毒膠囊、有毒蜜餞、漂白劑等等都在我們生活中,在我們的食品中出現了,可以見得我們現在的企業對于社會責任的忽視,既然講到了企業的社會責任,那我想就企業是否承擔社會責任談談我的感想。

  我相信對于對于企業是否承擔社會責任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的觀點。有的觀點認為企業不需要履行社會責任,例如南韓著名學者李哲松認為企業是從事生産、流通、服務等經濟活動,以生産或服務滿足社會需要,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依法設立的一種盈利性的經濟組織。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盈利,如果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就違背了企業的本質,而且企業社會責任的内容本身具有模糊性,它的義務對象根本就不存在。

  但也有另外的觀點認為企業應當履行社會責任。譬如霍華德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按照社會的目标價值,向有關政府靠攏,做出相應的決策、采取具體行動的義務。哈羅德.孔茨認為:公司的社會責任就是考慮公司的一舉一動對社會的影響。

  而我認為,企業是一定要承擔社會責任的,因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對其自身經濟行為的道德限制,它既是企業的宗旨和經營理念,又是企業用來限制企業内部包括供應商生産經營行為的一套管理和評估體系。我記得伊梅爾特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話:“要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首先你必須是一家追求道德和理想的公司。”

  在現下的了解中,企業社會責任包括:

  一、為社會提供稅收。

  二、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

  三、為市場提供産品或服務。而我覺得在第三條中應該加上一點,改為為市場提供安全的産品或服務。

  我覺得,在中國,有些企業已經連最基本的道德忘記了,那些可怕的添加劑,那些惡心的死豬肉都在化學物質的“巧手”改造下變成美味進入了人們的胃中,甚至連那些救命的膠囊都變成了害人們的毒手,那些黑心的企業可曾想過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僅僅隻是為了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錢,毒害人們,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的下一代,是以我深深地覺得我們國家應該制定一些關于社會責任的法律法規,來讓這些黑心企業得到懲罰。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我覺得不一定講的很好,但是确實我發自内心的呼喊,在最近看到種種報道中,食品安全讓我看了很憤怒,俗話說的好“名以食為天”,這些企業的管理階層真的應該好好的了解社會責任,承擔起社會責任,隻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美好,我們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幸福。

【企業社會責任感論文】相關文章:

1.社會責任感英語作文

2.社會責任感作文4篇

3.論社會責任感_700字

4.忠誠責任感恩讀後感

5.責任感為話題的作文800字

6.社會正能量議論文

7.企業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8.關注社會的議論文作文

9.論家務勞動和責任感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