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12-11】連嶽摘抄

23:59

經常記住别人可能是對的。......我們應當公正對待别人,也公正對待自己,應想到可能别人是對的。孔子曰:“責己嚴,待人寬。” 這是我們應當記住的格言。

                                                                                                  ——陳鶴琴

學習與進取之前,先要正确地了解學習與進取,太多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我們從小到大,最容易犯的學習錯誤就是把學習之末當成學習的一切。隻要孩子成績好,他的品格與習慣就放任不理。成年了,隻要擺出學習的樣子,就可在家長年啃老。你老公号稱愛學習,然後就有資格打老婆。其實,從小把孩子教養得善良而有禮貌,溫和而有耐心,那才是學習之本,也是人一生的永續資本,永遠不過時,永遠在成長。
孔夫子說“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偏執于技能,不能被考試綁架,得學最本質的東西。本立而道生。本是什麼?就是一個人的品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是盡責,對家庭,對工作,對國家,對世界盡責。恕是推己及人,是善良,是體諒,是寬容。忠恕合起來,就是仁,中國人的文明基因。仁是人學,展現在人的一切生活中,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呼一息,一飲一食,都在學習。像你丈夫這樣不仁不義,就是學了二十門外語,一周跑一個馬拉松,也是不學習之人,他沒有資格談學習、談進取。

塵世浮華之中,不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