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網信辦在回答記者問時提到:截至 2021 年 5 月,我國 IPv6 位址擁有量達到 59030 塊(/32),位居世界第一,我國 IPv6 活躍使用者數達 5.28 億,占網際網路網民總數的 53.39%。
随着我國 IPv6 網絡“高速公路”已經全面建成,如何讓 IPv6 網絡跨越拐點、從“通路”走向“通車”成為目前以及今後一段時期面臨的核心問題。
“通路”:IPv6 活躍使用者數達 5.28 億
IPv6 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跨越拐點、攻堅的階段,國家有關部門不斷釋出通知強調推動 IPv6 的發展。
早在今年 6 月 9 日,中央網信辦、發改委、工信部就印發了《深入推進 IPv6 規模部署和應用 2021 年工作安排》通知,其中要求到 2021 年末網絡承載能力顯著增強,資料中心、内容分發網絡、雲平台和域名解析系統等應用基礎設施全面支援 IPv6,IPv6 活躍使用者數達到 5.5 億,移動網絡 IPv6 流量占比達到 20%,城域網 IPv6 流量占比達到 5%,縣級以上政府門戶網站 IPv6 支援率達到 70%,國内主要商業網站及移動網際網路應用 IPv6 支援率達到 60%。
随後,工信部聯合中央網信辦釋出《IPv6 流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 年)》。近日,中央網信辦又釋出《關于加快推進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到 2023 年末,基本建成先進自主的 IPv6 技術、産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形成市場驅動、協同互促的良性發展格局,IPv6 活躍使用者數達到 7 億,物聯網 IPv6 連接配接數達到 2 億。移動網絡 IPv6 流量占比達到 50%,城域網 IPv6 流量占比達到 15%。到 2025 年末,全面建成領先的 IPv6 技術、産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IPv6 活躍使用者數達到 8 億,物聯網 IPv6 連接配接數達到 4 億。移動網絡 IPv6 流量占比達到 70%,城域網 IPv6 流量占比達到 20%。之後再用五年左右時間,完成向 IPv6 單棧的演進過渡,IPv6 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部門全面深度融合應用。

▲“十四五”IPv6 規模部署和應用主要名額
截至 2021 年 5 月,我國 IPv6 位址擁有量達到 59030 塊(/32),位居世界第一,我國 IPv6 活躍使用者數達 5.28 億,占網際網路網民總數的 53.39%,顯著提升了我國網際網路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準,有效支撐 4G/5G、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骨幹網、移動核心網、城域網、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等網絡基礎設施全面支援 IPv6 并承載 IPv6 業務;超過 50% 的雲服務可用域支援 IPv6,内容分發網絡(CDN)IPv6 業務加速能力已覆寫全國主要省市;市場主流移動終端均已支援 IPv6,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基礎電信營運企業也已完成全部具備條件的存量家庭網關 IPv6 更新改造;LTE 核心網、固網的 IPv6 流量超過 10Tbps,可以說中國的 IPv6 網絡“高速公路”已經全面建成。
“通車”:疏通“堵點”跨越拐點
在看到我國 IPv6 快速發展的同時,不能忽視一個現實:确實還存在一些難點堵點。據了解,這些難點堵點主要有四點:
- 一是端到端網絡性能和服務能力尚需改善。相比 IPv4,IPv6 在端到端傳輸時延、穩定性及服務名額還需進一步提升,部分應用基礎設施 IPv6 更新改造力度還要加強。
- 二是家庭終端支援 IPv6“最後一公裡”還需進一步打通。家庭路由器等終端 IPv6 支援度仍然較低,大部分未預設開啟 IPv6 功能,直接影響使用者在固定網絡下獲得 IPv6 位址的能力,制約 IPv6 流量提升。
- 三是網際網路應用改造深度有待提升。部分網站和應用 IPv6 改造不夠徹底,二、三級等深層次連結不支援 IPv6 通路,視訊、圖檔等流量集中的内容仍然使用 IPv4 通路,網際網路應用放流引流還有較大空間。
- 四是 IPv6 技術标準體系不夠完備。規範引導 IPv6 部署和應用的國家标準體系缺乏,由我國主導制定的 IPv6 國際标準數量較少,IPv6 技術産業生态體系亟需培育與優化。
那麼,如何疏通發展中的“堵點”,補齊短闆,推動 IPv6 高品質發展?
中央網信辦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 一是着力提升基礎設施性能,深度優化 IPv6 網絡,全方位提升雲服務平台、内容分發網絡(CDN)的 IPv6 服務能力,確定 IPv6 網絡關鍵性能名額和服務名額與 IPv4 網絡相同。
- 二是着力突破終端瓶頸,通過裝置核準、評測認證、優先推薦等,推動新生産的無線路由器等家庭終端産品全面啟用 IPv6 功能,引導使用者加速更新換代。
- 三是着力提升流量,推動大流量商業平台 IPv6 深度改造,二、三級連結等深層次内容優先采用 IPv6 通路,帶動 IPv6 流量提升,強化商業應用 IPv6 入口管理,要求新上架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支援 IPv6。
- 四是着力優化産業生态,增強 IPv6 标準研制力量,協同推進國家标準、行業标準、團體标準制定,建立 IPv6 标準體系,加強國際标準組織合作,積極參與 IPv6 相關國際标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