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作者:董克平飲馔筆記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今天大寒節氣,北京下了大雪。上一場雪我沒趕上,回到北京時路上幹幹淨淨的,今天開車出門,迎着雪花開快車,很爽。回到家裡開窗錄了一段視訊,這時候有點懷念胡同生活了。下這麼大的雪,可以到景山公園撒點野去。現在四周都是高樓,空地上停滿了車,那還有撒野的地方呀。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疫情防控越來越緊,為了心安每天都要刷幾次健康寶。今天早上刷不出來了,很着急。填行程時,城市選項中跳出個金華,可是我隻去過杭州,沒去過金華,可就是沒有杭州,結果就卡住了。不填就無法下一步,填吧又沒去過。問了社群,讓我填一份承諾書,填了發過去說是為我調整一下。我繼續琢磨行程卡,試着選了金華卻避開了永康,結果一下就過了,健康寶也正常了。健康寶綠碼我就能出門了,也能出差了。真是虛驚一場。不過北京今天出了五例,我的行程卡上又多了一顆星。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今天三頓飯都在家裡吃。早餐比較豐盛,小米粥、菜團子、糯米燒賣,炒了肉沫雪菜,切了兩款鮑魚,蒸了肉彈香腸,熱了甬府肉醬。喝了一碗粥,吃了一個菜團子,燒賣沒吃。小米粥真是好喝,中國人最早種的就是小米-粟,去粗取精,粟更新為粱,就是所謂黃粱一夢的粱。粟到粱要減少30%的分量,過去很少有人舍得。即使是周公也隻是吃粟而不是粱,是以才有周公吐哺的成語。現在生活水準好了,熬粥的小米用的是粱,自然香潤順滑了。由此想到有人說,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啊呸!北京比北平好太多了,再怎麼下雪,北京也變不回北平,放着好日子不過,偏要回北平吃雜合面嗎?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上午出去辦事,回家已經過了飯點。午飯湊合吃碗面。甬府的肉醬還真好吃!配上醬油哥的觀廟刀削面,山河萬朵送給我的膠東大白菜,炸醬面圓滿。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我吃炸醬面不喜歡把面碼和面條混在一起,吃兩口面,再去吃點菜,這樣來的清爽。今天的缺憾是忘了剝蒜,吃面不吃蒜,滋味減一半。許是餓了的緣故,再說我也不是個講究人。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去年在三亞做卡露伽魚子醬品鑒會時認識了郭野,回到北京後就收到郭野寄來的芒果。個頭大,又香又甜。郭野說,過年前再給我寄點水果,今天收到了一個碩大的鳳梨蜜,長有60多厘米,抱着都費勁。以前吃過人家剝好的,輪到自己動手,還真不知道怎麼吃了。

地磚是80*80的,你說這個鳳梨蜜有多大吧。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晚餐炖了藕湯。藕是許凡寄來的,珠珠說這個藕特别好吃。月初去成都在許家菜吃過一次,大家都覺得很好吃,粉糯,清甜。子洋當時就向許凡要了供貨商的聯系方式。聊天時我說珠珠最喜歡蓮藕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感謝許凡兄弟。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炖了油豆角,炒了油麥菜,我繼續吃菜團子。櫻桃和蕃茄也擺上來,珠珠說拍照好看。其實還有香腸和雪菜,珠珠發照片時裁掉了。一個菜團子吃完就放下筷子,好像沒吃飽,這段時間發現自己胖了,晚上就少吃點吧。

大寒節氣下大雪 面條好吃 藕湯暖心

今天翻完了《無字史記》。此書後記的題目是:“走出孤島 四海為家”,其中一段話我想了許久:“通過古代各個人群的基因比較,以及動植物基因的研究可以推斷,中國人的祖先最初來自非洲,然後四面八方各個古代人群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國人;中華文明既是我們的祖先,立足東亞沃土辛勤耕耘、智慧創造的結晶,也是大量外界的物産、技術乃至各種思想輸入東亞,落地生根結出的碩果。”曆史如此,未來也該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