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一天都是我們的紀念日

作者:九派觀察

□講述/鐘彬龍(上海市警察局奉賢分局民警) 撰寫/林靜

時光飛逝,我的從警生涯在2022年正式邁入了第30個年頭。在警察節這一天,我接過分局授予的從警榮譽章,也就在這一天,我的師傅周曉平光榮退休了。

我給師傅發去一張自己在分局參加人民警察節升旗儀式、身着警禮服手持從警榮譽章的照片。師傅迅速地回複我四個字“精神小夥”,并附帶了一張他在派出所裡,上司和同僚們為他送上鮮花和退休證的照片。雖然師傅兩鬓霜白卻精神炯炯,鮮花襯着黝黑褶皺的笑臉,很有一種“反差美”。

其實叫了幾十年的師傅隻比我大三歲,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也就“一條溝”的距離。作為他曾經的徒弟,雖然我們已不在一個部門,靠着微信和電話我們一直維系着這段師徒情。我一邊看着照片中的師傅,一邊摩挲着自己手上的從警榮譽章,我們二人從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像幻燈片一一浮現。

30年前的那個冬夜,還是新警的我第一次值班,就是和師傅搭班。淩晨1點接到報警電話,漴缺村附近有一女子跳河。我們開着機車趕到事發地點時,我已經被凍僵了。我還沒緩過勁來,一位老婦哭着朝我們奔過來,說:“警察同志,快救救我的女兒。”順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拿探燈一照,發現一名長發女子立在河中央。冬天枯水期,河水隻到成人的腰際,女子好似凍住了,倔強地挺立在水中打着哆嗦,卻對河岸上的呼喊沒有任何的反應。

“我身體和水性都比你們好,我去救人。小鐘,你負責照明,盡量把探燈舉得高一點,擴大可視範圍。老王,你去把準備的内胎拿下來,用繩子捆紮實了……”師傅在說話間,已脫掉鞋襪,向水中蹚去。

江南寒冬的夜晚,就算裹着厚厚的棉大衣,站在岸邊的我仍能感覺到刺骨的寒風直往身體裡鑽,難以想象師傅是怎樣的意志步入刺骨的河水中的。

我能做的就是盡力把手擡得高一些、再高一些,讓燈光照得亮一些、再亮一些。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的心一直懸在半空中,眼睛隻盯着那燈暈的中心點,直到師傅把女子放在輪胎上,順着繩子安全回到岸邊。女子被岸邊焦急等待的親人們簇擁着,而師傅癱倒在岸邊喘着粗氣,我忙脫下身上的大衣,一把将他擁住,眼淚噴薄而出,那是心疼的眼淚。

人是在一瞬間長大的,是自己知道但是别人不知道的那一個瞬間,内心改變了,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就悄悄長大了。那次出警讓我第一次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知道了“人民警察”四個字意味着什麼。師傅用他的義無反顧為我上了從警第一課。

歲月不居,我們這一群人都陸續到了退休的年齡,當年的青蔥少年都已塵滿面、鬓如霜。師傅從“小周”變成了“老周”,我也從“小鐘”被叫成了“老鐘”,但初心仍在,壯志未滅,在崗的每一天都成為我們的紀念日。

【來源:人民公安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