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拜登執政一周年,内外交困,“令人失望”

拜登執政一周年,内外交困,“令人失望”

今天是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執政一周年。上台之初,拜登可以說被寄予厚望,他的前任特朗普折騰得實在太厲害,是以美國國内外都希望這拜登能大家帶來一個全新的局面。

這拜登也是雄心勃勃,意氣風發。但一年下來,他的表現卻真的讓大家都感到失望,是美國人對他失望,美國的盟友對他失望,國際社會對他失望,中國也他也有些失望。

拜登執政一周年,内外交困,“令人失望”

先說美國國内對他失望。這個從他的民調支援率就能看出來,目前拜登的已經從剛剛上台時的55%,一路跌到了33%了。要知道他的前任特朗普這麼折騰,他第一年結束時的支援率也有38%,特朗普在國會山事件後最低谷時的支援率也是33%。

現在的美國國内被認為是随時有崩潰的危險,疫情每天确診超過100萬人,已經徹底“躺平”了,拜登基本沒有能力作為了;經濟,靠着比特朗普還要瘋狂地“放水”,勉強維持了股市和樓市,但通貨膨脹還有債務危機,随時都有可能壓垮經濟;然後民主黨又在過度消費“國會山事件”,美國社會割裂、沖突在進一步加深,就連美國人自己都說美國民主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拜登已經成為二戰以後美國總統最受差評的一位,失望情緒到了頂點了。

拜登執政一周年,内外交困,“令人失望”

再說美國盟友對他的失望。拜登上台時,他有一個口号叫“美國回來了”,這句話讓美國的一衆盟友有點痛哭流涕。這特朗普之前的口号是“美國第一”,根本不顧盟友的利益。但這一年下來,美國的盟友發現,除了讓他們繼續賣命,這拜登壓根就沒給他們帶來什麼變化。

你比如,特朗普說盟友說你們的軍費開支太少了,要漲,好替美國分擔一些。這拜登上台後,這論調好像也沒變,這日本南韓給美國掏的駐軍經費還漲了。再比如,德國等國與俄羅斯搞得好好的“北溪”2号,拜登上來非得要給攪黃。今年冬天西歐國家能源緊缺開支大漲,跟這都有關系。當然,拉着英國澳洲搞個AUKUS,把法國與澳洲的潛艇大訂單生生給搶了,這就更加過份了。這哪是“美國回來了”,分明是“美國打過來了”。

拜登執政一周年,内外交困,“令人失望”

然後是國際社會對他的失望。拜登上台,高調提出要重返《巴黎協定》,重回世衛組織,要對國外支援新冠疫苗等等。很多國家開始還挺高興,但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拜登是要重返巴黎協定,但在氣候問題上卻隻知道對開發中國家施壓,要求其他國家承擔更多責任,而美國自己在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卻是不降反升,完全與拜登的承諾相違背。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美國對外放了多少空頭支票,說要支援疫苗。結果是壓根就沒有兌現,到2021年年底,美國國記憶體有疫苗11億劑,甯可過期失效也不對外援助,哪有世界第一醫療大國的樣子。

其實這拜登剛上台的時候,中國對他多少還是有些期待的。畢竟這特朗普對華政策太過分。可很快,咱們失望了。先是拜登明确提出,将中國定性為主要戰略競争對手,對咱們要進行三分法。就是對抗、競争與使用三分。其中主要的還是對抗。然後,在阿拉斯加安科雷奇中美戰略對話上,氣勢洶洶要從“實力地位”和咱們說話。

拜登執政一周年,内外交困,“令人失望”

其實拜登政府這種讓我們失望的行為也好,不就是放棄幻想準備鬥争嘛。是以咱們在安克雷奇就堅決地怼了回去。之後,你美國人也照樣還是要來找我們對話,談合作嘛。

現在一年過去了,這一年拜登在總統位置上的日子真的不太好過,内外交困。特别是去年8月份從阿富汗狼狽撤軍,更是灰頭土臉,顔面盡失。如果這樣下去,接下來這一年,拜登的日子還是好過不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