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處于疫情暴風眼邊緣的我,以40+的高齡被“榮”辭了

作者:三水永道

今天我光榮的被辭退了。

過完年,我40歲。

不巧,我在天津,這個城市正面臨着一次防疫的大考。

比起很多公司提前放假,隻發最低基本工資,

可以說突然失去收入的我

對于現在的狀況,即在意料之外,也在形勢之内。

12月的工資減半發放,

1月突然全員被離職,

這在我的預測裡還是來得快了些。

先說一下公司的情況,

五個月前公司開始轉型,

這是公司高層決策的問題,

完完全全放棄了主業,

自一個全新的陌生行業開始從零開始拼市場。

離開原來的主業并非情願,

大約是商戰中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除了有一些原有業務的貨款回款,

公司的現金回流呈現了明顯的不可持續性。

賬上有錢,

卻是寅吃卯糧。

老闆由華子,自動降為了黃鶴樓,

公司開始開源節流。

因為新行業的開拓需要不菲的資金,

當然還包括去所謂的教育訓練班,

以及交的智商稅。

我們這些人為了老闆的人格魅力也好

為了嘗試一下新機會也好

反正都像小年輕兒一樣,

不計代價地一頭紮進了這個水很深的行業。

伴随着我們的,

是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化為零的尴尬,

從一個個獨擋一面的精英,

成為新行業的小白,

或者是炮灰。

新業務開展得不是很順利,

公司那麼一大幫人,

每天人吃馬喂,

每天都是不菲的開支。

12月份發工資前,

老闆私信我,

說了工資減半的事,

我很了解老闆的難處,

而且也堅信可以一起走過這段艱難的日子。

可惜願望是好的,

但現實骨幹起來,

真的一點嚼頭都沒有。

多個項目都開展得不順利,

卻要每天燒錢。

很多部門的同僚,

都連軸轉,

甚至連續一個多月都沒有休息過,

這還不算,

每天半夜11點下班已經是常态。

每個小姑娘都面帶菜色,

吃個飯都能睡着。

這樣的工作狀态持續了很久,

每個人都很疲憊,

像是長途跋涉的士兵,

看着遠方的綠洲,

卻無奈地踩着滾燙的沙丘。

最可怕的還不是這些,

是幾個小團體間的氣氛,

由來已久的小摩擦,

此刻依舊沒有同仇敵忾,

屢屢挫折和不良情緒,

蔓延開來。

老闆也很清楚,

一個和尚有水吃,

兩個和尚挑水吃,

這麼多人都在推诿,

于是大家都沒吃的。

其實這些當初留下來的人,

都是老闆的臂膀和肱股,

究竟是行業選擇的錯誤,

還是這隻是成功路上的一段艱難,

沒有人說的清楚。

老闆挺仗義,

當時隻要願意留下,

他都無條件接了,

至于留下的人是否能勝任新行業的要求,

都沒有時間去仔細考量。

也是因為這件事,或者很多件事,

所有的人都一腔熱血的感激着老闆。

可即便是這樣一個老好人,

也終于被現實壓下了一頭。

那是第四次核酸全市普查的上午,

做完核酸來到公司,

雖然沒有什麼具體事項,

但大家都還是去了。

老闆突然召集全員大會,

隻說裡三句話,

感謝一路相随,

今日江湖再見,

社保給大家一直上,

直到大家找到了新工作。

會議室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沒想到,

将近5個月的魔鬼式轉型,

以這樣的方式告終。

不知道為什麼,

我感覺這有點像是一個背在身後的包袱,

彼此都不再折磨了。

是不是有點像戀愛中無腦沖動的小青年兒。

哎!

疫情原因,

年節将近,

稚子無憂,

長者在側,

40+的我有點看不清來路與去處。

重回職場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這個社會對40+的女性求職者并非善意滿滿,

老實說,原來做人力資源的時候,

對于35歲以上的求職者,

我都盡可能給機會來面試,

但真的沒有幾個成功入職的。

是以,即便是年後可以開工了,

可以預料不會很順利。

但做公司或者做小生意,

實體經濟2022年有可能會更難。

中年人最苦,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人,更苦!

是不是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