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于“政治動機”?約翰遜“賭”英國疫情見頂,宣布放松限制措施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研判奧密克戎引發的疫情在英國已達頂峰,約翰遜政府19日宣布,從27日起,不再強制群眾戴口罩,不強制使用“健康通行證”。英國衛生大臣賈維德也通過新聞釋出會表示,英國掀開了抗擊新冠病毒的新篇章。這一改變的依據是疫苗加強針計劃順利推進、廣泛的檢測、确診病例數持續下降及“科學家的判斷”,但在英國國内,有關決定還是引發不同意見。有人歡迎,有人擔憂。有聲音議論英國邁向“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日常,也有媒體用“賭”或“豪賭”形容這一決策。由于約翰遜正面對自2019年上台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因“派對門”醜聞而遭黨内外逼宮下台,不少分析認為,他決定放松防疫措施更像是出于“政治原因”,即以此迎合保守派人士,進而保住自己的首相寶座。

出于“政治動機”?約翰遜“賭”英國疫情見頂,宣布放松限制措施

約翰遜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英國抗疫的“新篇章”

19日,約翰遜在下議院宣布,即日起,将不再要求人們居家辦公,防疫“B計劃”26日結束,在公共場所,人們将不再被強制要求戴口罩,“健康通行證”也會廢除。約翰遜同時表示,有意在未來數周撤銷确診者在家中自我隔離的規定,該規定原本到3月24日到期。

約翰遜稱,英國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計劃進展順利,超過90%的60歲以上老人已接種第三針,感染率連續幾周下降,“我們的科學家相信,奧密克戎浪潮現在有可能已在全國達到峰值”。不過,他同時警告說,疫情尚未結束,群眾應在冬季最後幾周保持警惕。

當天晚些時候,英國衛生大臣賈維德正式宣布政策變更。“我們今天宣布的措施是一個重大裡程碑。”賈維德說,“但這不是道路的盡頭,我們不應該把它視為終點線。”他表示,必須像對季節性流感一樣“學會與新冠病毒共存”,政府将在幾個月内制定出與新冠病毒共存的長期計劃,最終可能包括結束對新冠檢測呈陽性者的強制自我隔離要求。

作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英國在本月8日累計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過15萬例。本月初,英國單日确診曾超過20萬例,之後逐漸回落,19日公布的日增确診病例為10.8萬例。在截至1月15日的一周内,全英有350萬人的核酸檢測呈陽性,低于前一周的430萬人。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最新資料顯示,英國每周的确診病例數下降約1/5。由于沒有進行篩選,進行的是随機抽樣,該資料被認為比較準确。整個英國的新冠肺炎患者住院人數也在下降。英格蘭入院人數較1月初的峰值下降10%,周平均人數從兩周前的2041人降至截至1月17日的一周1839人。

約翰遜隻負責英格蘭地區的衛生政策,上個月他恢複抗疫限制措施,以應對奧密克戎感染“浪潮”,但拒絕了一些科學家實施更嚴格限制措施的呼籲。而在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防疫政策更嚴格。這幾個地區也都表示,将很快放松疫情限制措施。

“賭奧密克戎疫情已達頂峰,約翰遜首相在英格蘭放棄防疫限制措施。”路透社以此為題進行了報道。“英國事實上即将取消所有抗疫限制措施。”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寫道。

有人歡迎,有人擔憂

“奧密克戎仍在全球肆虐,此時解除限制是否為時過早?”BBC的一篇報道稱,英國感染水準雖然下降,但仍遠高于去年冬天高峰時的水準。更重要的是,正在取得的進展因地區而異,中部、東北部和約克郡的住院人數尚未開始下降。是以一些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認為疫情有反彈的風險。

文章同時稱,如果從群眾通過疫苗接種和此前感染病毒而建立的免疫力來看,英國是受保護最好的國家之一。資料顯示,超過 97% 的英國人有抗體。對于疫情是否進入尾聲,許多專家認為接下來至關重要的是公衆的行為。

英國《衛報》報道說,許多流行病學家預計英格蘭的感染率将再次上升。截至上周,除2至11歲的兒童(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外,英格蘭所有年齡組的感染率都在下降。

19日,英國國民保健署(NHS)負責人馬修·泰勒表示,現在不是自滿的時候,NHS依舊面臨新冠相關住院、醫療人員病倒及病患積壓帶來的巨大壓力。他警告說:“我們将擁有更大的自由,但代價将是更多人可能感染新冠,而醫療将不得不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商界歡迎英格蘭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據英國《金融時報》20日報道,英國餐飲業和零售業認為這是對城市中心和消費者信心的可喜提振。英國夜間産業協會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基爾說,夜總會和酒吧将“最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确定性地規劃未來”。

事實上,在英國,一些專家認為,如果疫情的發展确實如約翰遜所說在消退,那麼他的決策并非“不合理”。但也有科學家不認同。“面對極高的感染水準而取消這些措施,這是一個風險。”華威大學病毒學專家勞倫斯·揚說,“也許更明智的做法是再等兩個星期。”

英國《觀察家報》則質疑約翰遜宣布取消限制措施的“奇怪時機”,稱這是一個“政治化”而非基于政策的舉動。不少媒體提及,約翰遜目前正面臨一場政治危機,他在英國因疫情而封鎖的高峰期間辦派對,為此受到反對黨及本黨人士的批評。一些人認為,他放寬限制措施是為了壯大保守派對他的支援,那些保守派不同意實施防疫限制措施。

約翰遜還能扛多久?

《衛報》20日稱,為迎合一些保守黨議員,約翰遜還宣布從20日起,不再要求學生上課時戴口罩。教師工會對這一突然變化表示擔憂。

19日,約翰遜拒絕了反對黨與一些保守黨議員對他提出的辭職要求。當天,資深保守黨議員、前“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說:“你在這個位子上坐太久了,為了你做的好事,看在上帝的分上,走人吧。”這番話引發震動。1940年,因時任首相張伯倫未能阻止納粹德國入侵挪威,一名保守黨議員在下議院就用這句話質詢他,兩天後張伯倫辭職。

路透社稱,要挑戰約翰遜的上司地位,360名保守黨議員中須有54人緻函該黨的“1922委員會”主席,以發動不信任投票。《泰晤士報》的分析顯示,已有58名保守黨議員公開批評約翰遜。《每日電訊報》稱,多達20名在2019年大選中獲勝的保守黨議員計劃送出不信任信函,還有其他幾名議員已經寫好不信任信函。

英國“iNews”網站對約翰遜處境的描述是“死緩”。該媒體稱,他的競争對手正在行動,一名前内閣部長表示,财政大臣蘇納克、外交大臣特拉斯和前外交大臣亨特等人一直“試圖保持低調”,但現在“肯定在動員”。“上周,競争者們沒有主動出擊。現在,這些大臣邀請一些人到辦公室喝茶。”一名議員說。

不過,形勢也在不斷變化。20日,英國公共行政和憲法事務委員會主席威廉·拉格透露,要求約翰遜辭職的保守黨議員受到來自黨内的恐吓。反對黨上司人表示“震驚”。約翰遜回應稱,“沒有看到任何證據”。

法新社稱,約翰遜放松防疫限制措施,在下議院赢得焦躁的保守黨人的歡呼。衛生大臣賈維德否認首相以群眾的生命安全為代價安撫該黨右翼。他說,這樣想是錯的,政府科學家也認為,在1月初達到單日逾20萬人感染的峰值後,奧密克戎浪潮已經過去。

文章提到,英國右翼報紙《每日郵報》表示,在國内外都有危機的背景下,現在不是換上司人的時候。該報在頭版一篇社論中稱,俄羅斯上司人準備在烏克蘭發動一場戰争,英國的通貨膨脹率正在飙升,“然而,一群自戀的保守黨議員卻試圖推翻帶領我們走出疫情的首相。看在上帝的分上,成熟點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