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屠龍仙俠傳 310章 可笑的陣法

作者:莫道無花
屠龍仙俠傳 310章 可笑的陣法

在沒趕到鬥法的地方之前,金歎月确實很想看個明白,可是當他闖入鬥法垓心,面對着以郁金為首的人數衆多的邪門歪道之徒時,不禁後悔不疊,倒不是心生恐懼,實在是為嶽青兒的安危擔憂。

  眼前那片方圓不過半裡的山坳上,密密麻麻鋪滿了枯黃的蘆葦,稀稀疏疏的雪白蘆花尚未凋零殆盡,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宛如弱不禁風的深閨少女。一撥人雄赳赳立于蘆花叢中,為首者郁金滿臉怒氣,擺出一副直欲擇人而食的表情,後面依次是火龍童子、蛇天王、武天尊、騎虎居士、李秀才等邪派高手,一個個面目兇光虎視眈眈。

  另外一撥人是端木齡、駱千岩、宮月莼、熙兒四人,與對面那撥人相比真是少得可憐。

  端木齡突然見到金歎月,情不自禁大叫道:“金兄弟!”向前邁出半步後忽然冷不丁地停下來,心有餘悸地打量着他,慎而慎之道:“你沒事了吧?”

  金歎月不記得自己怒發沖冠時的癫狂舉動,對端木齡的那種提防表情完全不懂,歡歡喜喜回了一句:“我沒事了,原來果然是你破了天羅妖霧,我就說為何妖霧突然間就散了。”仔細瞧瞧四周,卻見駱千岩面色凝重,心無旁骛,手舉一快晶瑩剔透的白石小鏡,注視着郁金等人。

  更奇怪的是郁金,一張老臉簡直被無可抑制的怒火扭曲的不成人形,當真是要多難看又多難看,兩隻蒼老的眼中仿佛要射出焰焰的太陽精火,若說他是地獄裡逃出來的厲鬼,半點也不算誇張。金歎月心中暗想,這老家夥多半在山河社稷圖上吃了大虧,才會爆發如此雷霆大怒,以至于儀态全無,一張老臉變得跟妖魔鬼怪似得。

  金歎月若這樣想,那就全然大錯特錯,錯得離譜了。剛才郁金雖以太陰玄劍和駱千岩手中的山河社稷圖較量一番,略輸了一陣,卻未輸的狼狽,決不至于氣成這樣子。他所耿耿于懷的,完全是另一回事。

  原來那日在育妖陵的山洞裡,郁金突施毒手,暗算了血祖天雄,雙方由此結成解不開的死仇。天雄潛心療傷,養了将近半個月才複原,便忙着出山找郁金算賬。彼時郁金南下,不在中原。天雄心胸狹隘,早就發誓,便是找到天涯海角,也要報那一劍之仇,雖是郁金遠在南诏,也不遠千裡迢迢地殺奔而去。

先前郁金本想借南海神鷹龍禦雲的号召力,率領一幹正邪兩道的居心叵測之徒,一舉覆滅青牛谷,搶奪青牛谷中的法寶秘籍,然後在南诏自立為王,建立一個唯我獨尊、逍遙自在的新門派。

哪料到青牛谷禍起蕭牆,平白無故被自己培養出來的小魔頭給滅了,正應了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那句古話,郁金等人不費吹灰之力就達成了目标,想來像是南柯一夢,不敢置信。最欣慰的是,本以為會成為最大絆腳石的一代道門奇才南海神鷹龍禦雲,偏偏在化妖池的山洞裡被淩遊風所殺,如此一來,這群南下的左道之士,自是唯他馬首是瞻。他把幾千人糾集在南诏萬魔山,組成了一個全新的門派,因為太陰玄劍的緣故,遂為這個教派取名為太陰教。此教教徒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且多陰邪無恥之徒、旁門左道之士,又因郁金出身魔教護法,世人遂稱其為“小魔教”,以差別于陰山魔教。

太陰教成立不到一天,血祖天雄就氣勢洶洶闖入萬魔山登門尋仇,趁着郁金不備,陡然狠下殺手,仗着腥風旗血雨幡的無窮妙用,一舉屠殺近千名尋常教徒,殺的萬魔山天昏地暗,太陰教教徒一個個亡魂喪膽、哭爹喊娘。

郁金畢竟不是等閑之輩,馬上守住了陣腳,率領火龍童子一幹人等大肆反撲,天雄功力雖高,卻隻比郁金略勝一籌,單打獨鬥或可取勝,可是太陰教高手群起而攻之,天雄便隻有節節敗退的份,沒奈何扭身便走,臨走時還撂下狠話,約郁金半個月後在嶽麓山下大戰,以了結這段恩怨。

  郁金初創門派,便被人如入無人之境大殺四方,平白無故死傷了上千名徒衆,這口氣哪裡吞得下去,又知當日僅憑那些人那些法寶,絕對留不住天雄這等絕頂高手,隻得一口應允下來,答應半月之後赴嶽麓山一戰,心裡卻早已經籌劃了計策。

原來他曾在魔教陰山總壇玄月壇中、魔教前輩毒心老人的故居裡,獲得了毒心老人遺留下來的兩件異寶,一件是号稱天下陰毒之首的天羅妖霧,一件是與相思鈴并稱為邪派兩大惑人心智法寶之一的幻影神鏡。相

思鈴搖動起來,生出靡靡之音,輕則亂人心智,擾人形神,四肢萎靡,時候一久,受害者筋骨齊碎,成為一堆爛泥,幻影神鏡可放出神芒,照着誰便精神恍惚,如入夢境,飄飄然不知所至,時候一久,肌膚潰爛,筋骨化為齑粉。

天羅妖霧和幻影神鏡同時祭起,配合幻影陣法施展開來,縱然是大羅金仙、諸天神魔陷入其中,隻需過一晝夜,便人事不知昏昏沉沉,三天三夜後,肉身灰飛煙滅,魄散魂消,實在是天下一等一的邪惡歹毒陣法。

單以威力而論,此陣絕不在孤鴻魔影陣、中天紫微大陣這五大奇陣之下,美中不足的是,此陣難以布置,破解卻很容易,一旦找到布陣者的方位,找到幻影神鏡,再以利害法寶神光攻擊神鏡,打散光華,漫天妖霧馬上散去,失去害人的妖力。

倘若破陣者所用的法寶比幻影神鏡更加厲害,那神鏡的光芒還會反噬神鏡主人,可謂是後患無窮。毒心老人深知個中利害,心懷惴惴,因為存在這個破綻,終其一生,從不曾使用過這個陣法。

  郁金初得二寶和幻影陣圖時,見到了毒心老人的遺囑,自然心有餘悸,不敢造次,本想暗中勤加修煉,争取在有生之年彌補這個缺陷,再把幻影陣法發展成當世最厲害的陣法,陣法未修繕前,絕不施展于世,免得遭到反噬,當日在陰山總壇和孔玄争奪教主時,因為忌憚孔玄的陰陽羅盤的厲害,不敢冒冒失失使出幻影陣法。

  這次天雄咄咄逼人,竟在創派之初就血洗太陰教總壇萬魔山,無疑令郁金丢盡了面子。此仇不共戴天,是可忍孰不可忍,憤恨難消之餘,又想着必須在衆教徒面前挽回一些顔面,是以顧前不顧後,決定要破釜沉舟,祭出天羅妖霧和幻影神鏡,在嶽麓山下施展幻影陣法,和天雄決一雌雄。

  不想郁金新創立的太陰教魚龍混雜,正邪兩派南北東西的各色人等都有,且因教規尚未嚴謹,衆教徒人多口雜,無意中有人悄悄把消息散播出去。天雄何等狡詐乖覺,早就收到了風聲,偷偷摸摸潛入嶽麓山下,想要看個仔細再做計較。這一來倒好,和郁金的鬥法不成,反而莫名其妙先和金歎月駱千雪鬥了一陣,偷襲駱千雪得手後,又被孤月宮主吓退,不敢逗留,早已離開嶽麓山遠走他處。

  偏偏事有湊巧,日前嶽麓山下小山村黃石沖有一個青年,喝醉酒後夜上麓山打獵,踉踉跄跄一頓亂走,忽然撞見了正在用元神珠吸收月亮光華的蛇妖嶽青兒的原型蛇身,吓得半死不活,摔斷了腿,第二天被親友尋見,擡下山去,不出三日便死了,死前臉色極為驚恐,口裡不停亂喊:“蛇妖,蛇妖!”是以鬧得整個黃石沖人心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蛇妖下山為禍,合村商量之後,決意籌備錢财聘請一兩個修真高人,上山除去蛇妖。

  也算有緣,恰好五聖山三名弟子奉師命下山積修外功,這日到了黃石沖,被村民見到,當作救星邀請至村中,叙之以蛇妖做祟害人之事,三人極為憤慨,慨然允諾除妖,茶餘飯飽之後便上了山來,發生了前文所叙的故事。

  其實他們到黃石沖的時候,郁金等人早已暗地裡把幻影陣法布置妥當,隻緣發覺天雄這兩日似乎偷偷摸到了長沙城附近,是以見了五聖山三人,不敢亂動,唯恐打草驚蛇,功虧一篑。事情若是就此結束,五聖山三人不至于喪命。

  怎奈這三人命該絕此,金歎月救走嶽青兒後,三人知道他道行高深,自己必不是對手,并未追過去,一路罵罵咧咧地回到了黃石沖。這時郁金正在率人血洗黃石沖,把村中男人不論青壯老幼抓了起來,然後綁縛到山頂一起殺了,用法力吹動狂風,吹得血腥氣味散布開來,四面八方數十裡都能嗅到,欲借此法吸引血祖天雄來此。至于年輕女子,則被那群禽獸不如的邪門歪道侮辱之後,殘酷的屠殺分屍,場面當真慘不忍睹,人神共憤。

  五聖山三人撞到這種場面,哪裡肯罷休,二話不說便動起手來,三人雖非庸手,卻也不是絕頂高手,哪裡是火龍童子等人的對手,鬥不到一刻鐘便先後挂彩,想要奪路而逃時,才發覺已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絕望之餘偷空放出了五聖山的求救信号,希望附近僥幸有正教五大仙派的前輩高手遊曆于此,救他一命。

  郁金等人并不懼怕五聖山的人,最怕的乃是天雄見到這邊起了變故,識破他們精心布置的機關就落荒而逃,情急之下隻得親自痛下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太陰玄劍斬了三人。可惜已然遲了,三人發出的求救信号被端木齡等人發現,并飛來檢視。

端木齡和金歎月四人進入黃石沖後,郁金躲在附近的蘆葦叢中看得清清楚楚,恨得咬牙切齒,他與天雄有仇,也與端木歎月有仇,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恨不得一網打盡,一時報仇心切,哪裡還顧得了血祖天雄,便暗自把天羅妖霧放出,啟動了幻影陣法,果然将四人困在陣中。端木齡道行精進神速,早已不在他本人之下,他自忖并無取勝把握,以前的金歎月雖不是他的對手,可是近幾個月來,總聽人說這小子功力進展一日千裡,已非吳下阿蒙,是以不敢小觑。

最初拟定的計劃,本是用天羅妖霧困住端木齡和金歎月,先斬殺了駱千岩和另外兩個女子再說,遂将火龍童子一幹得力幹将,全安排在駱千岩三人那邊排程。嘿!不想駱千岩等人道行雖然有限,手中卻有一件奪天地造化的曠世奇寶山河社稷圖,這神圖法力施展開來,天地間又有何物可與之匹敵?隻見白光所照之處,濃濃妖霧仿佛寒冰入火,頃刻間消失無蹤,天地萬物一片澄澈清明。

  火龍童子數十人皆抵不過山河社稷圖一個回合,紛紛敗下陣來,郁金本在陣眼,凝神操持幻影神鏡,穩住陣法,待見火龍童子等人一個回合不敵就狼狽敗退,心裡大為憤怒,把幻影神鏡交給一個得力下手,自己親自率衆圍攻。

  也就是此時,嶽青兒闖入陣中,仗着一身妖氣,與幻影陣法同出一源,居然長驅直入毫無阻礙,隻恨造化弄人,最後無辜傷在端木齡手中。

  那邊郁金圍攻駱千岩手中的山河社稷圖,一頓狂風暴雨般的法寶飛來竄去,密如飛蝗,竟然奈何不了區區幾個晚輩,郁金心中之震怒之愧憤之羞辱,可想而知。最可笑的是,駱千岩仗着山河社稷圖一陣胡亂照射,不留意處,竟把手持幻影神鏡主持陣法的那人給掃中,頃刻間取了性命,陣法就此大亂,漫山遍野的妖霧失了靈力控制,就像是山河潰堤紛紛揚揚散去,端木齡和金歎月才有機會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