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蓑煙雨任平生

前面發了一篇關于蘇轼的文章,蘇轼是我一個很欣賞的古人。

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個文學家,一個書法家,一個詞人,一個詩人,蘇轼的标簽有很多,能找到這樣也多見了。我喜歡他的詩,他的詞,他的人生豁達,積極樂觀,更喜歡他這個面對困境,面對挫折,仍然昂首前進的這個人。那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便是人生的态度寫照。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這樣一種人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笠,一青衣,且歌且行;

一扁舟,一壺酒,萬物無盡。

一蓑煙雨任平生

繁華喧嚣離去,那混亂渾濁的朝堂容不下,踏上了遷客騷人的旅程,通往了另一重碧水藍天。走過了纏綿的江南,路過荒涼貧瘠的塞北,最後去到南嶺荒島,人生在世應在風雨中奮力拼搏,站起身來。若困境讓你陷入泥濘中,影響蘇子一樣高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他一生的起起落落,卻未怨天尤人,自此消沉。李白不得志時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劉禹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被貶黃州他吟道“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面對挫折,正因有了“心情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的心境,才能以心中的晴笑對人生。

也許悠閑洗去了繁華,坎坷帶來了潇灑,生活褪去了華貴,留下了一地平淡,隐去了春的百豔,夏的燥熱,秋的悲涼,冬的凜寒。寫一紙詩意,歲歲年年,年年歲歲,駐足沉醉于塵埃,乘一葉輕舟任其所如。人生百味,卻不及平淡,一切歸于“人生有味是清歡”。

生活所在,風景也就在。懷着對生活的熱愛與生活中發現每一種樂趣,這種樂是“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盡無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閑人的生活也許就是這樣,每時每刻都能體會到一種美麗的存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隻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隻有對生活充滿無限的熱愛,才能發現,人間的處處美好。

近千年後的今天,我站在時間的這頭于書中看他,看他百悲一喜,百喜不樂,悲喜為歡。人生一路,若無蘇子伴行,那人間至味便不在了。

城中,雨巷,一行人,半壺酒一溪雲;

街口,茶樓,一飲客,一本書半人生: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