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人口專家回應

作者:中國網直播
我國已陷入“低生育率陷阱”?人口專家回應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直播1月20日訊 國家衛生健康委今日上午召開例行新聞釋出會。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浙江省衛生健康委、江蘇省蘇州市衛生健康委、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負責同志和人口領域專家将出席,介紹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的進展和經驗做法情況,并答記者問。以下為相關内容實錄:

新華社記者:

大陸現在面臨的出生人口降低的問題,很多發達國家,包括歐洲、日韓等國已經遇到了這個問題,這些國家應對低生育率的經驗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鑒的?這些經驗是否符合大陸的國情?另外,大陸是不是已經陷入了“低生育率陷阱”?謝謝。

宋健:

謝謝您的問題。從全世界角度來看,歐洲最早經曆了生育轉變,生育率從高水準降到低水準,但是和人們原本預期的不同,生育率降到低水準之後并沒有穩定在2.1的更替水準,而是繼續下降,當生育率降到1.5,甚至更低的時候,歐洲的學者也提出來了所謂低生育率陷阱這樣一個概念。對于中國來講,我們能不能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需要先看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目前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面臨了低生育率的挑戰,也分别采取了各種措施來應對低生育率。我們把所有國家的措施概括來看,大概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時間支援的措施,包括産假、育兒假、陪産假等相關的假期制度。第二類是經濟支援,包括給兒童的津貼、給家庭的津貼以及給父母的各種照護津貼,還有稅收減免的政策。第三類是服務支援。服務支援政策包括社群的托幼、公立托育機構、居家幫助、課後照顧等等。雖然這些國家采取這些措施的時間不同,組合的程度也不同,我們看到由于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背景不同,政策采取的側重點不同,效果也是不一而足的。如果對中國有所借鑒,我們可以發現,推進性别平等的、平衡工作家庭沖突的以及促進家庭發展的這些政策,對于生育水準的提升都有所助益。

目前,大陸正在深入研究和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因為中國從1992年以後生育率也降到了更替水準以下,我們現在所采取的發展普惠托育的政策,剛才蘇州的同志也介紹了,在各地已經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裡延長産假、設定育兒假等等,這都是對其他國家經驗的借鑒。但是中國的人口是有非常龐大的體量,中國也有自己獨特的國情,有些經驗不能照搬,是以我們要采取符合國情的措施,特别是從地方入手來探索自己的經驗。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