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上“蜘蛛俠”

作者:新華社用戶端

新華社福州1月20日電(記者陳弘毅)1月20日淩晨2點左右,腳下是锃亮的鋼軌,耳邊滿是海風的呼嘯聲,29歲的胡朋神情專注地站在接觸網作業車的高空平台上,和工友們用高壓水槍認真沖洗着沾上了海鹽的接觸網絕緣子。

海上“蜘蛛俠”

↑1月20日,胡朋(上)在檢查鐵路接觸網供電裝置。(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跨海大橋高濕高鹽,要是沒有定期清洗,絕緣性能一旦下降,線路就容易跳閘,影響高鐵的運作。”留給胡朋和他工友們的作業時間并不多:每天23點左右,最後一班動車經過,次日6點多,又要迎來第一班車。是以,0點左右出發、4點左右結束作業,26名工友們已經習慣了“晝伏夜出”的工作節奏。

胡朋是福州供電段長樂東工廠中的房間平潭供電工區的工長。2020年,福平鐵路通車前夕,他主動申請從普速鐵路調到高鐵工作。從此,他成為了一名海上“蜘蛛俠”。

“我的工作,就是確定工區内接觸網線路的正常供電。但是,在其他線路上看似簡單的檢修作業,因為遇上了一座跨海大橋而變得更加需要小心翼翼。”胡朋說。

海上“蜘蛛俠”

↑1月20日,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供電段平潭供電工區接觸網工在沖洗附着在接觸網絕緣子上的海鹽。(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平潭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全長16.36公裡,位于平潭海峽,這裡一年中的6級大風天超過300天,潮差最高超過7米。為了確定行車安全,橋上兩側總共加裝了30多公裡長的風屏障。

當接觸網作業車駛上跨海大橋時,腳下40多米就是波濤洶湧、漆黑一片的大海,頭頂是接觸網。茫茫的霧氣彌漫在海上,依稀看到海面上星星點點的漁火。站在作業車的平台上,鹹濕的海風從四面八方灌來,不一會兒,裸露在外的皮膚就凍得快失去知覺。

胡朋給記者展示了他冬天作業時全副武裝的禦寒“行頭”:工作服、雨衣、安全帽、絕緣手套。為了禦寒,他還貼身用上了暖寶寶,随身帶着一大壺熱水。

海上“蜘蛛俠”

↑1月19日,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工務段平潭路橋養修工區工長鄭華(左)和工友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上檢查混凝土橋墩鋼筋保護層狀态。(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

來自河南的胡朋此前從未見識過沿海台風的“威力”。去年夏天的一場台風襲擊福建沿海,所有動車停運,但供電段的工友們全體逆行出動,沿着大橋巡檢線路。這場經曆令胡朋難以忘記:“我們坐在檢修車上,台風的‘餘威’還在。外面的陣風呼嘯着,檢修車儀器顯示瞬間風力12級。隻要一探出身子,雨水就斜着在臉上亂拍。”

因為特殊的作業環境,針對檢修可能出現的特定問題,工區制定了安全措施。為了解決長時間作業可能出現的失溫問題,工友們想出了穿雨衣作業的法子;為了解決海鹽附着導緻絕緣子閃絡跳閘,他們在絕緣子上噴上了特制的絕緣層;為了解決海面高空作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工友們穿戴雙保險安全帶,確定萬無一失……

這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蜘蛛俠”,在春運期間堅守崗位,維護着大橋上2000多套接觸網裝置的安全,為高鐵列車提供安全保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