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日方染料廠壟斷,他創立自己的品牌?這位偉人是怎樣做到的?

作者:小楠淺談曆史

大陸近代有這樣一個人,他憑借一己之力與日本的染料廠抗衡,打破了日本的壟斷,後來還被改編為電視劇《大染坊》,那麼電視劇《大染坊》,的原型到底是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如何克服種種困難,憑一己之力打破日本對中國染料的壟斷?後來這件染坊真的像電視劇裡那樣被燒掉了嗎?

面對日方染料廠壟斷,他創立自己的品牌?這位偉人是怎樣做到的?

關于《大染坊》這部電視劇,很多人都有不一樣的說法,有人說全是這部小說的作家陳傑瞎編的,也有人說小說的原型甯就是他爺爺陳立亭,畢竟陳立亭和主角陳壽亭,那也隻是差了一個字。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對,這部《大染坊》的原型,其實是一個名叫陳介夫的商人。這個陳介夫,曆史上也沒有詳細的記載,他的兒子曾說,他的的爺爺是陳嘉軒,是一名清朝的秀才,在家裡教過書,還開了一所學校,他的爸爸陳介夫,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不像電視劇中那麼悲慘,也不是什麼孤兒。

十七歲那年,陳介夫來到青島學做生意,因為陳介夫聰明伶俐,也很會看人臉色,在青島很快就混得風聲水起,還被人叫做“小掌櫃”,後來由于一戰的影響,德國好多工廠都改行做了軍火,海上與國外的來往幾乎斷絕,中國的染料一個勁的漲價。

面對日方染料廠壟斷,他創立自己的品牌?這位偉人是怎樣做到的?

這時,日本借機取代德國,霸占了染料在中國的市場,陳介夫見機,在1919 年輕的時候,和一位朋友合作,開辦了近代第一個染料工廠,名字叫“維新化學工藝社”。

後來陳介夫擔任經理,他的兒子陳宏太曾說,當時沒有什麼錢,廠房非常簡陋,用來做染料的工具,隻是幾口大鍋和幾把鐵鍬,後來賺了點錢,陳介夫便自己出錢辦了一個廠,位置就在青島的一個小島上,還買了當時最先進的生産工具,這也就是電視劇裡所說的“大染坊”。

那麼這個陳介夫,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據陳宏太所說,陳介夫小時候跟着自己的父親,讀過幾年私塾,後又跟随父親去了大連,在那裡上了學堂,接受了正規的教育,這陳介夫自幼就非常聰明,後來考入了大連日語學校,這也為他後來偷學日本技術,奠定了基礎。

他建立染料場的初期,找不到供應商,原料全靠自己制作,他本人非常擅長管理,又學習了不少關于制作染料的技術,開辦之後,還繼續苦心鑽研,吃住都在廠子裡,後來又通過自己的努力,進一步改進了制作技術,做出來的染料不僅品質好,所用的原材料也少了,成本也是越來越低,他的産品由于品質高的提高,銷量也進一步增長,已經銷往中國的多個大省,競争力也一再加強。

面對日方染料廠壟斷,他創立自己的品牌?這位偉人是怎樣做到的?

後來陳介夫為了減少進口原料的使用,決定自己創立品牌,後來他發現附近鹽場,出産的一種化學産物,可以用來制作自己所使用的進口原材料,于是便不在從日本進口,成本再一次下降,經過陳介夫不斷的努力,他很快便掙回了當初的投資,他的股東在他這裡得到的分紅,在青島已經可以算是數一數二了,陳介夫就這樣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克服種種困難,終于擺脫了對日本的依賴。

同時由于陳介夫的染料廠日漸壯大,也逐漸進入了日本的視野,那麼陳介夫又是如何打破,日本對中國技術的壟斷呢,當時日本對自己的染料制作技術非常保密,想要學到日本的技術更是難上加難。

陳介夫依舊不肯放棄,他多次厚着臉皮請日本技術員吃飯,希望能從他們那裡學到技術,最後也隻能從技術員嘴裡,套出隻言片語,後來又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陳介夫終于從日本丢棄的原液中,研究出了日本更先進的技術,日本不管是技術方面,海上材料方面的壟斷,都被陳介夫一一打破。

被日本發現後,陳介夫自然是要吃官司的,日本人稱陳介夫的商标和自己的一樣,陳介夫回答的是,染料都叫染料,當然相同,不同的是品牌,我們中國自己做的染料賣的那麼好,為什麼要模仿你們的商标,真是可笑。

在日本人沒有攻進青島之前,陳介夫和日本人的糾紛就一直沒斷過,後來日本人氣急敗壞,開始進行大甩賣,不管虧損多少,都低價賣出,盡管如此,也還是沒能影響到,陳介夫用誠信和努力,打造出來的市場。

後來日本人入侵了中國,愛國的陳先生自然忍不了,他召集了各路愛國人士,在上海的報紙上痛罵日本人,同時還把請來的日本技術員辭退,他還出錢開辦了一個印刷局,專門出版各種愛國書刊,引起各路愛國人士的共鳴,那麼後來這家染料場如何了呢?真的像劇中那樣被燒掉了嗎?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雖然日本人的暴行沒有停止,但是依舊沒有影響到,陳先生印染廠的發展,他不斷開發新産品,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而脫離了他股份的維新化學工藝社,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個工藝社不謀求進步,不開發新産品,生意日漸慘淡,營業額一直上不去,後來被日本一家公司接管。

但此時日本的染料場,已經完全無法與中國的染料對抗了,在77事變爆發前,陳介夫決定将廠區遷入内地,但是此舉并沒有得到股東們的同意,後來日本侵華戰争全面爆發,日本人首先要打的就是青島。

陳介夫眼看自己心血就要保不住了,每天都難以入眠,後來陳先生與家中商議,陳家一緻決定,首先要保住陳家的傳承,堅決不能做漢奸,于是陳家便帶着孩子們逃往内地,陳先生由于舍不下自己的心血,便留在了青島。

沒多久日本就攻下了青島,看陳先生染料廠做得大,便打起了主意,多次提出要和陳先生合作,陳先生态度十分強硬,他說合作就要自己當家,必須由我說了算。

日本人見商議無果,沒過幾日便派人查封了工廠,說是這都是戰略物資,不能在青島的市場上,銷售中國出産的産品,聽起來是非常的荒唐。

後來無奈之下,陳先生的染料廠終究還是關門歇業了,一方面舍不得自己的心血,另一方面合作了就是漢奸,陳先生此時是兩面為難,百般無奈之下,隻好離開了青島,帶着幾名技術人員到内地又開了個小廠,以此來維持生計。

陳先生經常抱怨,國和家都沒了,國不夠富強,百姓該如何安居樂業,陳先生雖然态度堅決,但是依舊沒能守住自己多年的心血,直到抗日戰争結束,這家他一手創辦的工廠,才重新回到他的手中,後來這家工廠依舊沒有停止發展,現如今已經成為了濟南第一染織廠,關于陳介夫和他的染料廠的故事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