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反擊:當有一天,網絡是世界末日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索尼的新動畫電影《智能反擊》應該直接根據其英文片名進行翻譯,如果考慮到電影翻譯的實用性和商業性。突如其來的機器人叛亂打亂了英雄米歇爾一家的自動駕駛之旅,原本疏遠的家庭在危機中增加了了解和信任,共同打敗了機器人,拯救了人類米歇爾一家。準确、直接地暗示了影片整體的熱鬧和歡樂氛圍,刺激觀衆回想起電影史上人與機器人大戰的經典。電影片名的中文翻譯與放棄直接翻譯是不一樣的。《拯救地球的斷線》和《無線戰争》在港台的翻譯,似乎比豆瓣電影中鮮為人知的《智能反擊》更集中。顯然,在智能網絡時代,相比于機器人反抗毀滅人類,斷開連接配接是我們的核心關注點和終極恐懼。

智能反擊:當有一天,網絡是世界末日

一個電影部落客的女兒,一個對智能裝置和社交網絡一無所知的老式父親,一個母親和兄弟充當父親和女兒之間的潤滑劑,以及一個有趣的寵物八爪鳥。拼貼畫,濾鏡,鬼獸,表情符号,洗腦。有網友評論稱,《聰明的反擊》就像一個"大拼盤",看似搞笑又充滿詭計,但它隻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家庭倫理喜劇",其核心依然是憑借家庭的愛拯救地球的老故事,沒什麼新東西。但從故事本身來看,這部動畫大片在其微小的細節和整體情節設定中充滿了諷刺意味。應該說,諷刺才是它真正的核心。

女兒凱蒂要離家去上大學,根據告别、溫暖的脈搏、手機震動、軟體通知提示聲,母女三個人立刻分心,各自刷手機。臨别晚餐時,爸爸提議放下電話,"用十秒鐘的時間不分心地與家人進行眼神交流",結果全家四張嘴盯着小眼睛,無話可說,比如坐針氈。公路自駕,沿途風景秀麗,但最重要的是要時刻舉着手機視訊釋出到網際網路上。父女吵架,媽媽一邊苦惱:如何得出"濾美一鍵優化",呈現出與現實相反的"幸福家庭"形象。畢竟,在社交網絡上,鄰居總是嫉妒完美,"即使是狗也比我的家人更強壯。即使在拯救地球的興奮中,也很難不感到驚訝:"派去社群團體,沒有人會瞧不起我們!"誰知道呢,我終于發現鄰居們沒有在社交媒體上關注自己。

你熟悉嗎?這不是我們現在的生活嗎?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是關鍵情節的設定。機器人毀滅人類的方式就是切斷無線網絡:隻要按一下按鈕,WiFi就會從上到下,世界立刻陷入混亂,人們拎着手機四處走動,尋找信号紛紛投進網中,鑽進機器人就緒的"人類娛樂膠囊",裡面裝有無線網絡, 組裝起來發射到外太空(你不能使用移動網絡嗎?)。機智的女主角,想出了遠端上傳機器人終止碼的把戲,結果一台筆記本電腦和各種智能裝置,好容易逃脫,發現進度條到98%彈出"上傳失敗"提示(确定移動網絡不夠穩定?))。在他去世時,電腦白癡爸爸在兩個受啟發叛逃的機器人的幫助下,入侵了全球螢幕,使用無法對他的八哥狗進行"狗臉識别"的機器人,一舉摧毀了機器人部隊,并在女兒的油管首頁上釋出了一個寵物視訊(最後, 它打破了網絡?)。然後她的女兒摔跤,将劇情背後的數字助理Pal(如Siri)扔進水中并結束戰鬥(超級人工智能的緻命弱點:它可以摧毀地球,但不能防水)。

像所有家庭動畫大片一樣,《智能反擊》也有一個光明的結局。老式的父親接受了智能裝置,并學會了上網。十幾歲的女兒敞開心扉,互相關注,在網上添加朋友。媽媽不再癡迷于使用社交媒體為家人創造幸福的完美形象。就連這個癡迷于恐龍的男孩的哥哥也有女朋友。米歇爾夫婦帶着他們的寵物狗和家庭機器人回到了一個快樂的自動駕駛之旅。這一切都是快樂,充實和荒謬的,就像他們通過一系列"上帝操作"的行動擊敗機器人和拯救全人類一樣。

《智能反擊》于2021年4月30日在Netflix上映。就在六個月前,Netflix釋出了紀錄片《社會困境》(Social Dilemma)《監控資本主義:聰明的陷阱》(Monitoring Capitalism: Smart Traps)。在影片中,來自Pipeline、Facebook和谷歌等高科技公司的高管們,揭示了社交網絡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來收集私人資訊,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上瘾,成為數字奴隸,以及他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選擇性地推動,使人們的眼睛失明,加劇分裂,制造混亂和分裂。所有這一切如何改變了在社交網絡上出生的新一代。在影片的最後,我們問道:"在幻覺發生之前,我們會是最後一代看到世界真實面貌的人嗎?作為回應,聰明的反擊 - 爸爸告訴凱蒂"放下手機享受大自然",凱蒂回答說:"我很享受大自然,在我的手機上線上拍攝是我欣賞它的方式。

"社會困境"在香港和台灣被翻譯為"The Wishers Go Online"和"Smart Society: Dilemma"。再一次,中文翻譯标題更準确地抓住了問題的核心。當有一天,網絡是世界末日。人類自助的方式,就是借助人工智能機器人,依托網際網路打敗超級人工智能機器人。這一切是多麼具有諷刺意味和荒謬。而這恰恰是我們講述"家庭幸福"故事的"精明反擊"。

前谷歌"設計倫理學家"特裡斯坦·哈裡斯(Tristan Harris)在《社會困境》(Social Dilemma)一書中指出,我們不必擔心機器人"接管世界"的那一天,我們隻能擔心人工智能會利用人類的弱點,操縱我們的行為,最終摧毀人類。"智能反擊"是專為人們設計,有意識地聯網進入"人類歡樂艙",一個接一個地被運入火箭,送往外太空的終極危機。無數的"人類趣味艙"在空中形成傳送帶,營造出明亮的藍光。這預示着人類的終結。在傳送帶下,凱蒂的母親歎了口氣,"誰會想到高科技公司不符合我們的利益?"在娛樂室裡,高科技公司前高管感歎道:"竊取人們的個人資訊,将其提供給人工智能,并造成不受監管的技術壟斷,這是一件壞事!"

再一次,諷刺消散了沉重。

回顧一下《智能反擊》的中文翻譯片名,一部豆瓣電影:人工智能到底是在反擊人類嗎?還是人類對人工智能的反擊?還是人類在用人工智能來反擊人工智能?在模棱兩可和模棱兩可之間,這個中文譯名似乎比其他書名更巧妙、更恰當。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