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聯儲3月會加息50個基點麼?這是德銀的分析

作者:華爾街見聞

對沖基金大佬Bill Ackman日前釋出推文表示,美聯儲應該在3月加息50個基點。

被譽為“末日博士”的所羅門兄弟首席經濟學家Henry Kaufman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也指出,如果他是鮑威爾的顧問,他會敦促這位美聯儲主席采取“嚴厲措施”,首先便是立刻加息50個基點。

倘若美聯儲屆時真的一口氣加息50個基點,那麼将是自2000年5月以來,美聯儲最激進的一次貨币政策收緊。

美聯儲真的會“鷹”到這個程度嗎?

德意志銀行全球經濟研究主管Peter Hooper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atthew Luzzetti于本周二釋出報告稱,美聯儲可能比預期更快上調利率,甚至可能在某個階段加息50個基點。

更積極的轉變

德銀指出了可能引發美聯儲更積極的反應的資料。從廣義上講,能夠證明通脹壓力正變得根深蒂固,以及美聯儲對價格較快下降的預期被新的通脹心理破壞的資料最為重要。

具體來看,在未來幾個月内能夠觸發美聯儲更積極的反應的資料可能包括:

1. 雇傭成本指數(ECI)季度環比增速再創十年新高;

2. 通脹環比資料幾乎沒有出現緩解的迹象,尤其是在服務業通脹(例如租金和開放式匯率)走高且通脹趨勢名額遠高于3%的情況下;

3. 通脹預期的名額進一步上升,引發脫錨擔憂;

4. 勞動力市場延續頹勢,失業率迅速降至疫情前的五十年低點。

在德銀看來,雖然第1、4項很可能發生,但不會觸及美聯儲的底線;相反美聯儲希望看到的是通脹緩解,通脹預期沒有繼續走高。

然而,目前的通脹風險顯而易見,核心CPI飙升至近4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美國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回落,通脹預期創10年高位。

是以德銀認為美聯儲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發生更積極的轉變。

在這種情況下,更激進的反應将是什麼樣的?美聯儲能否以超過25個基點的幅度或連續在會議上加息?可以更積極地使用資産負債表來收緊金融狀況嗎?

那麼,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什麼?

德銀兩位分析師表示:

“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美聯儲在今年從3月開始的每次會議上都會加息”,“如果(通脹)資料沿着這種風險情景發展并且在下半年沒有消退,那麼今年将加息六到七次”

此外,據德銀稱,美聯儲可能決定宣布提早削減持有的國債組合,可能最早3月會議上開始,并從第二季度開始量化緊縮(QT)。

除了加速緊縮之外,美聯儲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不會更積極地利用資産負債表來收緊政策。

德銀解釋稱,在目前環境下,這種有節制的步伐或許能夠避免失衡,因而可在不積累金融脆弱性的情況下實作“軟着陸”。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會使政策在年底前恢複中性,但也不會距離中性太遠。到2023年上半年,即使考慮到更高的通貨膨脹率,屆時政策也會處于中性範圍内。

雖然這種做法無疑會收緊金融狀況,但德銀認為從美聯儲的角度來看這是可取的。

理由是這種做法能夠使美聯儲更多地了解前景相關的不确定性,以及其行動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比如供應問題是否正在得到解決,加快縮表如何影響市場,以及中性聯邦基金利率是否真如市場暗示得那樣低。

鮑威爾能否先發制人?

德銀認為美聯儲仍有可能進入1990年代中期那種更大幅度的加息模式,即一次性加息50個基點。

20世紀90年中期,為抑制過快走高的通脹,美聯儲自1994年初開始連續加息7次,聯邦基金利率從3%上調至6%,加息幅度300個基點。

之後為了抑制網際網路泡沫,美聯儲自1999年起連續加息6次,期間聯邦基金利率從4.75%上調至6.5%,加息幅度175個基點。

期間,時任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期間進行了一次性50個基點甚至75個基點的加息。

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能否像格林斯潘那樣先發制人?

德銀表示這種可能性較小,加息50個基點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 有明确證據表明通脹脫錨,通脹資料沒有改善;

2. 長期通脹預期急劇上升;

3. 勞動力市場日益緊俏。

但仍不無可能。

“緊縮周期可能比美聯儲官員所暗示的以及我們自身基本假設所包含的預期更激進,這種風險顯然已經上升。”

對市場而言,周二股債雙殺意味着貨币政策波及的範圍擴大了很多,并且美聯儲為收益率曲線提供的錨定指引可能失效。

周二,美債收益率全線上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升至1.85%,達2020年1月來最高水準。歐美股市走軟,标普500指數期貨跌幅擴大至1%,納指期貨跌超2%。

正如德銀總結的那樣:

“美聯儲引發更大波動的可能性已升至1990年代中期以來的最高水準。”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