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廊坊:窪澱文化藏底蘊

作者: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張靜)窪澱古韻,水鄉新貌。随着廊坊市2021年文旅釋出成果“八大遊”采風活動拉開帷幕,承載着厚重文化底蘊和自然人文之美的“窪澱文化休閑遊”将一個個沉寂的文化瑰寶重新呈現,并以全新的水鄉風貌,展示當下廊坊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鑄就的精彩華章。

廊坊:窪澱文化藏底蘊

圖為李少春紀念館。

作為AAA國家級旅遊景區的霸州李少春紀念館坐落在霸州市益津中路270号,由藝術廣場、李少春大劇院、李少春紀念館、李桂春故居(達子樓複建)組成,其以紀念和緬懷傑出平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為基點,以展示李少春繼承傳統、博采衆長、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的藝術人生為主線,采用現代設計理念和多媒體技術,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诠釋藝術家的道德情操、藝術成就、人格魅力、卓越貢獻和世界影響,已成為推廣宣傳平劇藝術的視窗,弘揚展現平劇藝術魅力的平台,更是當下推介展示霸州風韻、打造文化名城的一張亮麗名片。

廊坊:窪澱文化藏底蘊

圖為華夏民間收藏館外景。

同處于霸州市的華夏民間收藏館,作為大型綜合性文化場館、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史學習教育基地,也已成為霸州的城市地标和文化交流視窗。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五層,分布着霸州曆史博物館、民俗風情館、善行道德館、名人館、廉政教育展館以及著名的中國自行車博物館和霸州美術館。置身其中,不僅可以近距離感受霸州豐厚的文化積澱與濃郁的文化氛圍,還可以探尋曆史、博覽文化、品鑒收藏,收獲與衆不同的文化體驗。

廊坊:窪澱文化藏底蘊

圖為位于文安縣的大清河人文紀念館内部一景。

從霸州一路南下,來到文安縣大清河人文紀念館,這是近年來當地黨委政府傾力打造的又一道文化大餐,是目前文安最具特色的文化展館之一。該館位于蘇橋鎮政府所在地,在原大清河民俗文化館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更新改造,采取蘇洵紀念館、蘇橋鎮志館、黨史教育館、農耕文化館、漁獵文化館等“五位一體”規劃設計,同時配套建設仿古戲樓、古碑廊亭,與之前挖掘打造的乾隆禦筆“皇恩亭”、千年古“唐槐”等曆史遺迹,全國非遺“蘇橋飛叉”、“裡東莊音樂老會”等傳統文化,共同構築起了蘇橋文旅小鎮的四梁八柱,全面提升了蘇橋“京南古鎮”的文化品味。

深度挖掘曆史底蘊,創新發展文化旅遊。随着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作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廊坊在文旅賦能下正不斷結出累累碩果,加快邁入更加美好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