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淮河北岸鄲城縣有一個王家莊,這裡的村民大多以打魚和擺渡為生。
由于經常鬧水患,這裡的莊稼長的不好,村裡人日子也都過的緊巴巴的。
村東頭住着一戶姓孫的老兩口,老孫是外來戶,30歲的時候逃荒來到王家莊,餓的奄奄一息地跌倒在了老王家門口。
老王家有一個老姑娘一直沒有嫁出去,雖然人長的不耐看,但心田特别好,晚上出來倒洗腳水的時候,她開門發現了餓倒在門口的老孫,王姑娘喊出來爹爹,把老孫擡進家裡土炕上,王姑娘把柴火點着,熬了兩碗稀落落的大米粥給老孫灌進了肚裡。
活過來的老孫對父女倆千恩萬謝,早晨早早下地把水缸挑滿水,把柴都劈成能燒火的小塊,把院子也掃的幹幹淨淨,老王頭一看這個小夥子倒是挺勤快,交談中得知他已經沒有了别的親人,就光棍一個人在外逃荒,就暫時讓他在家裡住了下來。
後來,老孫就入贅了王家,總算是娶上了一房媳婦。

之是以說是老兩口,是因為夫妻倆現在都已年過50歲,老王頭也沒了,膝下也沒有個兒女。
也不是老伴不能生育,在婚後的這二十年裡,連兒帶女前前後後也生了有七八個,但遺憾的是一個也沒能養活下來,這眼看着兩人都已年過50歲了,夫妻倆隻能感歎一聲:“這就是沒有兒女孝敬的命啊!”
年輕時還好,老孫是個勤快人,在村口開辟了一片菜園,平時幫人家打個短工,然後賣些菜,日子過得還可以。
由于沒有孩子,老兩口就在家裡養了些家家禽,還有小狗和小貓,是以,家裡倒是也熱熱鬧鬧的。
老伴心眼好,老孫人也不摳,自己家種的菜經常會送給村裡鄰居吃,左邊鄰居家的兒子王小,就是吃着老孫家的東西長大的。
王小年齡不大,但人很聰明,每天“大娘”、“大伯”地喊得很甜,有時還幫着幹點菜園裡的活,餓了就很自然地在老孫家飯桌上吃,跟老兩口唠唠嗑,有人陪着說說話,老兩口也是眉開眼笑的。
說話間,又到了一年的開春,老孫又該拿起鎬頭刨菜園地了。
俗話說:“人老莫提當年勇!”
這上了歲數的人,幹起活來體力是跟不上了,就這樣,老孫頭刨一會歇一歇,刨着刨着,鎬頭下去就輕輕響了一下,老孫頭把鎬頭拉出來一看,原來是一枚戒指,他彎腰撿起來,順手遞給了身旁的老伴,老伴接過來用衣角擦幹淨了泥土,就戴在手指上。
你還别說,過了幾天後,那枚從土裡翻出來的土啦吧唧的戒指竟然變得金亮了,越看越好看。
秋去冬來,一年又到了頭,老兩口馬上又老了一歲。
這天,每天都早起的老孫沒能起來床,頭發熱,渾身無力。老伴一看老孫這是受寒得病了,就決定殺隻雞,給老頭子做點有營養的吃。
老孫頭吃了半碗,老伴吃了一塊肉,然後就沒舍得吃還剩的半碗,把碗放進了鍋裡,想着留給老頭子下頓吃。
大娘把碗放進鍋裡時,不巧手指頭上的戒指被鍋蓋碰了一下,就滑進了鍋裡。大娘急着給老伴去倒杯開水,就沒注意到手指上的戒指掉了。
中午的時候,大娘要舀水做飯,她掀開鍋蓋後,不禁驚住了,鍋裡怎麼會是一碗做整雞呢,還有幾個白馍馍,難道是鄰居知道老孫頭病了給送過來的?
這也不對呀,我又沒出過家門,也沒見有鄰居來過呀!再說了也沒有這麼大方的鄰居啊!
這是怎麼回事呢?
大娘回到屋裡告訴了躺在坑頭休息的老孫頭,老孫頭勉強笑了笑說:“你肯定是眼花了!”
大娘聽老孫頭這麼一說,也覺得有可能是剛才自己看花了眼了,她回到鍋邊揉了揉眼睛,再一看,還是一整碗雞,還有6個白馍馍,然後伸出手指頭戳了下,沒錯,這都是真的。
老孫頭還是不相信,就撐着身子下了炕,來到鍋前一看,我滴個乖乖,鍋裡不但有一整碗雞和6個白馍,還都冒着熱氣呢。
老孫頭雖然不解,但也禁不住這飯菜的誘惑,他對大娘說:“俺這一輩子也沒吃過幾頓這樣的好飯啊,别管它怎麼來的了,既然在咱家的鍋裡,先吃了再說!”
就這樣,老兩口美美地吃了一頓午飯。
大娘把吃剩下的一些剩飯又放進了鍋裡,冬天天也短,轉眼又到了晚上,大娘打開鍋蓋做晚飯時,一看鍋裡又是一碗整雞和6個白馍。
端出飯菜後,大娘想仔細看看這鍋是不是有啥秘密?
這時,大娘發現了鍋裡的戒指。
老兩口明白了,這口鍋都已經安在家裡不知道幾輩子了,不會有什麼神奇之處,這個戒指有可能是個寶貝。
他們想看看到底是不是這個戒指給帶來的驚喜,于是,他們把戒指放進了将要見底的米缸裡,然後蓋上了蓋。當他們再次打開米缸的蓋子時,米缸竟然是滿的。
老孫頭又把戒指放進了将要見底錢匣裡,然後蓋上了錢匣的蓋子。當他們再次打開錢匣的時候,錢匣同樣也是滿的。
看來,這是一枚神奇的戒指,是個寶貝。
老兩口手頭寬裕以後,接濟的窮人也比從前更多了,但老兩口卻沒有膨脹,他們照樣還過着打理菜園的日子,能靠自己還是靠自己,實在是有必需的需要了,才會讓戒指給帶來一些東西。
王小經常來老孫家吃飯,後來,他就發現了戒指的秘密,有一天,他趁老兩口打盹的時候,把戒指就給偷走了。
王小到底逃到哪裡去了,村裡人誰也不知道。
丢失了心愛的戒指,老兩口自然是很傷心。
每到吃飯時,家裡的小雞、小鴨、小羊、小狗和小貓也都會上來要吃的,眼看着家裡糧食又見底了,大娘不禁唠叨起來:“你們這些小東西光會吃,也不能幫我找找王小,他偷走了戒指,咱家的糧缸也見底了,以後你們也别想吃點好的了。”
大娘這一唠叨,小家夥們立馬就安靜了許多。
第二天早晨,大娘發現家裡的小黑狗不見了,老兩口也沒在意,以為可能是跑出去玩了,可一連好幾天,小黑狗都沒有回來,心地善良的大娘不禁有些擔心起來。
十天以後,小黑狗回來了,看上去可瘦了不少,大娘心疼地給它飽餐了一頓。
幾天後,小黑狗又不見了,不僅小黑狗不見了,連平時一向乖巧的小白貓也不見了,一連幾天不見蹤影,大娘急得嘴都起泡了。
半個月後,小白貓突然回來了,緊接着小黑狗也回來了。
小白貓很快跑進屋裡,跳到坑上,把一枚戒指吐在了大娘的手上。
都知道狗的嗅覺很靈敏,王小經常到老孫頭家裡來,小黑狗自然是能嗅出來他的味道的,當大娘跟它們唠叨王小偷戒指的事時,小黑狗記在了心裡,它獨自一人出了家門,循着王小隐隐約約留下來的體味,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它終于找到了王小的住處。
這時的王小過到了淮水對岸,蓋了新房子,也娶了新媳婦,日子過得很富足,隻是有時候會莫名的惆怅。
在這麼遠的地方,王小見到老孫家的小黑狗,好象又見到了故人,他很高興。
這還真是時來運轉,連小黑狗也知道依偎我來了,他好好招待了小黑,然後安頓它在自己家住了下來。
小黑狗有它的自己的心思,表面上它對王小百依百順,搖頭擺尾,逗王小開心。然後,暗地裡它也在留意觀察有沒有戒指的蹤迹。
後來,小黑知道了戒指被王小藏在了一個箱子裡,但是它沒辦法把戒指給盜出來,這時,它想到了自己的夥伴小白貓。
小白貓跟着小黑狗來到王小家以後,王小夫妻倆更高興了,連小白貓也依偎來了,這可是這是家門興旺呀!
小白貓每天晚上和主人住在一起,它也觀察了箱子的位置,可是箱子嚴嚴實實的,怎麼辦才能把戒指弄出來呢?王小夫妻倆睡着了,可小白貓睡不着,它想辦法想的頭都快暈了,終于它想出了好辦法。
趁王小夫妻睡熟之際,小白貓抓了一隻大老鼠,但它咬住老鼠的尾巴,把老鼠的嘴嘴巴正對着箱子。老鼠在驚吓下,它拼命地用嘴啃箱子,不一會,箱子就被老鼠用牙啃了個大窟窿,小白貓把爪子伸進箱子裡,它找到了戒指,小黑狗馱起小白貓一溜煙地跑出了王小家,一路上,兩人餓了就找點吃的,吃完接着趕路。
這天傍晚,小黑狗馱着小白貓泅過淮水,天蒙蒙亮的時候,兩人終于回到了自己的家裡。
小白貓很快跑到裡屋坑上,在大娘面前吐出了戒指,咪咪地叫了幾聲。随後小黑狗也趕到了主人面前。
大娘一見戒指被帶回來,自然是歡喜的不得了,她把小白貓抱在懷裡稀罕了一頓。然後,又好吃好喝地喂了一頓小白貓。
小黑狗也過來搖頭擺尾,然而,大娘卻不知道功勞也有小黑狗一半,見小黑狗搖頭擺尾,就說了小黑狗一頓,說它光知道玩也不幫着找戒指。
小黑狗那個氣呀!它認為是小白貓冒了它的功,讓它受了冤枉,就向小白貓撲去。從此,狗和貓便結下了冤仇。
你看,現在狗見了貓,還是會追着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