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合肥一社群組織書法愛好者手寫春聯送居民

作者: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20日臘月十八,農曆新年的腳步漸近,家家戶戶開始忙活備置起年貨來,一副出彩的春聯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這不,合肥市廬陽區海棠街道平樓社群将居民組織起來,讓他們自己拟定春聯内容。許多書法愛好者也在現場參與,将新年的祝福全部融入一副副手寫春聯之中,傳遞給街坊鄰裡。社群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最近幾天将把這富有特色的100副春聯送給社群居民。

現場翰墨飄香春意濃

1月20日下午三點半,記者來到合肥市廬陽區海棠街道平樓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在社群三樓會議室裡,記者一進門就嗅到了淡淡的墨香。社群志願者和居民早已備足了大紅的春聯紙和筆墨紙硯,圍着圓桌揮墨書寫。房間的空位上一副副充滿吉祥寓意的春聯在書法愛好者的手中應運而生,觀看的居民手裡拿着還有餘溫的春聯,臉上洋溢着喜慶洋洋的笑意。現場火熱的氣氛不僅溫暖整個冬日,還溫暖了整個社群。

新春走基層|合肥一社群組織書法愛好者手寫春聯送居民

來自廬陽馨苑小區的江女士今年已經63歲了,以前從事行政工作。退休後,一下子有了很多空餘時間,她就開始拾起了平時很喜歡的書法。在老年大學跟着老師系統學習以後,練習書法的勁頭更大了,每天都要寫一會兒。“來社群寫春聯,我已經參加好幾次了。”

江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印刷的春聯越來越多,而手寫的春聯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而手寫的春聯因為是親手參與的,才更珍貴,更有意義。江女士認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讓江女士很驕傲的是,有很多鄰居幾天前就開始向她定制春聯内容。就在接受記者采訪間隙,江女士筆走龍蛇,寫下了筆力遒勁的結合福、祿、壽結構的“福“字。

來自四十五中橡樹灣校區的陳同學正在一筆一劃地書寫着對聯,記者了解到他是在曾外公的熏陶下喜歡上書法的,已經學習書法七年的時間,主要練習的是顔體。陳同學驕傲地說,“以前都是我曾外公寫家裡的春聯,現在曾外公快九十歲不常寫了,家裡的春聯都是我來寫。”陳同學盡管年齡不大,但是他自己拟定的春聯内容卻氣勢十足:“龍吟千江水 虎躍萬重山”、“金牛辭舊歲 新虎報春來”。

新春走基層|合肥一社群組織書法愛好者手寫春聯送居民

寫春聯活動已辦三年 以後還會辦下去

住在附近小區的陳女士在挑選着春聯,滿臉洋溢着笑容。“有點挑花眼了。”最終,陳女士選中了一副對聯,“龍飲千江水 虎躍千重山”,“這個對聯有氣勢,我很喜歡。” 可是,當她看到一旁的地上一副墨迹未幹的對聯時,又有點猶豫了:預防少生病 運動能健身。“這個也很好,很應景、接地氣。”

新春走基層|合肥一社群組織書法愛好者手寫春聯送居民

整個黨群服務中心都被新春佳節的氣息包圍着,一幅幅飽含着年味,充滿祝福寓意的春聯在書法愛好者的筆走龍蛇下躍然紙上。祝福的話多種多樣,書寫的字風格迥異,可對新年的盼望是相同的。

社群的從業人員積極地參與到幫助書法愛好者寫春聯的隊列中來。從業人員在一旁幫助整理春聯,這些春聯再過幾天就會張貼到困難家庭的門前,為他們帶來新春吉祥的祝福。據平樓社群黨委副書記錢陳晨介紹,社群總共預留下100副春聯,派從業人員贈送到轄區有需要幫助的居民手中。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居民自己寫春聯已經成為平樓社群的“老傳統“。”我們看見部分居民有寫春聯的愛好,就想把這個習俗保留下來。這個活動已經舉辦三年了。今年我們面向居民征集了一些對聯,不少居民們都有很好的創意,提供了很接地氣的對聯内容。”錢陳晨告訴記者,“這樣的活動我們還會持續辦下去。”

季琛 錢陳晨 耿天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