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門曉峰:山那邊的平山湖

作者:金色甘州

山那邊的平山湖

門曉峰

  這山赫赫有名,它就是合黎山。合黎山與南邊相隔百裡的祁連山遙遙相望,南北兩山夾峙形成了聞名天下的河西走廊。合黎山是拱衛河西走廊北面的天然屏障,山那邊就是平山湖,其實平山湖并沒有湖,隻是一大片植被稀少的荒蕪丘陵。平山湖處于甘肅張掖與内蒙古阿拉善盟接壤地區,從平山湖跨過一條四季幹涸的小河溝,就進入到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下轄的阿拉騰朝克蘇木,也就是鄉的意思,平山湖是一個蒙古族鄉,從行政區劃上歸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管轄。

門曉峰:山那邊的平山湖

  盡管從張掖市區出發到平山湖隻有五六十公裡的路程,但是四十多年前平山湖不通汽車,隻能徒步十四個小時到鄉政府。

  二十多年前我曾随幾名廣電技術人員去過平山湖。走到人祖山口的時候才知道此地的兇險。到平山湖必經人祖口,人祖口當地人又稱為人宗口,是合黎山斷裂帶自然形成的一個山谷,明清時期曾在這裡設定關隘,如今山頂上的烽火台遺迹尚存,汽車沿山谷蜿蜒而行,山谷内最窄處不足三十米,谷内終年不見陽光,窄窄的便道一側是直立的懸崖。天色漸晚,路越來越難走,汽車在河壩裡尋着車轍印前行,其實這裡根本就沒有現成的路供你行走,有時候遇到下雨天上去的路和回來的路就不是同一條路,這要根據雨水的大小決定,雨大了會改變河道的走向,司機沿河道行駛,看着哪些地方平坦可以走車,自行選擇路線,汽車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晃晃蕩蕩走了兩三個小時才到平山湖鄉政府所在地。

  鄉政府所在地有一條短得不能再短的街道,街道兩旁是東倒西歪灰頭土臉的土坯平房,街面上隻有三三兩兩的行人,後來我才了解到平山湖鄉隻有七百多口人,而定居在這裡的人更少,全鄉唯一的一所學校也隻有不多的幾個學生,鄉政府裡連電都沒有通上,靠的是簡陋的太陽能發電,這種蓄電池在天晴的時候隻能維持兩三個小時的照明用電,電視機也隻能收到一個台,還是時斷時續,廣電技術人員多次來到這裡也沒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夜深人靜的平山湖鄉政府漆黑一片,偶爾的狗叫聲打破夜的寂靜。

門曉峰:山那邊的平山湖

  因為工作的關系,我又陸陸續續去過幾次平山湖,後來這裡先修通了一條簡易的鄉村公路,經過多方努力,生活用電也送了進來,平山湖的變化悄無聲息。

  近幾年山那邊的平山湖迅速“火”了起來,随着旅遊業的快速升溫,平山湖大峽谷被挖掘和開發,這裡奇特的地貌和奇崛的風光,吸引着各地的攝影師和遊客,他們來到平山湖,又将平山湖绮麗的自然風光傳播到各地。平山湖鄉緊緊抓住這個機遇,積極發展旅遊業,一大批牧家樂鼓起了牧民的錢袋子,地方政府因勢利導融資十多億,修建了張掖市區通往平山湖的一級公路,天邊的平山湖瞬間到了眼前。

  夏日,一個雨後放晴的上午,我們沿着建立的公路從市區出發前往平山湖,盡管公路還沒有正式通車,但出市區不久就到了人祖口,原先沿山谷崎岖而行的山路已被人祖口隧道代替,人祖口隧道和山南關隧道雙向開放,縮短了整個行程。不知不覺間我們乘坐的汽車就到了平山湖鄉政府所在地,透過車窗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就兩三年沒有來過平山湖,這裡的面貌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街道兩旁是嶄新的高标準住房,藍瓦白牆在晴空裡顯得更加清新,我知道蒙古民族崇尚藍天白雲的生活,這種住房色彩契合了他們對原生态生活的追求,鄉政府門前的街道正在鋪設紅色的塑膠道路,平山湖的天是藍藍的天,平山湖的雲是潔白的雲,平山湖的畫卷是新時代的最美畫卷。

門曉峰:山那邊的平山湖

我們采訪了一個叫道爾吉的年輕牧民,他是一名返鄉創業的小夥子,大方的道爾吉領着我們來到了他家,他告訴我們這個新住房是政府為牧民修建的定居房,有近百平方米,屋子裡水、暖、電設施齊全,居住功能完善,電視櫃上的大螢幕電視機能二十四小時收看到四十多套節目,客廳裡具有民族風格的地毯突出了蒙古族的特色。道爾吉說這個房子自家出了很少的錢,大部分都是政府補貼的,道爾吉的臉上喜氣洋洋,當我們問到他們全家一年四季都住在這裡嗎?道爾吉笑着告訴我們,這裡隻住三個季節,冬天他們全家都會住到市區去,在城裡他們還有一套樓房。從道爾吉的口中得知,平山湖的牧民都得到了政府的補貼,修建了舒适的定居房。

道爾吉是平山湖年輕牧民中的代表,他學校畢業後來到生他養他的平山湖創業,看着漸漸火爆的旅遊業在平山湖日益興起,他抓住發展旅遊業這個機會,在家人的支援下開了牧家樂,與旅行社密切合作,來平山湖大峽谷的遊客都願意到這裡感受别樣的民族風情,他的牧家樂生意一直紅紅火火,他想再置幾頂蒙古包擴大經營規模。為了互相有個照應,受退牧還草影響,道爾吉以放牧為生的媽媽放下鞭子,也在兒子牧家樂的隔壁開了一家小超市,銷售從内蒙古進來的特色商品。

平山湖大峽谷地方政府為了支援民族地區的快速發展,不但貸款修建了通往山外的公路,還号召有經濟實力的地方企業投資完善旅遊基礎設施,一座旅遊實體已經初具規模,它完工後景區的接待水準會更高,遊客在這裡可享受到優質的服務,穿峽谷、遊丹霞、看星空、跳篝火等一系列的活動都在開發和實踐當中,尤其是即将貫通的甘平公路,為進出平山湖提供了便捷,山那邊的平山湖在一條坦途的連接配接下,成了通向外界的康莊大道,今天的平山湖正向幸福的明天急速奔馳。

門曉峰:山那邊的平山湖

(作者簡介:門曉峰,男,甘州區廣播電視台主任記者,甘肅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有三百多篇文學作品發表于《人民日報》《散文選刊》《甘肅日報》《安徽日報》等省級以上報刊雜志,有十多篇散文作品在全國全省全市文學征文中獲等級獎,策劃創作的多部電視散文在省級電視台播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