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長江南岸有一蘇大爺,大爺不愛廣場舞,就愛遛彎。
這天,蘇大爺吃飽了又去遛彎讀步,頂頭碰見了布販子柳三。這哥們正趴在一塊石頭上,惡狠狠的磨刀。
不愛管閑事兒的大爺,不是真大爺,蘇大爺就問柳三:“小夥兒,你磨刀幹啥呢?”
柳三頭也不擡,話也不接,意思是别理我,煩着呢。
蘇大爺轉悠了一圈,又過來繼續尬聊:“柳三,你老老實實告訴我,你究竟磨刀幹啥呀?”
柳三終于開口了:“殺人!”
“殺誰?”
“我媳婦孫氏和貨郎劉!這對奸夫淫婦正在我家嗨呢,我磨了刀,殺了他們。”
蘇大爺一聽,要出吃瓜新聞呀這是。不成。
兩問柳三,柳三非報此仇不可
蘇大爺開始了耐心細緻的說服,好話說了半小時,柳三根本不聽,擺擺手讓蘇大爺離開——這場殺人事件,非發生不可。
這時候,蘇大爺開始用三十六計了。
他問柳三第一個問題:“你這把破刀甭說殺人了,殺雞都夠嗆!我家有一把砍骨利刀,磨得好好的,借給你,你跟我回家拿去吧。”
柳三一聽,嘿,這老爺子懂事兒——“好,我跟你回家拿刀去。”
蘇大爺妙計灌醉柳三
來到蘇大爺家之後,蘇大爺就問第二個問題:“你小子殺過人沒?”
柳三說這個真沒有。
蘇大爺說:“我年輕時候當兵,殺過人,殺人不是個容易事兒,得用巧勁兒,還得有膽量。第一次殺人的人,必須要喝點酒壯膽,我這兒有老村長(瞎掰的),你整兩盅再去。”
柳三一聽說有酒,爽快答應。蘇大爺拿來下酒小菜,柳三咚咚咚咚喝了個痛快,酒入愁腸,化作兩行冒着綠頭的淚。
“大爺,我天天販布風裡來雨裡去,掙錢給她花,沒想到,孫氏這個賤人,瞅着貨郎劉長得好,趁我不在家,偷偷的弄這事兒!我不殺了他們,我還算個男人嗎我?”
“是是是,你說的對。”蘇大爺繼續給柳三拿酒,柳三又咚咚咚喝光了。這下,這大兄弟,喝醉了,趴桌子上呼呼呼了。
蘇大爺要的就是這效果,他一看柳三睡着,就趕緊去柳三家,給孫氏和貨郎劉通風報信。
這你不服不行——十七的精不過十八的,你大爺就是你大爺。
孫氏貨郎被救,蘇大爺給柳三提了條件
蘇大爺來到柳三家的時候,孫氏和貨郎劉,還正粘糊着呢。一個呼哧帶喘一個飙小高音兒。
這時候,蘇大爺一聲斷喝,叫停了直播——
“你們倆還不趕緊滾蛋,柳三磨好了刀,就等着來殺你們呢!我暫時把他灌醉了,你們趕緊跑,拿出劉翔的速度,跑慢了,鐵定沒命。”
倆人當場吓傻——“媽呀,柳三不是去賣布了嗎,咋會在家呢?吓死寶寶了。”
隻見二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之勢,把衣服穿了個盔歪甲斜,然後東逃西竄,分别還都破了南宋男女馬拉松記錄。
因為二人知道,如果當場被柳三堵在家裡,按當時的法律,殺了他們倆,是不犯法的。
就這樣,蘇大爺救了這倆爛人的小命兩條。
再說柳三,醒來之後,黃花菜都涼了,他氣不打一處來,要找蘇大爺算賬。
蘇大爺,開始了第二輪的說服,他說:“你殺他們,是解了氣,但是事兒鬧得越大,你身上的恥辱,就會越大——朋友圈一轉發,你将來做人都做不成。”
柳三氣呼呼的跺腳,但是,他知道,蘇大爺說得對。但轉念一想,他又不甘心:“我實在忍不下這口氣,不能便宜了孫氏這賤人。”
蘇大爺一看,現在柳三進了點湯水了,聽得懂人話了,就接着說:“你老婆孫氏,我給藏起來了,按照大宋法律,你可以把她發賣。你不如就這麼偷偷放她一條活路,你們倆一拍兩散,就此離婚,你也得到點補償,你看怎樣?”
柳三想了半天,覺得大爺說的有理,就答應了。
利用賠償做布生意,柳三竟成柳員外
事兒說成了。孫氏賠給了柳三五十兩銀子,柳三遠走他鄉,在附近縣城開了家布鋪。
情場失意的人,容易生意場得意,柳三本身就是個能幹的優質經濟适用男,再加上肯掏力氣,一來二去,他布商的生意,做的挺好。
又過了兩年,朝廷打仗,急需軍衣,柳三通過了南宋政府采購,成為布料供應商,大賺特賺。
他重新娶了媳婦,成了遠近聞名的富人,人稱柳員外。正應了那句話,要想生活過得去,就得那啥那啥那啥。
撫今追昔,他認為蘇大爺,是他人生中的精神導師。
三年後,天大旱,莊稼顆粒無收,柳三擔心蘇大爺沒吃的,就前去尋找蘇大爺——發現,老爺子已經領着全家出去逃荒了。
蘇大爺去了哪?柳三擔心的不行。
廟門乞讨,驚遇貴人竟是她
再說蘇大爺,逃荒到了蘇州,舉目無親。大爺隻好在廟門口窩着當乞丐,指望善男信女,能給他點施舍。
有一天下午,廟裡的大和尚就往外趕蘇大爺:“嘿,老頭,知府夫人要來上香,你躲遠點哈。”
蘇大爺剛剛準備撤,從一擡紅色大轎上 ,下來一個珠光寶氣的夫人。大和尚慌忙迎上:“知府夫人光臨小廟,蓬荜生輝呀。”
蘇大爺看了知府夫人 一眼,覺得有點眼熟,可一時想不起來是誰。
知府夫人卻一眼認出了蘇大爺,她跑過去握住蘇大爺的手說:“恩人呀,我是被你救下的孫氏呀,你老人家來這兒,怎麼不找我呀?”
蘇大爺蒙圈了——“你不是被發賣了嗎?怎麼成了知府夫人了?”
孫氏把大爺請進内室,說了事情的前前後後——原來,孫氏被發賣後,在知府府上當倒茶丫鬟,後來,知府看孫氏小姐姐長得挺漂漂,就娶了當小妾了。
沒成想,孫氏走了狗屎運,當妾一年,知府正妻挂了,她就這麼扶正了,成了知府夫人。
孫氏把蘇大爺當親爹供着,給了他無數的金銀财寶。
臨走時候,蘇大爺對孫氏說:“以前那個錯誤,可不能再犯了!”
孫氏說:“大爺您放心,我要是再犯 ,真就沒臉見您了。”
就這樣,柳三和孫氏一别之後兩開挂,本來鐵定占據報紙社會版的小人物,在蘇大爺的協調下,都占據了報紙經濟版。是以,得饒人處且饒人,能退一步甭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