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台專家警告:武統不僅是“飛彈洗地”,大陸特種部隊才是重點

進入2022年之後,關于台灣的話題依然是國内外媒體關注的焦點,台灣島内的媒體在1月18日報道稱,解放軍軍機進入台西南空域“今年至今已達16天”,正在“持續對台灣周邊空域施壓”。而在1月14日的時候,台灣地區上司人從台北前往高雄,主持了台灣海軍192艦隊第一、二布雷艇中隊的成軍典禮,并稱有了布雷艇中隊的加入,台灣“海軍”捍衛海疆的力量一定更加堅實。

美台專家警告:武統不僅是“飛彈洗地”,大陸特種部隊才是重點

以上消息都表明,解放軍可能的行動中,海、空方向的作戰最為外界所關注。而美國軍事專家、美國海軍學院教授萊爾·戈德斯坦1月3日在美國媒體《商業内幕》刊文稱:“停止計算軍艦的數量,解放軍的特種作戰部隊才是台灣的真正問題”,呼籲台灣不要畫錯防禦的重點。

戈德斯坦教授的文章分析認為,雖然“遼甯号”航母、075型兩栖攻擊艦等都是解放軍海軍的重要裡程碑,但是攻打台灣并不需要用大型軍艦,因為台灣海峽的寬度隻有大約160公裡。在這種條件下,解放軍大量訓練有素的特種部隊反而可以在對台作戰中制造混亂、封鎖道路并攻擊台灣的重要軍政要點,同時確定解放軍能安全地從海灘登入至台灣關鍵的高地、機場和港口,這才是台灣更應該注意的地方。戈德斯坦強調,兩栖坦克從來都不是海灘作戰的決定性因素,來自空中的力量才是。

美台專家警告:武統不僅是“飛彈洗地”,大陸特種部隊才是重點

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附屬研究員區肇威,針對此問題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解放軍向來都有“直搗黃龍”的作戰模式,從之前在朱日和的各種演習就可以看出這樣的動向。雖然機降至敵方的縱深處是解放軍“點穴戰、城鎮戰以及斬首戰”的延伸戰術,但和之前相對傳統的空降兵相比,現在解放軍有了更精銳的特種作戰部隊,是以解放軍将這些戰術運用在台海作戰“是很正常的事情”。

台灣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對此表示,解放軍打台灣隻有兩種方式,第一個是全面打,比如飛彈、無人機這樣打過來,第二是快打,比如垂直登陸或立體作戰、特種作戰,快打速決。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的專家舒孝煌則稱,解放軍特種作戰部隊也許不是大規模部隊作戰時的主要戰力,但它可以對台灣重要的設施實施突襲或者斬首,在解放軍發起攻擊時發揮“加乘”效果,這将對台灣傳統的軍事戰略形成重大挑戰。

其實台灣地區或者美國學者們的“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的,關心我們軍事發展的網友們都知道,近年來關于“空中突擊旅”的報道是非常多的。比如1月17日《解放軍報》關于某空中突擊旅的報道中,提到“一場空中突擊演練有9個軍兵種作戰要素的官兵身影”,說明我們的空突旅已經步入多軍兵種聯合作戰新格局,作戰更加“立體化”,尤其适合台灣地區的作戰環境。而在解放軍有了兩栖攻擊艦之後,這些空中突擊旅的直升機往返台島的航程将會大大縮短,戰場留白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說到這裡,大家應該能夠明白,我們為什麼要研制和快速建造技術含量并不高的兩栖攻擊艦了吧!

美台專家警告:武統不僅是“飛彈洗地”,大陸特種部隊才是重點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台灣的重要軍事目标其實有兩個特别明顯的短闆。一是位置非常集中,比如台灣重要的衡山和圓山指揮所、高速圓山交流道、松山機場,互相之間的距離還不到3千米;“海軍”左營軍港,也是“海軍”司令部,距離屏東機場20多千米;台灣惟一的洞庫機場佳山機場與花蓮機場之間的距離也不超過3千米。二是環境非常暴露,比如台灣所有機場都離海邊很近,幾乎在海邊的桃園、花蓮機場就不說了,遠的清泉崗、台東機場也就40-50千米。隻要我們提前訓練好,“機降快打攻台”的戰士們閉着眼睛都能發現和攻擊目标。

在前幾天,根據海外網消息,對于“解放軍陸軍空中突擊旅可一小時橫渡台灣海峽”的傳聞,台灣軍事專家宋兆文急跳腳地在社交媒體妄言“如果真這麼搞,隻會全部變成碎片!我們可以用步槍打掉對方直升機。”看來,這位“磚家”應該去好好地看看我們今天提到的解放軍空中突擊旅的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