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之是以當今社會的年輕人都想成為“躺平族”,其有着深層次的經濟社會背景。畢竟現如今的中國正在經曆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而作為新時代勞動生力軍的年輕人,随着經濟增長換擋降速所造成的收入下降,以及工作和生活中的“内卷化”越演越烈上。而當越努力越失敗,年輕人開始萌發出不思進取的念頭,并逐漸演化為躺平的念頭。

這種念頭是非常不可取的,這隻不過是新時代的年輕人,在試圖用自己的方式逃離外在環境對個體的規訓。其實躺平也無償不可,關鍵就是看你有沒有躺平的資格了。我們應當效仿的是清代著名學者袁枚先生,他在棄官回鄉後就開始躺平生涯,修建園林縱情享樂和美食,過上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其一生過的頗為惬意。袁枚的躺平靠的是自己的才學,以及前期積攢下來的錢财,富後躺平才是正确之道。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而要想富的話,也未必要去城市,現如今在農村就可以。這種說法聽上去很美好,可具體要怎麼實施呢?

其實之前就有部分農村地區這麼做了,那就是衆所周知的開發旅遊資源和賣特色農産品了。

不過這兩種方法并不适合所有農村地區,我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不如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上述兩種辦法吧。就先拿開發旅遊資源來講吧,愛好旅遊的人都知道,全國有很多風景秀美的山村,有些甚至還有文物古迹,這聽上去似乎旅遊資源好得不得了。其實真實情況并不是這樣的。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首先能将旅遊資源發揮到極緻的農村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靠近富裕地區的農村,其适合富裕地區的市民,利用周末或者來個短期周邊遊,不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種富裕地區周邊的農家樂村莊早就開發殆盡了;

而第二類就更罕見了,那就是其景色的秀美程度能做到天下聞名人盡皆知的,讓全國人民隻要有時間有機會就想去看,哪怕再偏僻基建設施再不好,隻要風景夠好,大家肯定都會想方設法地過去散心放松,況且現代人完全可以自駕去,還可以欣賞到更多的美景以及實作自由旅行,并可以感受到随團旅行永遠無法體會到的輕松舒适,而這種現如今也都達到飽和狀态了,諸如九寨溝、張家界、龍脊梯田等景點。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至于剩下來的很多地方就頗為尴尬了,其景色雖然也很美,可沒有美到讓全國人民都想去看的程度,比如甯夏彭陽茹河瀑布就很美,可其中國旅遊圈内其知名度恐怕非常有限。

再者很多山村,還往往處在比較偏僻的地方,而附近又沒有富裕的城市,縱使想發展旅遊業也很難發展起來。畢竟投資都是想得到更大回報的,而當你斥巨資發展農村,可最終卻落得個血本無歸,這無論是誰恐怕都無法接受。故這些偏遠山村,想完全倚仗旅遊業,肯定是行不通的。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而至于賣特色農産品,哪怕附近沒有大城市能消耗産能,以當今的電商發展水準,這絕對不是什麼大問題。國家扶貧打通鄉村快遞業,通過電商也可以把偏僻地區的農産品賣很遠。比如雲南臨滄就盛産夏威夷堅果,可其當地雄山峻嶺密閉的地理環境,再加上當地交通設施的嚴重落後,讓無數當地居民憂心忡忡。可随着天貓在當地落戶後, 引來了三隻松鼠、沃隆等零食行業知名商家,一舉解決了銷路問題。時至今日,更是樹立起來了“臨滄堅果”的知名品牌。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臨滄堅果隻是一個個例,并不能代表全國。像臨滄堅果那樣聞名全國的特色農産品畢竟還是少數,況且天貓等電商也不可能将全國每一個特色農産品村莊都變成“臨滄”吧。全國有那麼多地方,千萬種特色農産品聚集在一起卷生卷死,想從中殺出一道血路讓全國人民人人愛,其難度不亞于登天。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其實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思考農村的發展問題,就像溫鐵軍老師所說的那樣,未來農村的發展,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旅遊業和特色農業上。

畢竟大陸大多數山村的旅遊和土特産并不是剛需,不去或是不買,也不影響婚戀等人生大事。不過沒有剛需,我們可以制作剛需。

2020年9月22日,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随着全球氣候日益惡化,如何綠色環保發展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各大國共同注重的問題。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陸開始加快“碳達峰”和“碳中和”了。往後大陸制造業和企業都必須要在計算碳足迹建立低碳體系和減少碳排放的基礎上,最終實作碳中和。而這就是剛需,以後說不定比未來丈母娘對房子、票子和車子的态度還要剛。

而要實作上述目标,那就必須來點綠了。

要想實作碳中和,最簡單也最有效的辦法,無疑就是在維持現有樹木的基礎上多種樹了。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而要說能光合作用的森林,别的地方多不多我不知道,而山村裡肯定到處都是。也許你會想:就我家旁邊這點樹,原封不動就有錢主動送上來?你不會是跟我開玩笑吧?

其實還真不是。

森林隻要被陽光照着就可以實作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進而産生碳排放配額,而這配額對于我們普通人毫無用處,可對于企業這就值老錢了。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在不注重綠色環保發展的年代,碳排放根本不被計入企業生産成本,這也就導緻了采取措施減少碳排放的良心企業得不到任何獎勵,反而提高了生産成本;而不減少碳排放的黑心企業則不受任何懲罰,反而掙得更多。長期下來,問題就變得很嚴重了。

現如今想要鼓勵減排,就必須要把減排計入生産成本,逼着排放高的企業去減少排放,或是去市場上買碳排放配額。而國家目前也是這麼做的。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當然,不是所有的樹帶來的光合作用都能用于交易,畢竟有些樹的光合作用比另一些樹的光合作用更值錢。而這些樹是能經過國家開發認證過的樹。

往後偏遠村莊的百姓,隻要種好和看好經過認定的樹就可以創造收益,離“躺着掙錢”也不遠了。

當然,也不完全躺平,畢竟基本種樹和護林還是要做的。不過山村居民本來就要防林護林重任,對這一切也頗為了解,做起來自然輕車熟路。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而隻要有人率先拿到這筆額外收入,就能形成連鎖效應帶動更多村民、山民加入其中。畢竟當今中國仍有很多困在大山深處的山村,即使大量年輕人去城裡打工了,可總有人出不去,像一些有困難的貧困戶和中老年人,通過市場交易就給他們增加額外收入,也能讓他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水準。

不過目前交易市場,讓山村賺錢的模式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最直接的就是這筆錢掙得不多。從目前交易市場來看,一棵樹一年所帶來的收入基本在3元上下,而按照一戶擁有500棵樹來算的話,一年隻能創收1500元。而除去看林護林成本的話,這點微薄收入基本改變不了山民、村民們目前的生活狀态。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指望剛剛上線不久、交易額很可憐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能帶來更多收入,目前來看有點太為難“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了。

不過,現如今的收入比前幾年剛興起時要好很多。在市場剛剛出現的時候,就有不少從事碳市場咨詢的老闆,要求通過當時市場上的碳排放配額價格預測之後幾天的趨勢。這些老闆這麼做所帶來的影響,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更何況國家較幾年前更加注重綠色環保了。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不過從目前國家制定的規章制度來看,要想從交易市場中掙錢,起碼要集中一畝以上,同時還有遮蔽度的要求,除此之外天然林帶來的碳中和是不能進行交易的。

未來,樹木碳中和肯定是要推向全國的,而相關的金融産品也肯定會做起來,為這個項目融資。長期發展下來,山村裡的樹完全可以讓人躺着賺錢了,綠水青山也就真能成為金山銀山了。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不過從近期全球的自然災害爆發頻率來看,長此以往得不到改善的話,未來全球糧食價格肯定會居高不下,畢竟糧食才是真正的剛需……是以自然資源有時候真的是很貴的。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不管碳中和交易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如何,我們還是希望地球能成為我們永久的家園,我們也應該注意保護地球,畢竟地球已經養育我們人類數十萬年了,我們也必須呵護好這位全人類共同的“母親”。

離開城市的年輕人,回農村進入“躺平時代”,如今情況如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