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厘島之靜居日

作者:飄逝的風
巴厘島之靜居日

擁有2.64億人口的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0多萬平方公裡。這個由一萬六千八百多個零散分布、并未連成一片的島嶼組成的國家,是東南亞國土面積最大、也是世界上島嶼最多的國家,因而被稱為“千島之國”。

曾經在馬來西亞的南洋小城——馬六甲市與印尼蘇門答臘島隔馬六甲海峽相望,爾後到訪了千島之國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巴厘島。

巴厘島之靜居日

從地球儀上拍下的圖檔,可以清晰地看到,巴厘島位于印度洋赤道南、爪哇島以東、松巴哇島以西。島上全年平均氣溫20——30度,濕度60%——100% 之間。适宜的溫濕度使島上植被繁茂,百花争豔。山清水秀美麗怡人的島嶼自然風光、濃濃的傳統民俗文化,使巴厘島成為全球知名的旅遊勝地,吸引了世界衆多遊客來此休閑度假。有人說這裡四季如春,有人說這裡四季如夏,大概是來此旅遊的季節及體感不同所緻吧。不過感覺紫外線還真是挺厲害的,防曬是必做的功課。

巴厘島之靜居日

巴厘島風光

人口315萬餘、面積約5600平方公裡的巴厘島,有許多讓遊人喜歡和流連的地方:美麗宜人的多處海灘(距離巴厘島機場最近的庫塔海灘、看最美夕陽的金巴蘭海灘、有天堂模樣的夢幻海灘、世外桃源般的水明漾海灘......)

巴厘島之靜居日

海邊晚宴

有與大陸西藏殡葬方式相同的天葬地——京打瑪尼活火山;有男女相戀卻遭長輩強烈反對而雙雙投海殉情之凄美愛情傳說的烏魯瓦圖斷崖;有建于16世紀、坐落在巴厘島藝術重鎮烏布市的烏布王宮,以及王宮對面擺滿銀器、木雕(巴厘島被稱為木雕之鄉)、蠟染、絢麗民族服裝等各色巴厘島傳統手工藝品的著名商業街;有兩岸都是茂密原始森林、河長11公裡的阿勇漂流和著名的海龜島;更有世界著名的海神廟、聖泉廟、古代印度教神廟以及家廟等諸多廟宇,亦是以,巴厘島被稱為“千寺之島”。如此等等,都是深受各國遊客喜愛且旅遊必到的打卡之地。

巴厘島之靜居日

美麗宜人的南半球島嶼風光讓人樂不思蜀。而給我留下更多印象的則是巴厘島的新年——靜居日。也被稱為安甯日,沉默日,甯靜日,靜心節,靜居節。還有人稱之為鬼節。到巴厘島期間,逢着巴厘島最特殊的一天——新年(即印度曆新年)。印度尼西亞百分之九十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其節日是開齋節。獨有巴厘島,百分之八十的人信奉印度教,百分之二十信奉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佛教。巴厘島是印尼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方。但是這裡的印度教是印度的教義和巴厘島風俗習慣相結合而産生的教派,被稱為巴厘印度教,因而還有别于印度本土的印度教,其節日便是不同于伊斯蘭教開齋節的靜居日。

巴厘島之靜居日

靜居日前日歡樂的年輕人

巴厘島新年的時間按照當地沙卡曆(saka)或農曆推算,通常是在公曆三月。在靜居日前幾天島上廟宇都會有一些傳統的祈禱祭祀活動。節前數日,人們就開始忙碌(這一點有點類似中國的春節,從臘月二十三便進入籌備過年的模式)男人整理、打掃庭院,并用竹子做骨架,用舊報紙等粘貼包裹表層,塗上各色油漆或顔料,再配上适當的傳統服裝和配件,做出他們心中的惡魔及神靈的形象——似魔鬼、雄獅、巨龍以及看不出是什麼形象的木偶惡魔和神靈。每個家庭、每個村落,每個地方,都會推出自己制作的惡魔神像,且制作的惡魔形象各異。人們運用想象力把自己心中的惡魔制造出來。巴厘島人認為:惡魔制作的越恐怖、越猙獰,人們離惡魔就越遠。爾後在每年一次的惡魔大遊行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巴厘島之靜居日

看看這是哪尊惡魔

在靜居日前數日,女人們則趕做新衣及節日祭祀用的菜品佳肴,精心制作用于宗教儀式的食物以及各種精細的貢品。而後人們便興高采烈參加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則被靜居日前一天的惡魔鬼神遊行推向高潮。新年的前一天,村民們在完成了祭祀儀式之後,下午便扛着或舉着自己用竹子和紙做成的魔鬼神靈到大街上遊行。爾後會在海邊放火将其燒掉,意思大緻是為這些魔鬼神靈舉行火葬送行儀式,使其回歸自然。我們有幸觀看了一波又一波形象不同的惡魔大遊行。小夥子們舉着比真人還要高大的惡魔神靈,姑娘們則做着各種歡快的姿态随行。看到我們如此熱情捧場互動,便比劃着示意我們為他們集體拍照。

巴厘島之靜居日

比劃着讓我們幫忙拍照

惡魔大遊行的第二天便是島上特别的節日——靜居日。與中國新年的熱鬧非凡、炮竹連天、互相拜年問候不同,節日當天早上六點到第二天早上六點的24個小時,島上停止一切娛樂活動,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點燈,一片漆黑,不能有一絲亮光和聲響。人們24小時閉門不出,不生火、不做飯。街上除執勤警察、警車、救護車外,公共汽車、計程車均停運。機場、碼頭及所有店鋪大門緊閉(醫院除外)。這一天不能用電腦,電視、手機,亦不供電。這一天所有人進不了島,出不了島,無論是印度教還是其他教派的人以及遊客,均需遵守這一習俗。中國住當地領事館也提醒中國遊客:“提前了解靜居日相關事宜,尊重當地習俗,在室内活動,避免外出......留意航班動态,合理安排行程......”

巴厘島之靜居日

我們住的酒店内外景

我們住宿的酒店,每間卧房配置一根蠟燭,但玻璃門窗必須遮擋嚴絲合縫,不得透出一絲亮光;酒店餐廳也對遊客開放,但自助餐品種明顯少于平日;餐廳内亦隻點亮一隻搖曳的蠟燭,為防光亮外洩,酒店、餐廳落地玻璃門窗的牆面全部被厚厚的黑色編織物遮擋。記得那天晚上,巴厘島沒有月亮,沒有星光。我們從卧房摸索着穿過大廳和樓道去餐廳,在餐廳門口險些和蹲在門邊的人相撞。似是清潔工不便走遠,利用工作間隙蹲在門邊歇息。我們壓低嗓音說了聲“對不起”。許是忌憚魔鬼神靈,許是聽不懂中國語言,對方并沒有應答。

島上一片漆黑和靜寂,真正做到了空和靜,名副其實的靜居日。據說靜居日的目的是讓惡魔相信島上沒有人居住,如此,惡魔就會孤獨離開這裡,摒棄醜惡,留下善美。讓人們在這一天裡,回歸内心,靜思己過,洗滌心靈,淨化靈魂,以求内心的安甯。

在異國他鄉,在美麗的巴厘島,度過了一個具有濃郁民族風情色彩的獨特節日——靜居日。

巴厘島之靜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