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科學真理,解讀世界奇事!歡迎大家收看本期内容,以下便是本期内容的詳細介紹,如果對文章感興趣的話希望可以幫忙多多點贊、評論和關注,在座各位的點贊評論便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援!
擂鼓墩
一九七八年,一則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劃破了黑夜裡的甯靜,而這一則電話讓湖北省的博物館館長再也沒有辦法安心入睡,因為在電話之中博物館館長得知了在距離他所在的博物館隻有兩百裡左右的湖北省随州市随縣發生了一次爆炸,這次爆炸将當地一座體積不大的小山丘炸的隻留下了一層厚重的岩砂層,原來的這個地方叫做擂鼓墩,是屬于武漢的一座軍需所,之後因為一些擴建的需求,是以要對這個地方進行爆破,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當時主持爆破任務的軍官馬上将這個任務暫停, 之後又把随縣文物局的副局長帶到了爆破的現場,這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原來在現場進行過爆破之後,從業人員們在爆破場地的紅色砂岩之中,夾雜着許多不明來曆的青色沙石,像這種兩種結構完全不同的沙土混雜在一起,很明顯不是一個正常的情況,之後從業人員們便十分小心的對這裡的沙土進行清理,随後在沙土之中突然出現了一塊青色的石闆,這讓在場的衆人感到了一絲奇怪,而文物局的副局長在看到這個情況之後,立馬變得興奮起來,因為憑借着他的豐富經驗,他認為在這裡的地底之下極有可能會有一座數千年以前的古代墓葬,那麼在這塊地底之下到底會存在着一座神秘的古墓嗎?接下來我們便來一起看看。

這次發現奇怪沙土的随縣擁有着非常久遠的曆史,而這也是一塊非常古老的土地,在距離今天兩千多年以前的時候,這塊土地上曾經存在過一座叫做随國的諸侯國,之後因為楚國的發展壯大而被吞并,曆史長河之中變得沒有了蹤影,而如今進行爆破的施勞工員們發現的這個線索,到底會不會為我們揭開,埋葬在這裡的是不是那座神秘的随國呢?之後文物局的副局長又找來了一批考古人員對這個地方進行挖掘,當考古人員趕到之後,發現這裡确實存在着一座古墓,并且這座古墓的規模還不算小,雖然考古人員們事先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但是當考古人員們進入這座古墓的時候,還是被面前這座龐大古墓的規模給震驚到了,原本考古人員們已經知道這座古墓的面積不會小,但是如今出現在考古人員面前的這座墓葬,它的整體面積足足有六座馬王堆漢墓那般規模。
比勾踐墓大八倍
比之前發現的那一座埋葬着越王勾踐的楚墓還要大上八倍左右,并且考古人員們還在這座古墓之中發現了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這座古墓并不是對稱的,在注意到了這座古墓的不同尋常之後,在場的所有考古人員們都在期待着這座古墓中到底會有什麼樣驚人的發現,之後在當地相關部門的支援之下,考古人員們開始對古墓的墓穴進行挖掘,當考古人員們把厚重的泥土以及石闆挖掘開之後,考古人員一想到這座古墓背後隐藏的古老秘密馬上就會浮出水面,但是就在這個時候,随後的一個發現卻給考古人員們帶來了一個重大的打擊,當時負責勘測古墓的考古人員們,注意到在古墓墓坑中北方向的地方,存在着一個半徑大約有幾十厘米左右的盜洞,盜洞是考古人員們進行考古工作的時候,最不願意見到的一個場景,因為随着這樣的盜洞出現,那就以為着他們面前的這座古墓,有很大的可能已經遭到過盜墓賊的盜竊了。
勾踐墓
發掘墓葬
如果這座古墓的墓室被盜墓賊盜掘過的話,那麼其中的珍貴陪葬品也很有可能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損壞,而在這之後的發現,更是讓考古人員們本就沉重的心情雪上加霜,因為他們注意到古墓附近的地理環境,要比這座古墓中出現盜洞的情況還要更糟,湖北随州市所處的地方長久以來一直都是一個水資源比較充裕的地方,并且随州地下的水資源也比較豐富,是以如果這座古墓出現盜洞的話,那麼就會讓古墓中的儲水量一直上漲,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那麼這座古墓原本的巨大價值便會瞬間暴跌下來,這個時候考古隊的内容出現了兩種聲音,一方面認為這座古墓的内部應該被破壞的不成樣子了,應該暫停對這座古墓的深入挖掘,但是另一方面,有一部分考古人員認為其中的情況還沒有調查清楚,是以希望能夠繼續向墓葬的身份進行挖掘。
發掘古墓
發現漆器陪葬品
之後在經過衆人的商議之後,考古人員們還是選擇了對這座墓葬繼續挖掘,到了一九一八年的五月十一日,随着考古人員們的深入挖掘,這座古墓中墓室裡的最後一層椁闆被考古人員們打開了,将椁闆揭開之後,裡面出現的情況還是讓考古人員忐忑的心情增添了一絲沮喪,因為這座古墓長時間遭到裡面積水的影響,古墓之中的墓室也已經成為了一個含有大量積水的大水坑,此時如果想要對這座古墓繼續進行挖掘的話,那就必須先将墓室裡面的大量積水抽取出來,之後考古人員們調集來了抽水裝置,經過好幾天的抽水工作之後,原本來在墓室中積蓄着的大量積水已經被抽取的差不多了,就在這個時候,有考古人員注意到了一隻看起來形狀十分怪異的漆器陪葬品浮到了水面之上,這隻奇怪的漆器外形和鴨子非常的相似,考古人員還發現在這隻鴨狀漆器的身上還描繪着很多的奇怪圖案。
漆器陪葬品
發現大量編鐘
随着抽水機的不斷轟鳴,墓室之中的積水也在持續地下降,這個時候在墓室中出現的三根木梁吸引了考古人員們注意力,這三根木梁在墓室裡的積水中浸泡了如此之久的時間,此時不光沒有腐爛,反而還這般的結實,這也讓考古人員感到了一絲疑惑,之後伴随着墓室中的水位不斷降低,之前那三根木梁的全部外貌此時也出現在了考古人員們的面前,原來這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代青銅編鐘,這些規模龐大的編鐘一共有着三層,它們分别是上中下三層,經過考古人員們的清點,發現這裡的編鐘竟然有着六十個之多,這些編鐘全部被擺出了曲尺狀的樣子被放置到了墓室裡的西南角位置,墓室中的八根桐木結構圓形柱子,以及一些使用了彩繪手藝的青銅士兵,它們在這座墓室中支撐着這座規模龐大的青銅編鐘長達數年前之久的時間。
并且這一套青銅編鐘的出現,也是大陸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儲存最為完整的一套編鐘,當這套編鐘從墓室的積水中慢慢浮出水面的時候,在場的所有考古人員們都感到了非常的震驚,因為如果不是他們親眼見到,一套青銅編鐘可以在水中浸泡數千年的時間,并且在出土時依然儲存的那般完好,這樣的事情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和這套規模龐大的編鐘一起被發現的,還有一些數量衆多的打擊類樂器以及用來吹奏的樂器,如果将這些樂器放在一起的話,那絕對撐得起一場古代的大型宮廷宴會配樂需求,考古人員們将這些古代的樂器清理出土之後,又對它們進行了專門的清理工作,後來在專業人員的使用下,讓來自千年之前的聲音再一次出現在了整個世界上。
另一邊負責發掘古墓的考古人們們看到如此之多的樂器陪葬品之後,也知道了這座古墓中埋葬的墓主人絕對不是一般人,就是這名墓主人不是當時的貴族,也一定在一戶富貴人家有着很高的地位,并且之後來清理出土的珍貴文物也證明了考古人員們的這個猜測,之後在這座古墓中一尊青銅器的出土,也成為了大陸目前為止,可以代表大陸古時候制作工藝水準最高的青銅器,根據相關的專家介紹到,這尊青銅器在古代的時候,是當時的統治者用來祭祀使用的酒器尊盤,它的結構整體分為兩個部分,在上面的一部分叫做尊,在下面的一部分就叫做盤,上半部分的尊就是用來放酒的酒具,而下面的班就是用來盛水的器具,這件青銅器的整體做工之精緻,就算是拿如今的科技和眼光來分析,也是基本完美的一件藝術品。
墓中青銅器
墓主人是曾侯乙
之後在這座古墓中清理出土的各種文物,仿佛都在向我們訴說着數千年之前,當時的富貴人家過着何等奢侈的生活,伴随着考古人員們對這座古墓挖掘的不斷深入,考古人員們根據墓中出土的文物以及翻閱過相關的曆史資料後得知,這座古墓中埋葬的墓主人叫做曾侯乙是曾國之人,雖然考古人員們已經得知了古墓中的墓主人姓名,但是之後卻出現了更加困擾考古人員的問題,在得知了這座古墓中的墓主人姓名之後,考古人員們翻閱了大量的曆史資料,但是始終卻找不到與其相關的線索,之後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查,考古人員終于發現了一些線索,在千百年以來,考古人員們腳下的這片地方都用“随”來命名,并且也是當時最古老的一個諸侯國之一,就算是到了現代社會,這塊地方還是叫做随州。
曾侯乙銅像
之後在随州葉家山古墓的探索,為考古人員們帶來了十分關鍵的線索,在這座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銘文,通過翻譯這些銘文之後得知,原來曾國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它的名字叫做随國,而這座古墓中的墓主人曾侯乙,他便是随國諸侯的子嗣,之後随着墓室中積水的再次減少,埋葬着墓主人的棺椁也漸漸露出真面目,出現在了在場的考古人員眼前,因為大陸的古代時期人們普遍都比較迷信,是以他們對于風水這個說法是十分講究的,比如說在他們去世之後,用來下葬的棺椁不能使用金屬來制作,并且棺椁所擺放的位置也不能出現歪斜,必須是很方正的,但是在曾侯乙的墓葬中卻出現了恰恰相反的情況,在這座古墓中,曾侯乙不光使用了銅制的棺椁之外,棺椁還存在着三十度左右的傾斜角度。
青銅棺椁
之後考古人員們調集來了兩台起重裝置,想要将這具青銅棺椁吊出來進行更為細緻的研究,但是當這兩台起重裝置開始起吊這具青銅棺椁的時候,令人感到意外的情況的出現了,隻見這兩台數十噸重的起重裝置都沒有辦法将這具青銅棺椁吊出墓室,之後考古人員們在對這具青銅棺椁進行了一番測量之後才發現,這具棺椁中僅僅主棺的重量就達到了九噸左右的重量,這時考古人員們的心中又出現了一個疑問,就連現代使用的兩台小型起重機,都沒有辦法将這具龐大的青銅棺椁吊起來,那麼在兩千多年之前的戰國時期,當時的人們又是用了什麼辦法,才把這具龐大的棺椁搬運到這裡來的呢?但是這個時候有考古人員們關注的地方并不是棺椁的問題,還是棺椁裡面的墓主人,墓主人的屍體在積水中浸泡了數千年的時間,他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馬王堆漢墓不腐的古屍呢?
曾侯乙棺椁
之後當考古人員們懷着忐忑的心情,将這具棺椁慢慢打開的時候,裡面出現的情況也是讓衆人感到了一絲失望,經過兩千多年的歲月沉澱,再加上長期浸泡在積水裡面,棺椁中的墓主人早已變得面目全非了,在經過相關專家的不懈努力之後,終于利用棺椁中四散分離的骨骼大概的拼出了一具男性的屍骨,在這具男性屍骨的一旁,還存在着一隻動物的骨骼,經過專家的辨認,發現這是來自一條狗的骨骼,考古人員認為這隻狗可能是墓主人生前最為喜愛的一隻寵物。在拼湊出墓主人的屍骨之後,考古人員們又開始在墓主人附近進行挖掘,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之後,考古人員們又在墓穴中清理出土了五百六十八件珍貴文物,而這些千年之前的物件,無一不在向我們展示着古時候的高水準制作工藝,之後考古人員們利用現代的高科技手段,将墓主人曾侯乙的樣子還原了出來。
曾侯乙還原像
并且将複原出來的模型放置在了湖北的博物館之中供遊客參觀,如果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的話,可能換誰都想不到,我們面前這名看起來十分普通的中年男性,在生前的時候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在曾侯乙墓葬中清理出土的大量文物,也向我們展示了這名古代君主在當時的生活有多麼豐富,并且考古人員們根據在古墓之中發現的大量樂器推斷,這名曾侯乙在生前的時候,不光是在治理國家上,對音樂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造詣,在古時候的大部分樂器隻有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階,但是在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裡,光是一個編鐘就可以出現兩種音節,當使用工具敲擊編鐘的兩側還有中間,這樣便可以聽到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音階,它們之間有着非常廣的音域跨度,和現代的鋼琴相比較也隻是缺少一個八度。
能夠敲出宮商角徵羽的樂器
兵器殳
如果想要使編鐘可以發出五個八度以及十二個半音,這對于樂器的鑄造技術、樂理知識等等都有着非常高的條件,是以它也是被稱為建立了大陸古代音樂曆史上的奇迹,更被一些人們認為是古時候的八大奇迹之一,如果你認為這名曾侯乙隻是一名隻懂得貪圖享樂的昏庸君主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在墓室的清理工作當中,考古人員在墓室的北部位置,發現了數量衆多的古代兵器,其中有一件兵器看上去非常的奇怪,但是它卻被考古人員們考古人員當做了十分珍貴的寶物,通過考古人員們研究了相關的曆史資料之後,了解了一些情況,原來這件奇怪的兵器叫做殳,雖然在當時殳是一種比較主流的兵器,但是對于殳考古人員也隻是在一些資料中看到過,而實物的發現還是第一次,是以在此之前殳一直都被考古人員認為是大陸古代兵器史中的遺憾。
而此次考古人員們在曾侯乙墓葬發現的這件兵器,正好彌補了考古人員們心中的那個遺憾,但是讓考古人員們感到最為驚訝的是,雖然這些兵器存在的年代已經非常久遠了,在考古人員發現它們之前,已經在地底之下沉睡了數千年之久的時間,但是在發現它們後依然保留着作為兵器的鋒利程度,考古人員為了檢測它們的鋒利程度,用其中的兵器在一摞紙上進行了實驗,結果非常輕松的便将厚厚的紙張整齊的劃成了兩半,經過考古人員們對曾侯乙墓中的兵器進行了清點之後,發現在這座古墓中出土的各種兵器一共有着四千七百七十七件,并且這些兵器之中的絕大部分都儲存的比較完整,它們的種類豐富、數量衆多,就算是在故事後進行一場規模較小的戰役也是可以。
青銅編鐘
而這座古代古代兵器庫的出現,也向我們展現了曾國這個古老國度曾經強大的軍事實力,從這些情況我們也可以根據這些線索推斷出,這名曾侯乙在當時可能是一名擁有這音樂才能以及軍事才能的君主,以我們如今的眼光來看待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它就像是一部硝煙四起的戰争史書一樣,那個時候的人們比較崇尚實體,是以當時一些諸侯國都在大力發展軍事技術,并且這些技術随着人們的重視而不斷的更新,根據相關的曆史中記載,曾國最後是被楚國消滅,那麼曾國是否是曾侯乙在位的是時候被滅的呢?有關于這一點,考古人員們從古墓中出土的編鐘上找到了有關的解釋,在這些出土的編鐘上,一共刻有着兩千八百八十六個古代文字,在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都一些關于樂理方面的知識。
但是在其中的一個镈鐘上有一些銘文和其它的樂器銘文有一些不一樣,在這個镈鐘上的銘文則描述了這樣的一件事情,在當時曾侯乙去世的那一年當中,楚王曾經送過他一件禮物,而這件禮物就是記載着這件事情的镈鐘,但是在這之前,曾侯乙當時就已經将編鐘制造完成了,但是面對着楚王送來的禮物,曾侯乙也不能拒絕,是以曾侯乙将編鐘上原本安着的镈鐘取了下來,将楚王贈送的這一件安了上去,在曾侯乙去世以後,這一件編鐘也就陪伴着曾侯乙在地底之下埋葬了兩千多年之久的時間,當時的楚國實力很強,在面對着這樣的一座諸侯國之時,楚國沒有使用武力,反而是和曾國的君主打交道,這也可以看得出來當時兩個國家的關系還是比較融洽的,在《左傳》中記載到,當時的曾國曾經救助過楚國的楚昭王,是以曾國才可以在那個硝煙四起的時代得到了楚國的保護,但是随着時間的不斷流逝,最終曾國還是沒有擺脫被吞并的命運,成為了楚國的一部分,而我們也隻能從一些相關的曆史資料中來了解當時所發生的情況。随着這座古墓中出土的那些文物不斷被調查清楚,它們也為我們在探查曾國的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這些文物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更多當時古人的生活狀态,而他們的智慧也是遠超我們的想象。以上就是本期内容的全部了,如果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裡留言評論哦!
湖北發現2400年前古墓,墓主人身份尊貴,其中文物讓專家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