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封神之戰!雙方戰損比1000:3,海灣戰争堪稱人類最殘酷一仗

作者:偲談近史

二戰之後,美蘇兩國同時成為了世界上的 “超級大國”,為了争奪世界霸權,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在政治、軍事、經濟方面展開了數十年的全面鬥争。在美蘇争霸的時期,雖說敵對雙方分歧嚴重,但實際上都在極力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其對抗方式大多通過科技、軍備競賽等“冷”方式進行,是以被稱為冷戰。

冷戰後期,美蘇之間差距逐漸拉大,美國國力、軍事實力迅速增強,逐漸爬升到蘇聯之上。1991年的一場戰争,将美國的綜合實力淋漓盡緻地展現在了全世界面前,自此一戰封神,基本奠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這場戰争就是著名的海灣戰争。

海灣戰争是二戰後最殘酷的局部戰争,對手在美國的鋼鐵洪流面前毫無反抗之力,被打出了1000:3的戰損比,幾乎等同于單方面的屠殺。同時,海灣戰争也重新整理了世界各國對于現代化戰争的認識,全世界都被美國全新的打擊方式震驚的目瞪口呆。包括大陸,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改變世界軍事程序的海灣戰争。

美國封神之戰!雙方戰損比1000:3,海灣戰争堪稱人類最殘酷一仗

海灣戰争

海灣戰争的由來,主要源于資源争奪。

海灣區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而科威特則被稱作“海灣明珠”,其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高達140億噸,在世界上排名第七,除了石油儲量豐富之外,科威特還有海量的天然氣儲備。大量油氣資源的出口,為科威特創造了驚人的财富,它也是以成為世界少有的富國。

兩伊戰争期間,伊拉克為了滿足戰争消耗,欠下了不少的外債,其中欠科威特的債務為140億美元。伊拉克政府希望中東各石油輸出國收緊石油出口,擡高石油價格,獲利後歸還債務,同時薩達姆認為伊拉克在兩伊戰争中充當了緩沖地帶,為所有阿拉伯國家做出了貢獻,是以,科威特和沙特應當免除伊拉克的戰争貸款。科威特對伊拉克的建議嗤之以鼻,不僅不收緊原油出口,反而提高了原油産量,導緻了世界性的油價下跌。

為石油問題,伊拉克和科威特進行了數輪談判,但一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1990年8月1日,兩國談判宣告破裂。薩達姆此時動了通過戰争解決争端的念頭,8月2日淩晨一點,伊拉克軍隊在薩達姆的授意下越過了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一場“閃電戰”。僅僅用了不到24小時,就占領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王室抛下國家與子民,倉皇出逃。随即薩達姆宣布吞并科威特,直接将其劃為了伊拉克第19個省,并且稱科威特是伊拉克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國封神之戰!雙方戰損比1000:3,海灣戰争堪稱人類最殘酷一仗

科威特

對于伊拉克的侵略行動,世界各國紛紛表示譴責,美國反應尤為激烈。倘若任由伊拉克野蠻發展,吞并科威特,那麼對世界原油價格必然造成巨大影響,這對美國來說,并不是一個好事情。8月2日下午,美國發動“沙漠盾牌”防禦行動,兩支航母編隊進入作戰區域,防止伊拉克乘勝入侵沙特。8月7日,美英法德等多個國家紛紛派出部隊,組成聯軍抵達沙特,并迅速成立了協調性作戰指揮機構。

同時,美國先後推動聯合國通過了11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以及一個授權對伊拉克動武的決議(678号決議)。其中678号決議,規定了伊拉克軍隊必須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撤離科威特,否則聯合國将動用一切必要手段。

此時,薩達姆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對于聯合國的警告根本沒有放在心上,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薩達姆自視本國軍事實力強大,認為完全可以與美軍硬碰硬。兩伊戰争期間,伊拉克軍隊擴充到上百萬人,機械化程度很高,士兵作戰經驗豐富,在中東地區乃至世界上都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伊拉克也以世界第四軍事強國自稱。

當時伊拉克對外稱有百萬正規部隊,并且還有近50萬的預備役。武器裝備方面,伊拉克軍隊中5600餘輛各式坦克裝甲,其中還包括不少先進的主戰坦克。伊拉克空軍裝備有700餘架各類戰機,其中米格-29、米格-25在世界範圍内都屬于先進行列。而且,伊拉克還有一套完整的現代化防空體系,包含四個作戰中心以及16個攔截中心,另外,伊拉克還擁有1000多枚防空飛彈,高射炮也超過萬門,這對于入侵的敵國空軍部隊有極大的威脅。

美國封神之戰!雙方戰損比1000:3,海灣戰争堪稱人類最殘酷一仗

薩達姆

如此多的先進裝備,放眼全世界也屬于高水準,确實十分唬人。也正是以,薩達姆才有了與美國碰一碰的底氣,當然,後來伊拉克軍隊遭受重創,也與薩達姆盲目自信有關。

1991年1月9日,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貝爾與伊拉克外長在日内瓦舉行了最後一次會晤,結果是不歡而散,三天後,美國國會授權美軍驅逐伊拉克,随後,盟國各盟國也相繼授予了軍隊開戰的權利。16日,老布什簽署了開戰指令,次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對巴格達展開轟炸,海灣戰争正式爆發。

17日淩晨2點,代号沙漠風暴的作戰行動正式開始,多國聯合部隊對伊拉克軍隊進行了毀滅性的轟炸。截止到2月23日,多國部隊一共出動了近10萬架次的飛機,投彈9萬餘噸,同時,美軍艦隊還向伊拉克軍隊發射了288枚戰斧飛彈以及35枚空射巡航飛彈。

美軍的空襲模式基本可以分為三個步驟,電子戰飛機開辟通路、各種載彈飛機攻擊預定目标、最後掩護撤退。在轟炸期間,美軍各種新式飛機以及精确制導武器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缭亂。飽和式轟炸極大地削弱了伊拉克軍隊的指揮能力以及反擊能力,部署在科威特的伊拉克前沿部隊幾乎在沒有還手之力的情況下,就損失了百分之五十的兵力,就連後方部隊也有四分之一的戰損。

美國封神之戰!雙方戰損比1000:3,海灣戰争堪稱人類最殘酷一仗

戰機

地毯式轟炸過後,2月24号多國部隊開始出動地面部隊推進。一直備受薩達姆重視的伊拉克地面裝甲部隊,在轟炸中就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就在觀戰國以為在地面戰鬥中伊軍能有所建樹時,伊軍的表現實在是令人大失所望。伊軍裝甲部隊是完全依照蘇聯模式建設的,隻是規模更小一些。然而,在面對美國的重裝部隊時,幾乎是不堪一擊,這極大地震驚了世界各國。

地面進攻僅僅兩天後,伊拉克軍隊已經全線崩潰,薩達姆趕緊舉了白旗,宣布接受停火協定,然而,美軍沒有接受投降,又展開了兩天的進攻,直到28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才宣布停止進攻,曆時100小時的地面戰役宣告結束,此時瀕臨崩潰的伊軍才有機會停下逃竄的腳步。同一天,薩達姆接受停戰協定,海灣戰争結束。

在整個海灣戰争中,伊拉克傷亡超過10萬人,8.2萬人被俘,而美軍僅僅陣亡286人,另有458人受傷,戰損比高達1000:3,差距如此大的戰損比,在世界戰争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在整場戰争中,伊拉克幾乎沒有進行像樣的有效進攻。戰前伊拉克布置了42個師,約54萬人,布置了三條防線,配屬了大量的坦克、裝甲車以及火炮。

美國封神之戰!雙方戰損比1000:3,海灣戰争堪稱人類最殘酷一仗

然而美軍根本沒在伊軍三道防線前糾纏,直接空中精準打擊對手,瓦解伊拉克軍隊的指揮中樞、火炮陣地、飛彈陣地等等,飽和式轟炸後,伊軍在精神上已經屈服,最後多國部隊出動地面部隊,100個小時順利解決戰鬥。看到這裡可能有人疑惑,伊拉克的防空部隊呢?實際上伊拉克海空軍也曾多次實施反擊,但均告失敗,防空飛彈部隊發射的飛毛腿飛彈,十不中一,大多數直接偏離了預定目标,餘下的均被美國的防空飛彈攔截。

美國在海灣戰争中所展現的強大實力,震驚了全世界,同時改變了傳統作戰模式。世界各國第一次發現高科技戰争的可怕,尤其是美國對電子戰的熟練應用,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此外,海灣戰争之後,空中作戰開始作為一種獨立作戰模式而飽受關注,戰争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在戰争中使用了各種用途的飛機,極大的打擊了伊拉克軍隊的信心,大大推進了戰争的程序。

同時,美國的戰略投送能力也令人吃驚。美國提出過即時全球打擊系統,要求4天内要将1個旅、5天内要将一個師、30天内要将5個師,部署到全球任何區域,這等于為陸軍插上了一雙飛翔的翅膀,陸軍戰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而在海灣戰争中,美軍在42天内向戰場投放了50萬軍隊,這已經大大超過了美軍提出的30天部署5個陸軍師的戰略要求,為世人震驚。

美國封神之戰!雙方戰損比1000:3,海灣戰争堪稱人類最殘酷一仗

美軍

海灣戰争結束後,美國的國際地位更上一層樓,也助長了其獨霸世界的野心。而伊拉克隻落得一地雞毛,在海灣戰争中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其各種煉油工業、交通設施都遭受了重大打擊。海灣戰争前,伊拉克個人所得約4000美金,戰後,個人所得跌至400美金,其他各種損失更是無法計數。

面對伊拉克的慘狀,各國都不由自主地思考,面對美國的強大軍事實力以及戰略投送能力,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抵禦,大多數國家隻能無奈的搖頭。

實際上,大陸當時也被海灣戰争吓了一跳,甚至可以說是令大陸如芒刺背、脊背發涼,從那以後,我軍開始進行現代化改革,艱難的推進軍隊現代化程序,如今我軍在電子戰、空軍等方面已經居于世界領先行列,同時各種高科技武器大規模裝配部隊,對于多層次立體作戰也有了系統學習,作戰能力不可同日而語,這其實都要感謝海灣戰争帶給我們的巨大震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