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作者:影視風向标

編者按:張藝謀、張末執導,陳宇擔任編劇,陳永勝、章宇等主演的抗美援朝影片《狙擊手》,将于2月1日大年初一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1月10日,由北京市電影局、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與《當代電影》雜志社聯合主辦,《視聽理論與實踐》編輯部協辦,以及由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指導的電影《狙擊手》作品專家研讨會在京舉行。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陳旭光與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當代電影》社長、主編皇甫宜川共同主持了會議,王傑群、王一川、張衛、周星、吳冠平、趙衛防、戴清、高小立、譚政、胡建禮、李道新、陳宇、李洋、韓培、唐金楠、王長田等影視學界業界專家和政府部門上司參加研讨會。

本文是《狙擊手》編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宇(下圖)在此次專家研讨會上的主旨發言。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大家好,我是電影《狙擊手》的原著和編劇,今天想針對《狙擊手》的文本創作闡述基本的三層創作思路。本片的創作中我遵循了三條原則,既是原則,也是初心。

■張藝謀對《狙擊手》劇本創作的三點要求

今天是1月10日,《狙擊手》有三個1月10日。從這裡倒回一年,去年的今天,電影在吉林長白山開機。再倒回一年的2020年1月10日,張藝謀導演電話裡對我說再創作一部影片。

當時我們已經合作了兩部作品,一是《堅如磐石》、二是《滿江紅》,他提出《滿江紅》先延緩一下,“咱們先弄這個”。因為已是即将合作的第三部電影,和導演也有了一定默契,他不會先做任何的預設,而是常帶着一個非常寬泛的“帽子”來,基本是幾句話,給予了我充分的創作空間來進行原創性的設計。《狙擊手》同樣,他隻說了三句話: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第一句話是,這是一部關于抗美援朝題材的主旋律影片。第二句話是,避免去拍全面戰争和宏大叙事的内容,因已有同期制作中的《長津湖》采取這個政策,是以要呈現戰争的切片,由小見大。第三句話是,要全程緊張,戲劇性強,構思巧妙,全程無尿點。

■叙事第一性原則,要給觀衆講一個好故事

基于這三點要求,我首先确立了第一點創作原則——叙事第一性原則,這是我自己創作的出發點,我認為也是張藝謀導演近些年來創作的一個轉向點。

所謂的叙事第一性原則,大緻也可歸結為三句話:一是講故事是一部影片的最高目标。第二,講一個優秀的故事是一部電影能夠被投入拍攝的根本理由。一部電影當然應該是以好的故事為基礎才能決定去拍,但實際上常有相違,也可能是因為演員、因為概念,而不一定是因為優秀的故事本身,但我認為隻有故事值得去拍才要拍。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第三,一部影片的各種要素,包括演員的表演,一切的表現會納入到叙事中,演員演得好不好,設計處理得是否到位,都要基于叙事原則,即将叙事的角度是否優秀作為一個評判标準。從某種意義上說,重拾叙事的本體地位,舉起叙事第一性的大旗,是當今電影藝術發展的趨勢。

張藝謀導演是世界公認的場面排程和電影形式設計的一流大師,但一度也有評論的聲音認為他在往常的電影譜系中,沒有展現對叙事的相當重視。但是這一兩年間,特别是我和導演合作以來,感受到了導演有很大變化,即叙事的第一性原則逐漸明确,甚至将形式全部壓到最低,講故事本身這件事在他那裡成了第一原則。在這種原則的共識下,我們達成了一個非常契合的狀态來創作故事。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陳宇(右)與張藝謀合影。

■硬核叙事原則,希望做到全程高度緊張

第二點創作原則,我總結為硬核叙事。剛才吳冠平老師也提到了這個概念,硬核叙事比較像封閉時間、空間内的内驅性叙事,是在時間空間都相對封閉的情況下,由内部自身的沖突驅動的叙事。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這源于我在中央戲劇學院讀博期間的訓練。本質上就是運用極簡的方式鍛煉叙事能力。舞台空蕩蕩的,旁邊放一椅子,相當于是公園,東面來了一個人,西邊來一個人,兩個人走到這兒,互相不認識,之後他們要發生故事,需要不斷地用内在驅動故事,不斷地更新,一直更新到最終的高潮。

不能以其他的外部因素來影響叙事,隻有内部的問題,以人物關系、人物性格、人物立場進行驅動,我們把它叫做硬核叙事。這部影片希望呈現的也都是硬核性的叙事,正如剛才所說,将所有其他要素都剔掉,隻保留核心的動力。

例如在創作過程中,我們經常有各方面的需求,外部因素的介入,宏大的背景,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故事向前發展的各種因素,但後來我們逐漸堅定地全部排除掉了,代之以不斷地更新沖突和沖突。希望由此種方式做到全程的高度緊張,将戲劇三一律的複現做到極緻,這在主旋律的類型電影中是相對罕見的。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人的主題:凸顯集體主義下的個人情懷

第三點創作原則,就是關于人的主題。在創作過程中我也反複同導演讨論和辯論,最後他問我這個影片的主題是什麼?我隻回答了一句話,就是人的犧牲。不止是犧牲,是人的犧牲,中間還是一切圍繞着人的。初始情景是寫一件事,而後由事及人。雖然此片叙述的是關于曆史的重大事件,但在主題表達中将愛國紀實創作成一個關于人的類型片,最終還是還原到人。

在我看來,當今新主流電影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建國大業》,我們完成傳統的主旋律電影商業化的過程。第二個就是《中國機長》《中國醫生》,使得主旋律類型的重工業大片化。

而這部影片我們想嘗試第三個階段,旨在主旋律意識形态下拍一部類型片,提升影片的整體次元。剛才各位專家也都提到了類型片,不是說類型片化,而是确确實實就是要做成類型片,這就要求必須是落實到人,不隻是國家意識形态的層面。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其中難度最高的就是凸顯集體主義下的個人情懷。中國主旋律影片一直有關于集體主義表達的創作傳統,但是在兼括的同時寫到個人的成長弧光就有相當的難度,是以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說回人的主題。在《狙擊手》中,此原則展現為一個中國人面對武裝到牙齒、擁有飛機大炮的美國兵,孤零零的一人持一杆槍站在原野上跟對方對抗的畫面。通過此類安排,在主題上做了集體主義下的個人情懷描寫的嘗試,至于效果怎麼樣,交由老師、觀衆們評說,希望和期待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以上便是我在《狙擊手》文本創作中的三個創作原則,謝謝大家聆聽!

■人物簡介

《狙擊手》編劇陳宇:張藝謀對劇本三點要求,我遵循三個創作原則

陳宇,出生于中國浙江,獲文學博士學位,導演,編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張藝謀金牌合作搭檔,連續擔任張藝謀導演《堅如磐石》《狙擊手》兩部作品的原著、編劇。電影代表作品《蛋炒飯》(黃渤主演)、《星空日記》、《古惑鎮激鬥少年》、《國門英雄》。出版論著《電影與戲劇本體比較論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