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旅裡換裝殲-20,作為旅長,他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戰場無亞軍,每一次起飛都是一場出征,每一次對抗都是生死較量。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空軍特級飛行員李淩,懷着一顆高飛的雄心,把對祖國清澈的愛,寫在藍天之上。他帶領部隊苦練精飛、謀戰務戰,在換裝訓練、訓法改革、戰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績,他所在旅被中央軍委評為“全軍正規化建設先進機關”,8次參加空軍“金頭盔”比武,5次奪得團體第一名,下屬某飛行大隊被中央軍委授予“強軍先鋒飛行大隊”榮譽稱号。

旅裡換裝殲-20,作為旅長,他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

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空軍特級飛行員李淩

隆冬的清晨,火紅的朝霞在某軍用機場跑道上灑下一片金輝。這一天,北風陣陣,天氣異常寒冷,幾片枯葉在空中飄舞。

随着一聲令下,數架國産新一代隐身戰機殲-20呼嘯升空,直插雲霄。藍天之上,戰機躍升、翻轉、攻擊、防守,捉對厮殺,一招招快、準、狠、猛。白雲之間,帶頭空戰對抗的就是旅長李淩。

數小時後,戰機平穩落地。顧不上喝口水,李淩就帶領飛行員直奔講評室,他們逐一分析飛行資料,在複盤讨論中查找訓練“短闆”。飛行員葉青豐說,在旅長的言傳身教下,每次飛行訓練和對抗演練,他們都會把每一個訓練環節細摳到極緻。用精細計算對接練兵場上的精準制勝,已經成為全旅飛行員的自覺。

葉青豐:每次飛行落地,旅長都要帶着我們反複檢視視訊回放,一幀一幀地審看每一架飛機的空中狀态,和飛行員每一個戰術動作。旅長告訴我們,誰能把細節做得最完美,誰就能在未來戰場上取得空戰的主動。

旅裡換裝殲-20,作為旅長,他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

李淩駕駛戰機準備升空

李淩所在部隊的前身,是人民空軍組建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隊,也是第一支入朝參戰、第一個擊落敵機的英雄部隊。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年輕的飛行員敢打敢拼,與強敵決戰長空,打出了國威軍威,立下赫赫戰功,開創了新中國空戰史上的多個首次。李淩說,先輩們“争第一、當先鋒”的精神,始終激勵着全旅官兵,激勵着大家把奪“第一”作為價值追求,苦練精飛,砥砺前行。

李淩:戰場上,隻有第一,沒有第二。隻有把打仗的本領練硬,把制勝的技能練強,才能把“第一”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旅裡換裝殲-20,作為旅長,他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

2014年奪得“金頭盔”時的李淩

“金頭盔”是空軍殲擊機飛行員至高無上的榮譽。2014年參加“金頭盔”比武,李淩在同機型、異機型對抗中全都大比分獲勝,穩穩地将“金頭盔”收入囊中,被評為“空戰能手”。空軍航空兵某旅參謀長丁傥告訴記者,在旅長的帶領下,2017年,旅裡創下某型飛彈最遠命中距離的紀錄。該旅8次參加空軍“金頭盔”比武,5次奪得了團體第一名。

丁傥:作為一名飛行員,李淩的态勢感覺能力特别強,身體素質也非常好,有一些别人做不了的動作他能做,有一些别人不敢飛的課目他敢飛。他反應快,能夠快速抓住攻擊視窗,快速擊殺對手。李淩一直是全旅的“王牌”。

旅裡換裝殲-20,作為旅長,他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

李淩駕機參加空戰對抗訓練

争第一、當先鋒,必須具備一流的打赢本領。在李淩看來,身為戰鬥機飛行員,必須牢固樹立起“起飛即迎敵,升空即作戰”的觀念。近年來,該旅換裝國産新一代隐身戰鬥機殲-20,身為旅長的李淩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第一個完成所有訓練課目。

李淩:換裝新飛機,給我們旅帶來新的挑戰。作為旅長,我必須帶領官兵迎難而上。我知道,第一個改裝的飛行員風險更大、面臨的未知情況更多。但我不能退卻,我要以自己的行為,給全體官兵樹一個樣子,我能做成的事,他們也一定能。

部隊換裝殲-20後,訓練理念、抓訓管訓的方法手段都大幅改變,挑戰異常艱巨。李淩帶領官兵緊貼前沿理念和實戰标準,邊學習、邊摸索,穩步推進改裝任務。

李淩:我們定下了目标,要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換裝訓練,用最短的時間加快戰鬥力生成,用最短的時間具備執行各項任務的能力。飛機換裝,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各種資料和資料量很大,大家夜以繼日集智攻關,無一人臨陣退縮。

重任在肩,使命催征。飛行員許銀輝說,為深入研究殲-20的性能,李淩總是帶領大家在執行完既定飛行任務後,利用剩餘的時間和油量,對某項資料進行驗證,以實作訓練效益的最大化。

許銀輝:空中飛行訓練任務完成後,往往還會剩餘一些時間。這時旅長就會要求大家利用剩餘時間和剩餘的油量,在飛行中驗證一些資料。殲-20是一個全新的機型,我們必須對它的性能、底數了解透徹,才能讓它的性能發揮到極緻。

從地面研究準備,到塔台親自指揮,李淩在傳授經驗、細摳動作的同時,還針對每名飛行員的特點,采取不同方式開展帶教,帶領官兵高标準完成改裝訓練,快速形成了整體作戰能力。李淩表示,目前全旅官兵正以時不我待、隻争朝夕的精神,加速錘煉應急應戰能力,確定随時能夠亮劍出鞘、決戰決勝,用打赢來回報祖國和人民。

李淩:國家利益拓展到哪裡,人民軍隊的使命就延伸到哪裡。面對人民空軍戰略轉型的曆史機遇,我将繼續帶領全旅官兵積極投身強軍實踐,把“當第一”當作不變追求,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勇于亮劍、不辱使命。

在一次夜航訓練結束後,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李淩說,新年開訓,他們加大了夜航訓練的難度和強度,常态化開展後半夜、拂曉的實戰化訓練,目的就是鍛造全時待戰、随時能戰的空中鐵拳。

李淩:殲-20具備良好的隐身性能、優秀的機動性能,以及較高的态勢感覺能力。換裝後,如何盡快打造一支能夠駕馭新型戰機的飛行人才隊伍,快速将新機性能轉化為戰鬥力,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旅裡換裝殲-20,作為旅長,他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

李淩(中)完成訓練後與戰友交流經驗(餘紅春 攝)

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胡佳梁告訴記者,在旅長的影響下,全旅飛行員都有一種“本領恐慌”,大家抱着為戰鬥力負責的态度,邊改裝邊備戰,通過學習、研究、複盤等方法,不斷強化作戰能力,使所有飛行員實作了從能飛向能戰到能勝的跨越。

在李淩看來,身為戰鬥機飛行員,必須貼近實戰瞄準極限錘煉打赢本領,提高飛行時間的“含戰量”。飛行員王雨說,“練到大綱上限、打到武器邊界、飛到最大載荷”,如今已成為全旅實戰化訓練的常态。

王雨:我們的訓練節奏是非常緊湊的。例如,剛結束一架次“空戰”,馬上就會進入下一架次。旅長要求大家,盡量把油量用在飛行的課目上,每次飛行都是訓練到返場油量才降落,目的就是讓我們年輕飛行員得到更多的鍛煉。

作為王牌部隊的指揮員,李淩帶領部隊聚力換裝備戰,緊盯強敵對手,加強應急應戰專攻精練,鍛造過硬的實戰本領。飛行三大隊政治教導員石磊說,除了苦練精飛,旅長還經常引導大家思考飛行以外的問題。

石磊:年輕飛行員更關注的,是怎麼把飛行技術練精。而旅長對大家的要求,是不僅要掌握飛機性能、具備戰鬥能力,還要思考“我的作戰對手是誰?”“我怎麼跟他去對抗?”“怎麼才能打勝仗?”“如何更好地運用作戰力量?”“将來的作戰區域在什麼地方?”等等,這對于部隊培樹打仗意識非常管用。

旅裡換裝殲-20,作為旅長,他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

李淩(左)做起飛前的準備

敢于和強敵“空中拼刺刀”,不僅要具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同時也要有靈活機動的戰術戰法。李淩充分發揚軍事民主,帶領飛行員開動腦筋,打破正常,創新戰法。

李淩:我經常告訴部隊官兵,換裝了國産先進戰機,更要大力弘揚革命前輩鑄就的“空中拼刺刀”精神,練勇氣、練技術、練智慧,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能夠豪邁亮劍、雷霆出擊。

在某次空戰對抗演練準備期間,大家共同出謀劃策,研究制定了一個出其不意的戰術。憑借這一奇招,副旅長王遠棟在對抗演練中一招制敵,大獲全勝。

王遠棟:這個戰術是我們一起研究的,大家綜合判斷後覺得可以一試,最終果然赢了。其實,人民空軍發展到現在,各個機關的差距并不大,想要在對抗中取勝,就要求我們把戰術戰法研究得精一些、細一些、深一些。

旅裡換裝殲-20,作為旅長,他第一個站出來要求首飛

飛行一大隊湧現出的“金頭盔”飛行員李淩(中)、姚凱(左)、高中強(右)

如今,在李淩的帶領下,一大批年輕飛行員快速成長為戰鬥骨幹和中堅力量,飛行人才培養的群雁效應逐漸顯現。近年來,該旅2次奪得“天鷹杯”,5人次摘得“金頭盔”,多名飛行員獲得“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等榮譽。

李淩:如今,我們已開始擔負戰備值班任務。在未來的日子裡,全旅官兵一定竭盡全力為國家的空防建設、祖國安甯作出更多努力和貢獻。請全國人民放心,我們一直在奮鬥。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