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吹防空哨,“敵”機突然臨空

作者: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劉建偉 李偉欣 魏啟航

“‘敵’直升機過頂,官兵竟不知道隐蔽。難道隻有聽到哨音才知道有‘敵情’?”1月10日上午,第83集團軍某旅冬季适應性訓練總結複盤會上,該旅上司組織官兵剖析這一典型事例,并進行讨論反思。

前不久,該旅組織冬季适應性訓練。為增強冬訓的實戰氛圍,他們臨機增設對抗課目。一路上官兵真打實抗,靈活處置遇到的“敵情”和意外情況。

沒想到,在全旅官兵呈兩路縱隊沿山林小路徒步行進時,兩架“敵”直升機從行軍梯隊上方低空掠過。聽到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和螺旋槳的破風聲,有的官兵擡頭仰望,卻沒有立刻隐蔽。

“‘敵’直升機過頂卻沒人隐蔽,敵情意識哪去了?”這一現象引起該旅上司高度重視,并對此進行責問。沒想到,有的官兵反而感到委屈:“我們沒有聽到指揮員的哨音呀,還以為是我方直升機呢!”

記者探尋事情原委得知:原來,“敵”機過頂這個課目他們經常練,還制訂了多套隐蔽疏散和打擊方案。每次組織訓練,官兵都是聽指揮員的哨音來處置情況。久而久之,大家養成了“聽哨音應對敵情”的習慣。這次對抗演練,“敵”直升機臨空,指揮員忙着處置别的“敵”情,沒來得及吹哨。結果,本應及時隐蔽疏散的官兵,對危險視而不察,甚至錯認為是我方直升機。

“戰場上,不會每次危險來臨時都有哨音提醒。‘聽哨音應對敵情’的習慣要不得!”得知緣由,該旅上司專門組織官兵圍繞這一典型事例展開讨論。大家認識到:任何類似實戰意識淡漠的習慣,都可能在未來戰場上帶來緻命的後果。該旅以此為契機,引導官兵結合自身戰位,深入查擺日常訓練中與實戰要求相背離的深層次問題,制訂整改措施,逐一挂賬銷号;訓練考核中不打招呼臨機設定特情,錘煉官兵臨機處置能力,引導官兵時刻繃緊“備戰弦”;加強資訊化戰争特點和武器裝備性能研究,充分預想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敵情,分類制訂處置方案,有針對性展開強化訓練。

前不久,該旅運輸勤務營組織衛生救護考核,上士楊成文為“傷員”止血包紮時,場地上突然飄來一團黃色煙霧。面對這一意外情況,楊成文當即放下手中的夾闆,為“傷員”和自己戴上防毒面具,然後小心翼翼地背起“傷員”,轉至上風口,得當的處置方式得到了考核組的好評。

事後,楊成文說:“我們有了敏銳的敵情意識,就不會出現‘聽到哨音才知敵情’的尴尬了!”

記者感言

讓“哨音”響在官兵心中

■劉建偉

因長時間用哨音替代“敵情”預警,導緻官兵養成了“聽哨音應對敵情”的習慣。當“狼”真的來了——“敵”直升機臨空時,官兵竟視而不察。

這個典型事例,無疑給各級指揮員敲響了警鐘:推進實戰化訓練,要謹防養成類似實戰意識淡漠的習慣。“敵”機來襲的哨音預警,決不能僅僅響在耳畔才作出反應,一定要在每名官兵心中長鳴不息。

未來戰場瞬息萬變,處置方式自然也要靈活多樣。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訓練不能搞僵化套路。同時還應認清,僵化套路的本質是實戰意識不強。唯有真正樹立敵情随時發生、戰争随時打響的練兵備戰觀念,才能保持箭在弦上的高度戒備。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