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人當以德為貴,有德必有得

作者:悟思必得
做人當以德為貴,有德必有得

商品經濟時代,五光六色,誘惑多多,人生最大的誘惑就是”名利“二字,現實生活中,不少人追名逐利,總想一夜成名,算是挖空了心思,不少人想成名,想獲利,“名利”二字蒙住了雙眼。在有人眼中,名利名利,有名就有利,無利就無名,如此名利觀,是不可取的。

其實,名利是不能雙收的,也就是說,做人名利不可兩全。一個人既想有名又想獲利,想兩全其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名利雙收了,也就缺乏了一個重要的東西,這就叫德不配位,無德不能載物,做人想名利雙收,老天不允許,社會不答應,老百姓更會有意見。

做人當以德為貴,有德必有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做人要認真好好地品味中國文化,便可知道名利不能雙收的道理。有一個詞叫舍得。其意是說,隻有舍才能有得,沒有舍就沒有得。名利就是如此,一個人要想有名,就要舍去一個”利“字,舍不得利就沒有名,名與利兩者不可兼得,這是世界的公道,也是社會的公平,更是做人的一條鐵律,是不可違背的,誰違背誰就會名聲消失,人們不會記住他。

有一句話說得好:”當官不能發财,發财不能當官“。一個人既想當官又想發财就莫當官了,隻有去選擇經商做生意才是上策。一個人想要名又想得利,做人就缺了“德”字,缺德的人名氣就遜色了,也就名不正,影子歪了,當然會受到人們的譏諷。

做人當以德為貴,有德必有得

古人造字是很有學問和智慧的,”名“字是一個“夕”字下面加一個“口”字,其意是說,一個人要想有永久的名氣,一個人要想流世百芳,就需要晚年有好的口碑,晚年沒有口碑了,說明這個人就是德不配位,做人無德,也應當無名了,如此之人,是活着時有名又得了利的人。

古人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人生三不朽,立德最重要,有了德,再立功、立言,這樣的人才配有不朽的人生,永遠值得人們的懷念和敬重。

一個人既想得名,又想得利,就是德不配位,也就不配留其名,享其名的人,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名氣被”利“字代替了。從古到今,大凡偉人、名人,英雄們能夠留下英名,就是他們是能夠奉獻自己的人,是敢于犧牲自我的人,是能夠淡泊名利的人,這樣的人就是被老百姓永遠記住的人。

做人當以德為貴,有德必有得

一個人名利雙收了,其名氣就會大打折扣。人生三不朽,立德在首位,這個對名人很是重要,不能忘記。商品經濟時代,名人更需要拒絕誘惑,拒絕物欲,拒絕一個”利“字。

人怕出名,豬怕壯。可如今情況發生了變化,不少人千方百計想出名,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從名中獲利,有名就是利,有利就是錢,有錢就活得”潇灑“,可一個人一旦迷進了“錢眼”裡,最終就會迷失人生前進的方向,人生之路也就走不遠,飛不高,有時,飛得越高,也就摔得越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