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然》論文:新冠封城降低地面二氧化氮濃度不同區域差别很大

作者:星星飛翔

中新網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關于“新冠封城期間地面二氧化氮污染的變化”的環境研究論文指出,因為新冠疫情封城緻地面二氧化氮濃度的下降,依區域和排放部門(例如發電廠或運輸業)差别很大,在封城水準更嚴格的國家,平均國家級人口權重二氧化氮水準多降低了近三成。

該論文稱,這些研究發現改進了人們對二氧化氮暴露評估的了解,可提供改進空氣品質健康評估的機會。

據介紹,二氧化氮是空氣污染的重要組成,人類暴露其中與多種不良健康結局有關,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和肺癌。曾有報告稱,為減少新冠肺炎(COVID-19)傳播而采取的封城措施緻大氣和地面的二氧化氮降低。不過,大氣二氧化氮水準(使用衛星資料測量)和地面二氧化氮濃度(與人類健康相關,經常僅在較高收入國家得到測量)之間的關系尚不明确。

論文通訊作者、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馬修·庫珀(Matthew Cooper)和同僚利用高分辨率衛星圖像計算全球地面二氧化氮濃度,以單個城市在2020年新冠疫情封城期間的估計與2019年作比較。然後,他們使用衛星測量結果量化了超過200個城市的二氧化氮水準變化,其中包括65個沒有地面監測的城市,這些城市多數位于低收入地區。他們研究發現,在封城條件嚴格的國家,平均國家級人口權重二氧化氮濃度比其他地方多下降了29%。該研究還發現,封城期間二氧化氮的下降超出了最近排放控制帶來的年平均同比下降,相當于全球15年的減排量。

論文作者認為,這些結果還表明,封城措施對二氧化氮的影響程度根據國家和排放部門而有所不同,也表明有必要利用高分辨率衛星得到的資訊來評估地面濃度。(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