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媒:中國成為阿拉伯世界新夥伴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德新社1月19日文章,原題:遠離西方?——中國将自己定位為阿拉伯世界的新夥伴叙利亞的許多城市在經曆了十多年的内戰後被徹底摧毀,經濟遭受重創,許多人生活在赤貧之中。在許多領域,巴沙爾政府缺乏資金——例如修複被毀壞的基礎設施。在該國發生根本性政治變革之前,西方拒絕幫助其重建。

現在,叙利亞找到了一個無需繁瑣改革要求的資金來源——中國。這個飽經戰火的國家希望擴大與東亞經濟強國的合作,并加入了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一周前,兩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中國支援全球各國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其中的重點就是阿拉伯國家。近年來,中國政府與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簽署了相關協定。根據德國阿登納基金會的資料,中國計劃到2023年在阿拉伯國家投資多達6000億美元。中國已是許多阿拉伯國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另一方面,中國在阿拉伯國家有最重要的一項目标:滿足其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例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迫切依賴從海灣國家進口石油。與西方不同的是,中國避免卷入該地區的沖突。阿登納基金會中東和北非負責人賈南·阿蒂爾根說:“中國有一個非常明确的戰略:不幹涉内政。”

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經濟強國不将其援助與“民主改革”等條件挂鈎。“在中東和北非的許多國家,中國這種發展戰略非常受歡迎,可以替代以價值觀為基礎的歐洲模式。”阿蒂爾根說。

作為中國不幹涉内政的回報,阿拉伯國家也不願批評中國内政。民意調查顯示,阿拉伯世界許多人對與中國的關系持開放态度。另一方面,他們現在對與美國的關系持懷疑态度。

僅在埃及,中國就在基礎設施、能源、電信和蘇伊士運河項目上投資數十億美元。塞西總統自2014年以來已6次訪華,簽署了至少25項雙邊協定。

倫敦智庫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ECFR)認為,除了移民問題,阿拉伯世界已淡出了歐洲關注的焦點,歐洲隻把該地區當作緩沖區或邊界。阿拉伯國家希望被視為具有潛力和機會的地區,而中國已經認識到這一點。(青木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