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獻禮冰雪運動 緻敬體育精神

作者:海外網

來源:人民日報

獻禮冰雪運動 緻敬體育精神

圖為電視劇《超越》劇照。 資料圖檔

核心閱讀

電視劇《超越》是第一部以大陸短道速滑史為題材的電視劇,它以新穎的方式表現了中國冬季體育運動的發展曆程

《超越》超越了以往諸多行業劇慣用的硬性區隔兩代人乃至三代人的做法,而是強調同心同德、同道同向,這是特别值得稱道的

冬奧題材電視劇《超越》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一套黃金檔播出,是中國電視人緻敬北京冬奧會的獻禮劇,是講述大陸冰雪運動發展史的行業劇,也是激勵中華兒女行健緻遠的勵志劇。它以新穎的方式表現了中國冬季體育運動的發展曆程。

一部短道速滑“超越”史

中國冬季體育運動發展縮影

《超越》是國家廣電總局“我們的新時代”主題電視劇重點項目。該劇以“北冰南展”為背景,講述三代短道速滑運動員為了祖國榮譽而奮鬥拼搏的故事。劇作在聚焦中國短道速滑發展的同時,展現了國家快速發展的時代風貌,生動诠釋了為國争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在即将迎來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之際,作品以《超越》命名,蘊含着對勁健風骨的召喚與确認。

在《超越》開頭,吳慶紅奪得全國速度滑冰冠軍的照片,定格在1982年。這個時間,距中國獲得第一枚冬奧會金牌還有20年。《超越》開播時,大陸在冬奧會賽事史上實作金牌“零的突破”,已過去了20年。在這前後40年間,中國從參與冬奧會、冬奧會奪金到主辦冬奧會,從以職業競技為目标的冬奧會到全民參與冰雪健身運動,從“一聽到滑冰滑雪想到的就是東北孩子”到3.46億人踏雪上冰,經曆改革開放、邁入新時代的中國冬奧曆程在《超越》中得到精煉的故事化講述。

《超越》是第一部以大陸短道速滑史為題材的電視劇。它從1989年的黑龍江短道速滑隊建立和2014年青島短道速滑隊招新同時起筆,在兩代教練員和兩代運動員群像中,以第一代運動員轉換為教練員為紐帶,串接起三代人在短道賽場上和人生曆練中的跌宕起伏。與以往行業劇創作多以行業内标志性事件來結構劇情不同,《超越》的叙事焦點和表意重點沒有放在對短道速滑項目勝負的呈現中,而是放在了對“短道速滑人”精神世界的刻畫裡。《超越》所關注的“超越”,首要的不是對對手的超越,不是對計時器刻度的超越,而是對自我的超越,對内心局限的超越。這種對内心局限的超越,如陳敬業在選拔賽領先的時候“讓位”給鄭凱新後所說“我讓的不是你,我讓的是我的隊伍、我的祖國”;如鄭凱新之是以願意離開故土、執教青島,是因為這樣做可以給侯思源、徐朵朵換來不再窘迫的生活。而陳冕最後戰勝嚴秀晶的決定因素,是她剪掉了長發,重拾快樂滑行的自在。“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超越》正是以自勝為表現重點,進而深刻诠釋中華體育精神。

一部青春勵志劇

幾代人拼搏精神傳遞

《超越》是一部寫給青春的勵志劇,不隻一代人,而為每一代人。作為涉及各個年齡階段的長時段故事,它沒有采用角色群像代際遞接的叙事結構,即講完一代人的故事,再接着講下一代人的故事,而是以代際交叉的結構,将中國三代短道速滑運動員、教練員的故事求同存異“混編”在了一起。由此,1989年1月開始的黑龍江短道速滑隊故事,與2014年7月開始的青島短道速滑隊故事,以對位的形式徐徐展開、交替呈現。“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傳統叙事方式,在《超越》裡衍生為“花開兩簇各在一樹”“天地雖不同,當春共發生”的新鮮樣式。于是,1989年被“拽進”黑龍江短道速滑隊的17歲小夥子鄭凱新,和2014年力圖“擠進”青島短道速滑隊的16歲小姑娘陳冕就成了“同齡人”,“超越”時空地各自演繹出一段段短道小傳,相得益彰,互相成就,也相映成趣。

《超越》在起承部分采用的代際角色交叉叙事,不僅是本劇故事的“打開方式”,也是本劇凸顯“青春共同體”的立意所在。在《超越》中,陳敬業、江宏、鄭凱新與陳冕、向北、羅竹君是兩代人,但作品沒有刻意放大與厚描“代差”,而是不遺餘力地突出“同德”。陳敬業的“大哥”形象與侯思源的“大姐”形象何其近似,鄭凱新的“恃才”神态與羅竹君的“傲物”神态異曲同工。十七八歲的黑龍江隊喊出的口号是“龍江速滑、獎牌全拿”,十六七歲的青島隊以“青島短道、舍我其誰”與之相應。在講述代際交接史的作品群裡,《超越》超越了以往諸多行業劇慣用的以80後、90後為青春角色的細分辨別,來硬性區隔兩代人乃至三代人的做法,而是強調同心同德、同道同向,這是特别值得稱道的。《超越》在起承部分将兩代人的青春故事疊合起來,在轉合部分又将兩代人的軌迹融合起來,将同工的異曲彙入共赴北京冬奧會的交響樂中。

超越,在來路上,也在征程中。

(作者為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 趙 彤)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0日 第 20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