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作者:王冰汝

美東時間1月19日下午,拜登舉行了上任一年以來的第二次“白宮個人記者會”,這是他在全球舉行的第十次記者會。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這次記者會時間長達111分鐘,打破了特朗普86分鐘,奧巴馬87分鐘的個人最高紀錄,當然也創下了美國總統史上最長記者會紀錄。以至于沒有白宮記者預料到拜登能夠講這麼久,電腦都撐不住了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拜登為何破天荒要開這麼長的記者會?他又講了些什麼呢?

拜登成特朗普“難兄難弟”

面對危機四伏的2021年,曾經站在前任特朗普對立面的拜登突然發現,他倆的年終成績單驚人地相似...

在1月19日Morning Consult-Politico公布的最新民調要求受訪者給拜登一周年政績打分,結果37%的人認為拜登是F,不及格 (特朗普在第一年35%的選民給他F);20%的人給拜登B, 18%的人給拜登C。52%的美國人認為他是一個軟弱的上司人,美國人還越來越擔心拜登的精力和身體健康。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拜登精神不穩定。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新冠疫情失控、通脹飙到40年新高、多項内政法案在國會受挫、外交上俄羅斯十多萬大軍直接駐在了烏克蘭門口,沖突一觸即發。

此時召開記者會,對于拜登來說是一場不可能獲勝的戰役。除了時機不利,拜登也并非一位出色的演講家,就連他自己都承認,有時候話太多了,而且拜登總是言多必失。

比如去年六月,拜登在日内瓦召開記者會的時候,被CNN記者問道:“你為什麼有信心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改變他的行為?”拜登一聽就火大了,甚至飙粗口:“見鬼,你一直在幹啥?我什麼時候說過我有信心?” 不久後拜登覺得自己言語不妥,公開向記者表示道歉。

七月,在美國開始從阿富汗撤軍後,拜登說:“我相信阿富汗軍隊的能力。” 結果一個月後,阿富汗政府倒台。

回答24名記者提問

顯然,拜登今天是有備而來,他下定決心要完成多項任務,并且召開一場創造美國曆史的記者會:

1 凸顯自己一周年政績;

2 憧憬一個美好未來的遠景;

3 力争自己體力充沛、精神健康

4 辯解内政政策

5 警告俄羅斯不要亂來

6 實作美國曆史上最長時間的總統記者會

在記者會前,白宮公布了拜登這一年自認為曆史性的A+版本政績單。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就業:拜登第一年,是美國曆史上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一年,增加超過600萬個就業機會。

失業率:拜登上任時失業率為6.2%,現在降至3.9%,這是美國曆史上單年最大降幅。

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已經接近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拜登上任時,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超過1800萬人,今天隻有200萬人,這也是美國曆史上單年最大降幅。

拜登第一年還通過了重大的經濟立法、把兒童貧困降至最低、擴大醫療保健的範圍、減少美國的饑餓、任命了比前任總統更多的聯邦法官、内閣成員多元化、加大對氣候和清潔水資源、環保汽車的投資等等。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由于新冠疫情,現場記者人數限制在30人,而拜登在100多分鐘裡,接受了24名記者提問,有的記者一口氣就問了四五個問題。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交鋒如下

記者:您執政第一年裡,物價上漲,您标志性的立法在國會受挫,選舉改革将會失敗,新冠疫情每天奪走1500多美國人的生命,您是不是對美國人過度承諾?接下來您如何修正?

拜登:我沒有過度承諾(overpromised), 我表現超出預期(outperformed)。

記者:您說美國的學校不會再因為新冠關閉了,但有的地方學校現在又關閉了。您如何對這些學生家長、老師交代?

拜登:實際上美國很少一部分學校關閉了,95%的學校都正常開放。雖然我覺得你不是故意的,但是電視機前的觀衆聽到你的問題會覺得,所有學校肯定都關閉了,我們該怎麼辦?但實際情況是,95%的學校都是開放的。

記者:您對副總統哈裡斯的工作是否滿意?你是否可以承諾,她在2024年仍然将是您的競選搭檔?

拜登:Yes and Yes.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記者:我是Newsmax新聞的記者(保守派),謝謝您給我提問的機會,我非常尊重您取得的成就以及崇高的地位,但是我想提出一個敏感的問題,最新民調顯示,49%的美國注冊選民認為您精神上不勝任總統,包括回應民調的大部分民主黨人。您為什麼會讓這麼多美國人有這麼嚴重的關切?

拜登:我不知道。(I have no idea)

記者:您如何赢得在2020年支援您的溫和派與獨立派選民?最新民調顯示他們對您的工作并不滿意。

拜登:我不相信民調。

這場記者會中,拜登拜登談及了多個外交議題,其中花了最多時間闡述的就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危機。對于一觸即發的戰争,拜登是這樣闡述的:

"我不太确定普京是否決定了他要做什麼,我猜測他會推進,他要做一些事情。他告訴過我兩件事他想要尋求保障,第一是烏克蘭絕不能加入北約,第二是北約不會在烏克蘭部署戰略武器。第二項保障我們可以談。"

"我唯一有信心的事情是這個決定完完全全是普京的決定,其他人不會幫他做決定,其他人不會影響到他的決策。我猜測影響普京決定的因素是他早上起床的心情。普京是見多識廣的人,我肯定他會計算俄羅斯的近期、短期、長期後果。我認為他還沒有下決心。"

美國總統為何怕記者會?

過去一年,拜登接受了22次媒體采訪,9次正式記者會,其中六次是單獨舉行的記者會,三次是和外國上司人聯合舉行的記者會。上一次在第一年記者會次數少于拜登的是1981年的裡根總統,因為未遂暗殺而縮減了日程安排,但即便如此,裡根在1981年接受了59次媒體采訪。而拜登的前任特朗普,第一年接受了92次媒體采訪,其中24次都是與福克斯新聞。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拜登上任一年中,他舉行的記者會次數比五位前任總統同期都要少,接受媒體采訪的次數也少于五位前任。這讓白宮所謂打造美國曆史上最透明的政府,成為了空談。

不過研究美國總統與媒體互動的Towson Univrsity大學指出,拜登在公開場合随機回答媒體問題的次數則比前任更頻繁,比如他在乘坐海軍陸戰隊一号前,會回答幾個媒體提問,在橢圓形辦公室拍照結束後,也會随機回答記者提問。但是這樣的回答往往很倉促,很簡短。而且對于不喜歡的問題,拜登可以裝作沒聽見。

不過對媒體抱怨拜登不夠開放,白宮發言人普薩基是這樣辯解的:“拜登每周都會在不同場合回答媒體的問題,是以沒有必要安排正式記者會,那隻是一種形式。” 有統計顯示,拜登在55%的場合都會回答媒體問題,這超過了健談的兩位前任特朗普的41%和克林頓的48%。

其實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不喜歡召開正式記者會的另一個原因在于,記者會往往讓記者成為主角,美國主流媒體的頭牌記者們将此作為一場個人秀場。比如前CNN首席白宮記者阿科斯塔。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而對于拜登政府來說,與媒體對話的目的是傳遞出他們想要傳遞的資訊,而不是與媒體打口水戰。是以拜登傾向于接受一對一的媒體采訪,這包括社交媒體網紅,比如油管的Manny Mua, 還有深夜脫口秀“肥倫秀”等等。(拜登上脫口秀請戳曆史文章美國總統們上綜藝這麼“卷”?彈鋼琴、吹薩克斯,拜登首秀就翻車了...)

但這些與美國群眾的接觸還遠遠不夠,其實一年下來,白宮内部已經強烈的感受到,拜登團隊需要改變戰略。從“活力四射”的特朗普,轉變為“昏昏欲睡”的拜登,兩屆政府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都無法讓大多美國群眾感到滿意。

不過這次創紀錄的兩小時記者會,至少讓拜登身體力行的證明了自己身心健康,79歲高齡也能夠勝任總統一職。

其實正如拜登記者會所說,美國的經濟數字非常靓麗,強勁的就業增長、超低失業率、74%的美國成年人接種了疫苗,但為什麼這些資料對拜登的支援率沒有任何幫助?有人把拜登支援率低歸咎于公衆對新冠疫情的疲倦,對通貨膨脹的沮喪。

那麼一旦疫情好轉,拜登将會更清楚地看到一個現實:美國人把他送進白宮,究竟是因為支援拜登?還是因為他們隻是單純的反對特朗普?

特朗普今天也是電視機前收看拜登記者會的觀衆,他還一邊看一邊發表評論。

執政一周年,拜登破天荒召開兩小時記者會,力證精神健康體力充沛

特朗普說:“為什麼拜登從名單上挑選記者,全是不痛不癢的問題,然後他還從小抄上念答案。如果是我的話就絕對不會被允許這麼做,我也不會這麼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