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拜登“加長版”記者會回應四大“限時”挑戰

作者:光明網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美國總統拜登19日在白宮用一場近2小時的記者會,為自己的執政首年作結,同時為迎接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定下執政基調。

這是拜登自去年3月以來,時隔近10個月再次在白宮舉行正式記者會。按照計劃,此次記者會時長約1小時,但拜登在完成預定問答環節後,繼續“加時”回答記者提問。

整場記者會,拜登共回答了20多位記者的近30個問題,但通脹高企、立法停滞、新冠疫情以及烏克蘭問題成為全場四大高頻詞。

“你對白宮團隊還有信心嗎?”“本屆政府如何向美國公衆證明自己的能力?”“美國的抗疫‘成績單’如何?”一個個問題的背後,是美國目前疫情嚴重反彈、通脹創新高背景下,拜登政府所面臨的輿論壓力,同時也是民主黨在中期選舉前必須有所兌現的立法挑戰。

“有一件事我認為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公衆不希望我成為擁有總統頭銜的參議員。他們希望總統和參議員各司其職。”臨近記者會尾聲,拜登如是感慨。

“在2小時的大部分時間裡,總統一直在為他的施政議程辯護。”《紐約時報》評價說,拜登用美國失業率創新低、1.9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以及新冠疫苗接種率等成果為自己的第一年任期辯護,同時也表達了将收縮施政目标的預期。

目前,總額約2萬億美元的“重建美國計劃”支出法案以及保護投票權法案等民主黨關鍵立法議程均在國會陷入僵局。拜登表示,他将尋求以分拆法案的方式,務實推進相關立法程序。“這将是一場艱苦的戰鬥。我不是在空想,我所要求的是美國群眾渴望許久的務實之事,我認為我們能達成。”

談及新冠疫情,拜登坦承美國群眾已倍感“挫折和疲憊”。他說,“有些人可能會把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稱為新常态,但我把它稱為尚未完成的工作,它會變得更好。我們正朝着這樣的方向邁進——新冠病毒不再擾亂日常生活,不再成為危機,而是一種需要防範的威脅——雖然還沒有到達這一步,但我們會做到的。”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資料,在拜登執政滿一周年之際,美國累計新冠确診病例已突破6854萬,死亡病例超85.7萬。而一年前,這兩項資料分别為2800萬和49.5萬。

當天記者會有關美國對外政策的問題,幾乎全部圍繞烏克蘭問題展開。拜登重申,俄羅斯若對烏采取軍事行動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制裁和嚴重後果。

拜登還在應詢時再度确認,他将競選連任總統,副總統哈裡斯将繼續成為他的競選搭檔。

記者會持續到1個多小時,有記者提問,從拜登的回答中,并未聽出他将在2022年調整政策的意願。

拜登回應說,自己在新一年要更多地離開華盛頓,“去做三件與去年不同的事”:一要直接面對面與群眾溝通;二要更廣泛聽取各領域專家的“建設性批評意見”;三要深入參與中期選舉競選活動。

他說:“走出去,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說明我們已經做了什麼,我們想做什麼,以及為什麼我們認為它很重要。”

美聯社指出,曆屆美國總統通常把中期選舉視為自己的執政“試金石”。但曆史資料表明,本世紀隻有一次,新任總統所在政黨沒有在中期選舉中丢失國會席位。那是在2002年,2001年的“9·11”恐襲之後。(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