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古代,員外是什麼樣的官?有哪些權利?

“員外”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明清時期的文學作品中常有這個詞的出現,這是一個官職,但似乎又不需要上班,因為加了一個“外”字,就成了官員編制以外的一種虛職。實際上最初的員外并不是這樣的。

在古代,員外是什麼樣的官?有哪些權利?

員外在秦漢甚至之前并不存在,直到曹魏末期才出現了這樣一個官職,本來當時隻有散騎常侍,後來在官員正額之外又加上了員外散騎常侍,可有可無,作為散騎常侍的補充,也是其副職。到了晉朝,員外郎就專門指員外散騎常侍,不過後來很多别的官職也有了員外郎。

隋唐時期員外郎的名額更多,隋唐時期實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六部之下還有二十四司,隋文帝就在每個司中都設定了員外郎一職,郎中和員外郎構成了各司的正副長官。

以唐朝為例,各司郎中是從五品上(唐高祖時期:吏部郎中正四品上,各司郎中正五品上);各司員外郎是從六品上(唐高祖時期:吏部員外郎正六品上,諸司員外郎正六品下)。郎中和員外郎之下的屬官還有主事、令史等。

在古代,員外是什麼樣的官?有哪些權利?

從這裡可以看出,隋唐時期的員外郎官職雖然不是特别大,但是權力也并不小,是各司的副長官。唐朝初期,吏部掌管文官的考試、任免和調動等事物,吏部的考功員外郎還一度是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不過後來唐玄宗覺得這個官職太小,于是讓正四品上的禮部侍郎來主持科舉考試。以顯示對科舉考試的重視,從此科舉考試有禮部來主持。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曾在安史之亂剛剛平定後的764年做過短暫的檢校工部員外郎,不久就辭職。而另一位詩人劉禹錫也曾做過員外郎,唐順宗時期有過一個短暫的“永貞革新”,目的就是改革内政,打擊宦官勢力以及削藩,其核心成員正是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劉禹錫等,是以他們又被稱為“二王劉柳”,當時劉禹錫與王叔文關系比較好,被任命為屯田員外郎。不過這場改革卻阻力重重,連支援改革的唐順宗也被宦官逼成了太上皇,唐憲宗李純繼位後,劉禹錫和柳宗元都被貶,柳宗元還為劉禹錫寫過一首詩叫做《三贈劉員外》。

在古代,員外是什麼樣的官?有哪些權利?

唐朝之後的朝代,員外郎仍舊是六部各司的副長官,不過到了明清時期,卻又衍生出另一種員外郎,并逐漸成為當時的主流,也就是真正的員外郎官職反而不怎麼設定了,而隻是虛職的員外郎大行其道。

賣官一事古已有之,并不是什麼大新聞,漢朝、唐朝都有過朝廷賣官的舉動。明清時期自然也不例外,這個時期很多鄉紳、地主家裡比較富裕,就想讓自己的身份看起來高貴一些,于是就捐出一些錢來買官,朝廷通常就讓這部分人做員外郎,即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員外。

這個時候的“員外”隻能算是一個挂名的閑職,有的需要上班,有的幹脆不用上班,但是身份畢竟比從前強,也算是半個官場的人,是以,這個時期很多的有錢人都搖身一變成為員外,社會地位瞬間提升了一個檔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