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境外快遞傳播病毒的風險引發關注。1月17日,北京、深圳、珠海三地均通報奧密克戎病例不排除因暴露于境外物品而感染的可能性。其中,北京、深圳病例均與境外快遞有關。(檢視此前報道)
多位深圳網友表示,自己的健康碼因海淘而變為黃碼。今日,紅星新聞記者向多位網友确認了此事。其中,購買了進口商品的張女士一直沒有領取境外快遞,但健康碼也變成了黃碼。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辦公室短信說明,賦黃碼人員做一次核酸檢測便可轉綠碼。
據健康時報報道,深圳市衛健委從業人員對此解釋,境外快遞導緻健康碼變黃的問題,都會收到短信或者電話告知,按照防疫要求去社群做核酸檢測即可。
紅星新聞記者撥打杭州市、北京市咨詢熱線,從業人員表示,目前還尚未有給所有接收境外快遞人員賦黃碼的規定。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包括北京、深圳在内的多地疾控已提醒市民,盡量減少購買境外商品,接觸境外郵件或物品時要做好防控。

深圳的何先生在健康碼變黃後前去排隊進行核酸檢測。受訪者提供
深圳多人因海淘被賦黃碼,核酸檢測後變回綠碼
1月17日,北京、深圳、珠海三地均在疫情防控釋出會上通報了奧密克戎病例溯源最新進展,均不排除因暴露于境外物品感染的可能性。
其中,北京、深圳病例均與境外快遞有關:北京病例于1月11日收到1月7日自加拿大發出的郵件,在此期間其僅接觸郵件包裝外表面和檔案紙張首頁,未接觸包裝内表面和其他紙張;深圳病例從事境外冷凍試劑收發貨工作,1月12日接觸和分拆了來自北美的快遞,未做好個人防護;珠海則有早期發病的個案從事某企業客服工作,經常接觸境外入境物品。
多位深圳網友表示,自己的健康碼因海淘而變為黃碼。1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向多位網友确認了此事。
位于深圳南山的何先生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他于1月13日收到網購物品,18日晚接到社群電話提醒,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變黃了。他當即去醫院做核酸檢測,走了黃碼檢測通道,排隊時發現大家幾乎都是收到境外快遞的人。
何先生的黃碼。受訪者提供
第二日淩晨,何先生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陰性,健康碼便變成了綠碼。社群告訴何先生,他需要完成7天3次核酸檢測,并進行7天健康上報。
1月19日,何先生收到深圳疫情防控指揮辦公室的短信:因疫情防控需要,賦黃碼人員需做一次核酸檢測便可轉綠碼,請到指定黃碼檢測通道進行核酸篩查。1月19日稍晚的時候,何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社群通知他不用7天3檢了,檢測一次即可。
張女士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也收到了上述短信。而她第一次核酸結果出來之前,健康碼就變回了綠碼。
張女士1月4日在某購物平台購買了進口商品,快遞1月13日到達羅湖區的收件位址。但因人在鹽田區,期間她一直沒有去領取快遞,也未和快遞有直接接觸,1月18日發現健康碼變成了黃碼。她半夜收到電話通知居家隔離。1月19日上午接受上門核酸檢測後健康碼恢複正常。
據健康時報報道,深圳市衛健委從業人員對此解釋,境外快遞導緻健康碼變黃的市民,都會收到短信或者電話告知,按照防疫要求去社群做核酸檢測即可。
杭州、北京暫無接收境外快遞賦黃碼的規定
除了深圳,其他城市接收境外快遞健康碼會變黃嗎?
1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緻電杭州市上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從業人員表示,杭州不會給所有接收境外快遞人員賦黃碼。如果健康碼變黃,應為快遞在之前的海關檢測結果出來為陽性,這一事件發生的幾率是很低的。如果境内快遞被發現在物流過程中檢測出了陽性,也可能會被賦黃碼。
北京市12345熱線從業人員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沒有接收境外快遞人員賦黃碼的規定。
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和疫情輸入傳播風險,國家郵政局安全監督管理司1月16日釋出通知,要求切實築牢國際郵件快件疫情防控屏障,嚴防境外疫情通過寄遞管道輸入。通知要求,要綜合評估進口郵件快件來源地疫情風險等級、上遊經營主體資質、寄遞物品屬性等因素,按照精準防控、提級管控相關要求,制定疫情高風險國家和地區進口郵件快件疫情防控處置方案。
紅星新聞記者咨詢某購物平台國際進口超市,客服表示,商品有的是從保稅倉發貨,也有海外直發,入庫時都有嚴格的消殺檢測,抵達海關時會二次消殺。
據中新經緯報道,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從平台購買的海淘商品,均從海外倉或國内保稅倉發貨,這些商品在發貨前在倉内會進行統一管理,有的甚至已經存放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據中通介紹,目前中通國際每日平均進口快件數量約為12萬件,其中,保稅倉和直郵入境的快件及貨物,在出境海關攬收前和抵達境内海關後,由海關對快件進行全面消殺。在操作端,國際快件的操作場地每日兩次進行場地消殺。
多地疾控提醒:減少海淘,做好防控
國家郵政局安全監督管理司1月16日的通知要求,減少從境外疫情高風險國家和地區郵購、快遞物品。
在1月17日的北京市新冠疫情釋出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也提倡:一是國外疫情高發期間盡量減少購買境外商品。二是若收到境外郵件或物品時,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減少直接接觸和交流。三是盡可能在固定地點取件,實作無接觸交接;如需當面簽收,應與快遞員保持1米以上距離。四是拆件時盡量在戶外進行,外包裝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劑或對内外包裝進行全面消毒。五是處理完郵件後及時摘下手套,更換口罩,認真進行手消毒或清洗雙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碰口、眼、鼻。
1月10日,深圳疾控就因“0107”疫情源頭可能為境外物品而發出提醒:市民非必需不要從境外高風險地區購買商品;謹慎購買國内發生本土疫情所在地區的商品;在收取快遞時,應減少與快遞外包裝的直接接觸,佩戴好口罩及手套,并做好消毒措施和手部衛生。
此外,深圳快遞企業也加強了跨境快件和環境的消殺力度。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南京、廈門、西安等多地疾控也已釋出提醒,請市民盡量減少購買境外商品,接觸境外郵件或物品時做好防控。
此前,汕頭大學病毒學專家常榮山教授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認為,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可以減少海外購,尤其是在冬季。拿到快遞後要洗手,用流水沖刷,或者用消毒酒精消毒,同時可以把快遞外包裝放在陽台上曬一天。
(張女士為化名)
紅星新聞記者 吳陽 實習記者 胡伊文
編輯 向财霞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