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valon
早在6年前,MET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主力型号就分為透氣款的RIVALE和氣動款的MANTA。時隔多年,這兩款頭盔終于在去年換代,推出了新款。由于衆所周知的原因,去年3月就上市的MANTA,也是下半年才到貨。
小編我使用MET的頂級型号TRENTA 3K已經有一段時間,總體還是挺讓我滿意的(《值否|MET TRENTA 碳纖版公路車頭盔》),是以自然也想試試全新一代MANTA。在這先感謝美騎電商提供的測試頭盔,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這款頭盔。

首先吐槽一下,這款頭盔的包裝真是太單薄了,就一普通紙盒,厚度也一般,拿上手完全沒有頂級頭盔該有的包裝。還有這個“YOUR PASSION”是什麼鬼?
原來要和側面連起來看,DEDEND YOUR PASSION,保衛你的激情。花了1000多,拿到這包裝,激情沒一半了好嘛!
意大利設計,嗯,不說功能性,小編我對意佬産品的美學設計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産品資訊,MANTA提供S(52/56)、M(56/58)和L(58/61)三個碼數,6個普通塗裝和1個隊版塗裝。
盒子底部就是MIPS技術的介紹了,經過多年的推廣,想必大家都對這個防止二次傷害的滑動層相當熟悉了。反正就是一個“可以不用,但最好有”以及“你絕對不希望有用上它的一天”的東西……
開箱後心更是哇涼哇涼的,沒有海綿的限位與保護,隻有一層薄薄的泡沫紙。在保衛我的激情前,能不能先保護下我的頭盔……
包裝裡就是這些東西,附帶了一個頭盔袋,但依然沒附帶備用内襯,一如既往地摳門。
頭盔袋的一面是網布,增加了透氣性,儲存使用後的頭盔更友善,令汗液可以快速蒸發掉。
再次感謝美騎電商,讓我在所有塗裝裡随便挑自己喜歡的,更貴的隊版也可以選。但我個人很少使用隊版的裝備,就在标準塗裝裡挑選了。雖然全紅色的“魂動紅”很漂亮,但感覺少了一些層次感。本來想選霧藍/金屬藍的,但沒M碼的,是以還是選了一個經典的黑紅搭配。等等,又不是送我,這麼挑幹什麼?
哦對了,這款頭盔主打暗色系,隻有一款白色塗裝,喜歡白色頭盔的小夥伴兒們就沒這麼多選擇了。
頭盔的啞光黑、亮光黑漸變金屬紅色搭配非常漂亮,層次感豐富,意佬美學設計還是十分靠譜的。
作為一款氣動頭盔,自然是封閉了大部分迎風面,來降低風阻。整個正面隻有2條細長的通風孔,保證基本的通風透氣性。通風孔處也有黑紅漸變塗裝,與兩側的塗裝相呼應。
全新MANTA是在米蘭牛頓實驗室内使用特殊的風洞開發的。新款的氣動性能改進主要歸功于新的後部輪廓設計,和現今大部分氣動頭盔一樣,MANTA的後部輪廓向下/内收,來引導氣流。不過内收幅度沒有TRENTA那麼大。
根據風洞測試結果,全新MANTA對比老款和其他競争對手,因姿勢的不同,可以節省3-4W。
左右各有兩個通風孔,上面的通風孔主要用于形成風道,下面的孔在提供透氣性的同時,還給你的眼鏡提供了容身之處。
後排氣口的設計真是非常騷,後45度角是我覺得這款頭盔最好看的地方。左右Logo還使用了個不對稱設計。
排氣口的樣式總會讓人聯想到超跑的排氣管和百葉窗。小編個人覺得四款黑色盔搭配鮮豔的金屬色排氣口非常悶騷。
頂部的NACA導管形通風孔是最主要通風孔,它與排氣孔形成風道,通過文丘裡效應,快速帶走頭頂濕熱的空氣,從後部排出。現今許多氣動頭盔都是使用這種風道設計,提供基本的散熱效果。
不過在圖中可以發現MET使用Evolve級别MIPS系統的一些弊端,就是MIPS可能會阻擋通風孔,影響散熱。
▲MANTA的風道設計理念
頭盔内籠方面,一如既往,雖然是偏橢圓形的内籠造型,但對亞洲人的圓頭型相容度比較高,這一直以來都是MET的優勢。身邊試戴過MET頭盔的車友,隻有極少數會覺得夾頭或者頂頭。
由于是Evolve級别MIPS系統,是以頭盔内部能看到大面積的黃色MIPS。對于MANTA的售價來說,應該配備更高的AIR級别MIPS比較合适。内襯的材質柔軟光滑,觸感較好,佩戴十分舒适。
▲MIPS系統與盔體的滑動連接配接點
額頭是最容易積汗的部分,是以盔體前額部分有三個開孔,增加前額的通風散熱性。前緣的造型不像TRENTA那麼尖,更加圓潤,沒有TRENRA前緣過于突出的突兀感。
MANTA使用TRENTA同款的360°的懸挂系統,避免出現局部壓力點,導緻不适。懸挂上下依然是4檔調節,另外,懸挂片左右有1檔的調節,令懸挂與枕骨貼合更舒适。另外束帶全部改為隐藏式錨點,令外觀更整潔。
分線器使用了新款的一體式滑動分線器,調整更簡單,并減少接觸的異物感。束帶十分柔軟,讓束帶貼合皮膚時足夠舒适。
鎖扣更新成了現今流行的FIDLOCK磁吸扣,穿戴更加友善。不過似乎磁吸扣會比傳統插扣稍重一些。
涉及到安全的人身裝備,自然是要經過CE認證的。官方标注M碼的重量為250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沒虛标,畢竟意佬貨嘛,大家懂的。
實稱M碼MANTA的重量為253.2克,比官方重量稍重一點,在公差範圍内。有一說一,作為一款配備MIPS的氣動頭盔,這個已經是不錯的重量了。與我的另外兩頂氣動盔相比,比270多克的ABUS GAMECHANGER輕,但比210克的HJC FURION重,兩者均無MIPS。
試用感受
MANTA戴上頭,馬上就能感受就是一種熟悉的感覺,和我的TRENTA一模一樣,内襯非常舒适,懸挂系統也足夠舒服,也沒有夾頭頂頭的感覺,舒适性拉滿。戴上漂亮的頭盔當然是先照照鏡子,MANTA盔型設計不會有“蘑菇頭”的感覺,外觀比較流暢。
在佩戴方面,與TRENTA第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鎖扣有所改進。磁吸扣雖然會重一些,但使用起來比較友善,穿戴好後,将磁吸扣靠近即可自動吸入。脫的時候單手将其滑出的手感也是比較爽的。
滑動式一體分線器使用起來也十分友善,找好位置,直接将其推到位即可,比TRENTA的傳統式分線器友善許多,異物感也有所減輕。束帶與臉部的貼合度較高。
▲調節好的懸挂包裹性很好,旋鈕手感還不錯
上頭後,拍照的同僚表示,MANTA的漸變效果做得十分自然,有光影效果的感覺,視覺效果不錯。
由于在冬季,是以目前的騎行佩戴體驗都是基于10-20℃的環境,秋冬是最适合佩戴氣動頭盔的季節。首先當然要說下大家最關心的通風透氣性能,畢竟悶着頭騎車還是很難受的。
MANTA的風道設計不錯,本來以為加入了MIPS會影響通風,但實際體驗中,可以明顯感受的風道的冷卻效果,感覺頭頂的氣流比我的HJC FURION更通暢。10度左右的夜晚不會感覺“凍腦”;20度左右的白天快節奏團隊騎行中也沒有感到悶熱,感覺恰到好處。前額的底部開孔冷卻效果不錯,搭配吸水性較強的内襯,在快節奏騎行中沒用明顯汗珠低落的感覺。在廣東的秋冬季來說,MANTA即使添加了MIPS,通風克控溫效果還是比較均衡的。
我推測這款頭盔能适應最高28℃的環境,夏季使用可能會悶一些,畢竟開孔比較少。具體還是要等到氣溫回升的時候,我再來更新春夏季的使用體驗。
不重的重量,在長距離騎行中能緩解頸部的壓力,擺動頭部也更加輕松。别看幾十克數字不大,在長距離長時間騎行中,能提供不少額外的舒适度。
至于氣動效果嘛,能節省多少瓦我不敢肯定,或多或少還是能帶來一些微弱的優勢。如果你不是經常拼沖刺和TT,那麼關注點應該放在外觀、舒适度和通風透氣性能上。在這三點上,MANTA都做得不錯,外觀夠帥、适合大多數亞洲頭型、不錯的通風效果,重量控制得也不錯,還有近年大熱的阿聯酋航空車隊禦用頭盔光環加成,這無疑可以讓MANTA成為頂級氣動盔中的有力競争者。
由于加入了MIPS,以及贊助了熱門的頂尖世巡賽車隊和供應鍊等外部因素,新一代MANTA漲價是必然的了。現在MANTA要價1699元(隊版會更貴……買了就當贊助波加查了吧~),比老款貴了不少,但安全性、外觀設計和做工均有一定提升。是以不要在用上一代的眼光看它了,現在的MANTA可是正兒八經的頂級氣動頭盔。
最後,小編我個人對MANTA還比較滿意,考慮把GAMECHANGER或者TRENTA賣了,去找電商要個PY價把它據為己有。畢竟又沒有三頭六臂,這麼多頭盔也戴不過來。近期有計劃入手氣動頭盔的小夥伴兒可以關注一下這款MANTA。
美騎點評
優點:意大利設計、風道通風設計、懸挂内襯舒适、頭型寬容度高、重量不重、MIPS、磁吸扣
不足:價格有所提升、包裝過于簡單粗暴、隻有一款淺色系、MIPS級别可以再高一級
如果覺得MANTA太貴,RIVALE更符合您的預算的話,請在評論區告訴小編,我看看能不能再去借個RIVALE來給大家測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