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飛揚,看樣子短時間不會停止,時間雖然已過春分,但是天氣和大家玩着迷藏,隔個幾天就來場過膝大雪。
雪下得甚是驕傲,藐視地上一切,仿佛所有的東西都要留下他來過的印記。這般場景,真有點“木落雁南渡 北風江上寒”的冷,冷到心窩窩裡頭。
可巧的是,所有東西都默默接受這一切的時候,有些地方就是不待見。
英烈鎮,這個不大不小的鎮,卻有些脾氣。和他的名字一樣,真是哪個地方都不一般。在中心大路上,一群騎馬人精神抖擻,唱着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完全不顧雪花澆頭,各個意氣風發,聲音悠揚。
後方跟來的一群人更是鑼鼓喧天,在這舞隊中有高跷姐、拉花姐兒、花梆子、老揚高、僞火神、報子等角色。這不就是标準的秧歌隊嗎?而領隊的“揚高”,則在雪花中跳躍着,飛舞着,形成了紅白相應的奇異景色。
再後面,除了田徑,跳遠,國術等本地隊伍外,多出來各種奇裝異服的外域人士,他們的出現讓鎮子變成個色彩斑斓的五花海。隊伍延伸到公裡開外,從中心的寬大路直到鎮子的大街小巷,到處擠滿了人。
沒有參加比賽的孩子們騎在大人身上,稍微大點的孩子就踮着腳擠在人群之中,巴不得站到最前面。
這個風俗很早的時候隻是一些軍隊來抵禦外敵的時候鼓舞士氣的一個活動,現下已經滲透到每個人的心裡。如果說當初隻是簡單的強體健身,後來就不簡單的是這些了,已然成為了當地的風俗。
比賽的獎勵都是異常豐富,由贊助商贊助的各種奇珍異果,各種武功秘籍,以及豐厚的獎金。這都可以自由選擇,一等獎抵得上一個成年人五年收成,二等獎三年,三等獎一年。
這比賽項目又是五花八門,是以假如中獎了富裕幾年,沒中獎的呢也當做強身健體。
“當當當”,一個家仆打扮的人,急沖沖地跑在寬大路上。
看他的速度,也是剛參加完比賽的。看他的打扮,卻不一般,上身綠色絲綢大褂,下身黑布鞋,他的表情嚴肅,以裝扮來看是有錢人家的家仆。
他跑向一堆正在玩耍的小孩中間大叫:“少爺,少爺,老爺叫你馬上回去。少爺,快出來。”神色中充滿了焦急。
在喊叫聲中,原本玩的起勁的一群孩子都安靜了,從這群孩子當中走出一個孩子,衣着淡藍色華麗外衣聲音稚嫩地答道:“知道了,你一叫我就知道沒得玩了,真沒勁,走吧。”
這個回答的孩子看起來七八歲,但是回答這個話的樣子好像知道即将發生的事情一樣,非常成熟。
很快他們主仆兩人就到了寬大路中間位置的一個宅子門口,這個宅子從外觀來看很是普通,與這個街上的屋子并無不同,除了門後幾棵高聳的大樹特别高以外,但隐隐的有一股浩然之氣升于其上。
隻見仆人習慣地推開大門,說:“少爺,早上的時候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應該是各方人士都到齊了,我想今天肯定讨論比較重要的事。
孩子面無表情地回答:“看起來,又要把我送出去了,最近我的蛐蛐還沒找到玩伴呢。”說起來很是惋惜。
仆人笑着說:“少爺,蛐蛐我先拿給胖子保管呗,他家人多,蛐蛐能吃到小魚兒。”
說着,兩人已經到了庭院。庭院并無稀奇,無非擺着一些普通樹木。但是剛開了内室的門,青石路一通向天,進口極深。
上百米走道氣勢磅礴,如同秦漢古街。兩邊高牆危聳,淋漓盡緻地訴說着這裡曾經有過的人和事。走到盡頭,一推開側門,裡面已然坐滿了人。
從左往右大緻二十個人左右,人雖然不多,但是各個在座的人無不器宇軒昂,風度不凡。正中間身材中等,表情嚴肅的中年男子示意仆人把剛才的少爺帶到内室。
小童眉頭緊鎖,盯着那個男子,示意不想離開。中年男子态度堅決,并無讓他留下的意思,相對幾秒,擺頭讓他進屋,見童子不願進去,便不再理會,隻是微微點頭,意思是一會必須得走。
顯然,童子執意要待一會再去内室,他心想:”我馬上又要走了,總要讓我知道什麼發生什麼事吧,每次都走的不明不白,又是不明不白的回來,我到底還是不是你的孩子。”
仆人好像知道他的心事,但是知道少爺的脾氣,慢慢說:“隻得聽一會,老爺愛惜少爺,才不想讓少爺知道太多,不知便可逍遙自在。童子微微點頭,轉了下眼珠,示意明白,不要多說。仆人見了也不好再說其他了。
此時,堂中的人都正襟危坐,表情嚴肅。
其中一穿着絲綢,官家打扮的人見大家沉默,再次開口說:“我們這次聚集的目的,在剛才的讨論當中,大緻已經清楚了,大家的意見也相差不大。
李大哥建議先買通水仙門的左護法羅勇,大家都是一緻贊同的,我也認為可以。
但是還要考慮的問題是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壓在羅勇身上,羅勇雖然在水仙門幾乎說一不二,但是水仙門的人數衆多,即使買通了左護法羅勇,我們想要一舉攻破也絕非易事。
如果再買通右護法觀不見,那我們在水仙門布陣這塊基本沒有問題了。然後等他們和我們内外接應,我們就能一舉攻破。
細節就交給問多情來辦理了。”上面稱呼的李大哥正是小童的父親,江湖人稱李隐士,他向來行蹤變化,無人知道。這次也是各處派發文書,才出來主持大局。
問多情:“是的,盟主。”底下一個白衣大褂的男子莊重的回答,回答的時候略帶微笑,好像這個事情并不太難。
說話的人是本縣縣令,姓吳名弓星,喜歡微服出行。遇到事情可不能離開了他。
縣令偶爾參與各項江湖事務,解決江湖糾紛,在前幾次的糾紛中,由于深得人心,大家一緻推舉他為盟主。
但這件事情看起來不像是糾紛這麼簡單。回答話的問多情是縣令師爺,說話喜怒不形于色,在他善意的微笑面前,常常不知道他的底細。衆人對視一眼,突然想起了面對的大敵。
說起當年各地勢力紛争,以水仙門實力最為強大。
水仙門的故事還要從頭說起,幾十年前水仙門在江湖上并無人知曉。有一天,在一個賣茶的小店裡,突然來了一個客人,甚是奇特。他不僅日日在此喝茶,點一樣的茶點,且總是念念有詞。
時日一久,掌櫃覺得奇特,便問之細節。得知他是水中仙人,來教化萬民的。
掌櫃覺得此人奇特,像是有本事的人。于是各人托付家中難事,如病重老人沒法治療,錢财盡失如何複得。他都一一相助,且做的甚是美好。
時日一久,衆人覺得福大,能遇到如此仙人。仙人在此重要關口卻說自己有事将要離去。
大家商量,覺得隻有留住仙人才能使得自己無病無災,而方法衆說紛纭,隻有一人的話大家一緻贊同,就是推舉仙人為掌門,自己當他的弟子,這樣就可以留住仙人。
幾個長老紛紛跪拜推舉掌門,來教化自己凡胎。沒想,仙人竟欣然答應。後來大家才知道,其實他能救人隻是用抓來孩童的靈力來暫時續命,至于錢财,都是不義之财。但是此時,大家覺得有仙人在村子裡是莫大的福氣。
水仙門剛建的時候,水仙門沒有名,沒有号。
于是各人想出方法,必須要有名号,水仙掌門于是打出口号 “拯救百姓,須抓童子。”建立門派的時候,廣招童子免費入學。
一時間,進來學習的童子數量極多,令人驚奇的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所有孩子的學習能力竟大為提高。大家連連稱奇,稱呼掌門是孔子在世。抵得上普通孩子十年甚至某些成人畢生未能達到的境界。
這個境界是不僅能吟誦聖人文章,且能博古通今,衆人紛紛叫好。
但時日一久,大家卻發現所教童子雖然精通文章卻全無情感,不谙世事。如張家大爺家兒子二毛,張大爺耕地時不慎跌入水坑,多次呼喚兒子,二毛卻置之不理,繼續讀書,還好當時有人經過救了張大爺一命。
還有被仙人所救的李大爺,當時救的時候病已痊愈,都能下地。過了半年,病情反而比先前還嚴重。
像這類事情發生的多了,大家就問掌門怎麼會這樣,掌門也回答大家一切都會好的,隻是剛剛學習的時候一些困惑。然後叫大家在後山空地出準備一個大房子,他去作法。
又過了一些時日,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更多的人生病。大家在讨論的時候發現蹊跷,開始懷疑水仙門,村中膽大的青年便半夜去檢視後山,發現有幾個大罐半夜隐約透着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