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北灘:抗戰時的“蘇北小鹽城”

作者:鐵軍雜志
長北灘:抗戰時的“蘇北小鹽城”

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 圖源網絡

文:李世安

蘇北建湖的長北灘,地處古射陽湖東畔,原為古潟湖遺留下來的一片湖灘,有十裡方圓,古稱長北灘。

1940年10月,八路軍、新四軍進入鹽阜地區後,立即派出一批民運工作隊前來長北灘開辟工作。1941年春夏間,駐鹽城的新四軍軍部,為迎戰日僞軍對蘇北發動的第一次“大掃蕩”,陳毅代軍長即提前到幾個開辟較早的地區進行勘察,選擇長北灘為以後情況變化時軍部機關臨時轉移地點。這裡東、西、北面有塘河環繞,西南是蘆葦叢生的水蕩,西北角則為高粱地,旱路可達阜、淮,進退兩便,加上又有群衆基礎,在戰略上有一定優勢。是年3月起,軍部後勤機關開始第一批轉移。兵工廠、被服廠、後方醫院等10多個軍部下屬機關由城廂率先分散至長北灘一帶。7月上旬,日僞“大掃蕩”開始。9日,劉少奇、陳毅率部作戰略轉移,從鹽城挺進長北灘,司令部駐北左莊。同時轉移的還有江淮印刷廠、華中黨校、華中魯藝、抗大五分校女生隊、新安旅行團以及江南敵後區來的一批文化人。

長北灘:抗戰時的“蘇北小鹽城”

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王氏宗祠)紀念碑 圖源網絡

鹽城淪陷前,中共黨政軍機關已全部撤出,鹽城正“跟日寇演出一場空城計”。在這一特定時期,劉少奇、陳毅處變不驚,指揮若定,采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指揮部隊在外線跟敵人展開大規模的遊擊戰争,伺機轉入反攻。其時,長北灘揭開曆史新的一頁,“蘇北小鹽城”之稱也由此而來。

劉少奇、陳毅在長北灘運籌帷幄半個多月後,即率部向西北阜甯停翅港方向轉移。然而,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植下的紅色基因已融入老區人民的血脈。1941年9月,根據抗戰形勢需要,鹽城縣一分為三,劃縣分治,在鹽城西北鄉成立建陽縣(今建湖縣前身),建陽縣成立大會便選擇在這片熱土上舉行,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就設在長北灘核心區長北村王氏宗祠。其時鹽阜區主要城鎮被日僞盤踞,這裡便成為鹽阜區黨委和後來的鹽阜地委戰略活動中心,鹽阜獨立營亦駐防西北廂。當時,長北灘已形成在黨的絕對上司之下的抗日根據地,在長北灘地域布下了天羅地網,真正築起了敵後抗戰的銅牆鐵壁,呈現出陷敵于人民戰争汪洋大海之中的壯美景象。日僞軍從經濟上對根據地封鎖,對長北灘一帶禁運物資,企圖把根據地軍民困死。長北灘人民在地、縣黨組織直接上司下根據抗日和軍民生活需要,積極發展戰時經濟,興辦自給型工業,鹽阜區大生産運動即從這裡推開,提出“沒有衣穿自紡紗,沒有油吃自辦榨”的口号,自力更生,解決戰時困難。據1942年底統計,長北灘共有紡紗車5500多架,織布(巾)工場16家,僅楊家龍華毛巾廠就有30台機,專為新四軍三師七旅、八旅加工軍用毛巾。區黨委書記劉彬、組織部長楊純、宣傳部長曹荻秋,都曾與路墩群衆一起參加紡紗競賽。

長北灘:抗戰時的“蘇北小鹽城”

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誕生記 圖源建湖釋出

為解決地方武裝槍支奇缺問題,區黨委聘請了曾和著名軍工專家吳運铎在一起搞過軍工生産的師傅張毅甫出山,在馬廠成立造槍工會,專門生産“馬廠造”步槍。同時,協助新四軍第三師八旅在孤峰庵、胡家小圈兩處創辦榴彈廠,在路墩興辦槍械修理所。長北灘人民主動獻銅獻鐵,保證原材料及時供應,這裡一度成為蘇北軍工生産的重要基地。

2013年,建湖縣人民政府在長北村興建建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所展示的圖影和文物,再現了當年新四軍與建湖兒女用熱血和生命寫下的氣勢恢宏的抗戰篇章。

(本文源自《鐵軍》雜志 2021年11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