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2020年之後,2021年大陸電影票房再次全球奪冠。這是電影産業十四五規劃的一個“高起點、開門紅”:中國電影産業正在從8萬塊熒幕代表的全球最大,向十四五所追求的“又大又強”更新。這其中,一套能适應未來電影産業放映需求、能夠高度自主可控、能夠達标未來産業更新方向的“放映硬體”體系,就成了必然的需求。
2022年1月,行業傳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由AET阿爾泰自主研發制造的LED電影屏,正式通過好萊塢DCI認證!同時,由AET阿爾泰與國内系統和播放器公司共同研發生産,與該螢幕配套的電影放映和圖像處理系統,也通過了好萊塢DCI認證。
螢幕+圖像處理及播放系統,全自主研發、全國産化,且通過好萊塢DCI認證,AET阿爾泰是大陸企業中的第一個!這也代表着以LED顯示技術為核心的“下一代電影放映技術”的探索與實踐上的曆史性突破:大陸渴望在2022年迎來一批符合國際技術規範,産品技術完全自産和自主的新興電影放映廳。
跨越行業“終極”壁壘
為什麼中國的電影放映系統要通過好萊塢的DCI認證呢?從市場意義角度看,主要是兩點:第一,如果我們的電影放映産品要進入國際市場,必然就要符合國際市場的标準和規則——好萊塢的DCI認證是電影行業國際市場的事實性标準。第二,在國内市場,電影院線隻有采用符合DCI标準的裝置,才能獲得國外版權方的授權放映國際市場引進的影片——這對于院線的商業化營運,是必然的條件。

對于電影放映裝置企業而言,DCI就是市場的準入門檻!”行業專家介紹,此前也不是沒有國内放映裝置進入電影院線市場,但是或者是隻進入不涉及國外電影放映版權問題的特定市場,比如機關禮堂等;或者是借助别人的平台進入市場——即給國際品牌做産品代工。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決定了本土電影放映裝置企業不能“做大做強”。
AET阿爾泰此次成功的在電影放映螢幕和處理器系統上都獲得了DCI認證,是本土電影放映産業的一個裡程碑,奠定了AET阿爾泰相應産品可以大規模在全球市場與國際品牌競争的“基礎”。“尤其是‘屏+處理器’的雙突破,更是打破了此前單獨螢幕産品獲得DCI認證後,國際競争者以‘我的處理器和你的螢幕比對度不足’為借口的不當競争”——不用再與人合作,而是自己全能的解決一套體系的問題,這是“技術上真正強起來”的底氣。
三大突破奠定國際領先
當然,如果AET阿爾泰電影屏和處理器的DCI認證隻限于“填補國内産業空白”,那麼其也就擔不起“民族電影放映裝置”強起來的“十四五”重任:AET阿爾泰電影屏+處理器及播放系統。更是實作了一系列“嶄新”的技術超越。
首先,屏+處理器的體系化研發和自主化,打破了更多市場競争瓶頸,并帶來了“新型LED顯示技術的特效,與處理器畫質優化處理的高度比對”。例如,LED顯示技術是一種超高重新整理率的技術。AET電影屏滿足“16+bit高灰階,3840Hz高重新整理率,120fps高換幀率”的高标準畫質需求。這也就要求,電影放映處理器也滿足這樣的高性能需求,才能真正與這塊“更好”的屏比對。
第二,AET電影屏,在LED電影放映曆史上再次突破了模拟“傳統放映”效果的“技術天花闆”。即AET電影屏不僅擁有LED電影放映的“更高畫質亮度”的特有優勢,也具有48nits(即DCI标準14LF)的超低亮度放映模式,可以完全實作傳統電影放映中“暗環境”觀影的特殊體驗。
特别是,傳統電影放映機系統,在放映3D畫面的時候,不得不犧牲50%的亮度,進而嚴重影響了電影觀看的畫質品質。這一問題,在AET電影屏上将成為曆史:在放映3D畫面時保持與2D畫面相當的亮度、對比度、色彩範圍和可視角度,為電影放映系統的更新和高品質放映體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基礎。
第三,這次AET電影屏+處理器系統通過DCI認證,帶來的是一系列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單一型号産品。即,在4K+高分辨率基礎上,擁有8M、10M、14M、20M标準化尺寸選擇,滿足多種電影畫幅類型,如遮幅法寬銀幕1.85(1.66):1、變形法寬銀幕2.39(2.35):1、普通電影銀幕1.37:1,實作了“既有電影熒幕需求檔位的全面覆寫”。
完全能無縫替代目前市場上主流院線裝置,這是AET電影屏産品的‘系列化’、配套化優勢。”行業專家指出,AET電影屏+處理器系統,無論是高度的自主創新和制造、高度的市場化和商品化,還是在放映體驗上的衆多突破和更新,都意味着電影放映市場的競争,正在拉開一個嶄新時代的“序幕”。
瞄準下一代市場的開路人
過去20年,電影放映行業的技術變化,無疑是巨大的:數字放映技術、數字版權和數字分發技術、2K和4K清晰度技術等都為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從消費者感官角度看,這些技術革新則全面的集中在“IMAX”等巨幕體驗上。
IMAX巨幕概念并不“新”:人類第一個成功的IMAX電影出現于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但是,此後直到2003年,扣除博物館等非商業機構的熒幕後,全球商業院線的IMAX熒幕不過一百餘塊。但是,到2010年這個數字增長了200%;2021年全球IMAX巨幕數量更是達到了1600餘塊。20年間超過10倍的商業IMAX院線增長,帶來了巨幕電影的繁榮。
以IMAX為代表的,過去10年包括中國巨幕、杜比全景聲、LUXE巨幕廳、CINITY廳等等在内的高品質放映體驗系統,以機關熒幕體系千萬元的成本,成為了“電影放映市場的強大标志”。但是,這些系統中,放映體系的核心螢幕+處理器等硬體,無一例外的延續了“投影”裝置的傳統方案,核心光閥産品更是掌握在美國TI等極個别外資巨頭手内。這也令國内電影行業對下一代放映系統的探索和下一代内容标準的探索“始終受制于人”、“隻能步人後塵”。實際上,2021年大陸平均每天新增17塊熒幕,但是核心技術和标準幾乎都“受制于國外技術”。
AET嶄新的LED技術為核心的電影屏和處理器系統,則打破了這一瓶頸。“第一,這是我們全自主、可以不斷疊代更新的技術體系;第二,LED放映也是差別于投影技術的全新創新式電影巨幕技術——這兩點都會帶給國内電影行業‘下一代’探索的巨大潛力”,行業專家表示,真正強大的創新,必然首先是自主的、然後是下一代的:AET電影放映系統的進步就是這樣一種“開天辟地”的突破。
目前,LED電影屏帶來的首個“下一代”變化就是3D畫面不用再“損失一半”的亮度。業内認為這對于“元宇宙”與電影産業的結合,是一個“底線性”的支撐。同時,下一代電影放映體系,必然要具有“更大、更差異化的螢幕和更高的以8K為代表的超高分辨率”。目前,AET的LED顯示技術,以模組化拼接為基礎,全面滿足無限大螢幕畫面、各種特殊曲面結構的顯示需求,并系統的通過mini和micro LED技術的應用,可以滿足從百英寸到數十米、數百米巨幕,8K、乃至遠超8K分辨率的超高清應用。
同時,AET的嶄新放映技術體系,還是一個“低碳環保”的方案。采用共陰驅動方案的BOB LED電影屏,功耗最低為1000W,僅為傳統數字放映機功耗的五分之一 。符合未來電影放映系統生态友好和“雙碳”概念的需求。
恰是這些“技術上的優勢”讓LED電影屏在應對未來影視體驗創新時更為遊刃有餘。這也令AET的電影放映産品的突破,不僅具有現實性的“國内院線市場不再被外國技術卡脖子”和本土放映技術與裝置走向全球的“經濟意義”,更具有“争奪未來電影産業這塊文化陣地的新标準”和“打破現有視聽體驗體系形态與價值天花闆”的開拓性未來意義。
大陸《“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中提到,要重點研究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影院LED屏等技術與裝置,搶占技術制高點,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這一點已經在2022年1月,在AET手裡提前實作。但是,這絕不是終點。
在過去十餘年内,AET走過的道路就是不斷化不可能為可能:從一家小的自創企業開始,不斷打破國際巨頭對LED顯示技術的壟斷和封鎖,從落後到并駕齊驅、再到今天的全面領先,AET帶給行業的就是“不折不撓的創新與超越”。相信AET電影螢幕和處理器系統通過好萊塢DCI認證,隻是其電影放映裝置進步的一個中間節點,未來AET的顯示新科技,必然會帶給民族電影産業更多不一樣的驚喜和更強大的實力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