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過年了,小編已經按捺不住内心想要放假的沖動了!
這一年,小編吭哧吭哧寫過不少書單,變着法兒把社裡的好書推薦給各位讀者,歲末年終,我們總結了10本超經典的好書供大家春節假期閱讀,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貧窮的本質》
阿比吉特·班納吉 埃斯特·迪弗洛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8年8月
阿比吉特·班納偷窺了小編的生活,然後得了諾獎。(畢竟研究貧窮的本質,沒人比我更适合做研究對象。)
這不是一本讀起來舒服的書,但是,有用。
最紮小編心的一句話就是,“他們懶惰而上進、高尚而鬼祟、憤怒而順從、無助而自強。他們缺乏資訊導緻無法做出正确決策,朝不保夕因而放棄投資及時行樂,出身卑微隻能自怨自艾自生自滅。一輩子逃離不出的「貧窮陷阱」。”
除了貧困思維,阻礙着我們做出正确選擇的因素還有很多。作者通過大量的調查、訪談、研究,雖然沒有給出全部的答案,但是點出了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債務危機》
瑞·達利歐 著
2019年3月
瑞·達裡歐認為,經濟就是一台機器。這本書,就是他總結出來的操作手冊。
通過對經濟周期長時間的觀察總結,他摸索出了機器什麼時候該潤滑了,什麼時候該被替代,并努力觀察機器可能出現故障的征兆,以及各種修理工具所可能的效果。
從窮到一無所有到管理1500億資産,瑞·達利歐把自己的秘密和盤托出。掌握了這本手冊,想要賺錢根本不是難事。
《窮查理寶典》
查理·芒格 著
2016年8月
又是一本推薦過一次又一次的書。
查理·芒格就是個煩人的學霸。他寫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因為學習真的很重要。
查理·芒格從學習中得到了清晰的頭腦,靈活的思維,順便也掌握了人性的弱點,走向了幸福的生活。他就是叔本華所說的那種人,擁有能夠讓自己幸福的靈魂。
查理·芒格想給我們的,不隻是發财緻富的道理,更有一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我的世界觀》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著
2018年11月
偉大的作者從不多說一句廢話。
愛因斯坦從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尖走出來,講自己,也講自己的大明星朋友,講愛情、講生活、講人性,談工作、談奮鬥,也關心世界和平。
馬克思說,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了解一下全世界最聰明腦袋的世界觀,還愁碰到的難題沒有解決辦法嗎?
《人生的智慧》
叔本華 著
如果要從今天的書單裡選一本最喜歡的,小編還是會pick叔本華。畢竟世界上所有的成功學心靈雞湯作者加在一起,都不配給叔本華提鞋。
這本書裡講明白了很多我想不明白的東西,比如為什麼我總是不開心。(難道不是因為事多錢少離家遠嗎?)
在叔本華看來,所謂快樂,就是解除對欲望的抑制。大家無聊的時候,會受到誘惑去尋找快感,但是,追逐快感的過程又會讓人陷入痛苦。
不能妥善處理欲望,我們每個人都隻能無聊和痛苦之中搖擺,終此一生。
《光榮與夢想》
威廉·曼徹斯特 著
2015年3月
美國的光榮就要沒有了嗎?
作為一個沒有曆史的國家,美國不用像歐洲那樣維持人設,可以輕裝上陣大步向前,是以走在隊伍之前看起來是理所當然。
但是美國的山大王之路,其實走得并不順暢。以前,每當美國眼看着很不行的時候,總會有一個總統站出來,通過把世界拉下水的方式力挽狂瀾。羅斯福比較幸運,他隻是熱情地勸自己的國家參與了進去。
美國的步伐從來就跟杜魯門當選總統時一樣,“三步兩步沖上台階,兩隻睾丸撞得叮當亂響”。但是它為了實作自己的夢想,為了維持自己的光榮,其實常常都不顧别人的死活。美國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裡,藏着美國成為第一超級大國的秘密。
《格局》
吳軍 著
2019年11月
吳軍老師又出新書了!
吳軍老師的最大特點是,能做事并且能做成事,也很樂意以成功者的身份分享經驗。《見識》、《态度》、《格局》一路寫過來,他的經驗往往沒有什麼特别高大上的東西,都很樸實,但也都很實用。
在他看來,格局的大小,會決定我們成就的頂點。努力每個人都會,但并不是每個人努力都能成功。隻有認清自己的位置,找準努力的方向,才有可能實作可疊加式的成長。
這本書教我們用牛人的方法,突破自己生活中随處可見的天花闆。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薛兆豐 著
2018年7月
那年杏花微雨,小編在導函數課打了個盹兒,數學就對我永遠地關上了大門。這些年,經濟學的書火了一波又一波,我卻隻有一隻想要觸碰卻又收回的手。
但薛老師的這本書完全不一樣,他講經濟學知識,真正做到了“說人話”,讓小編這種财經小白也能有門外漢摸着門道的幸福感。
比如邊際效用這個概念,就是說當産出達到一定量之後,增加再多的投入,也不會有更多産出。這就讓小編頓悟,為什麼喝一杯奶茶舒坦,兩杯就想吐了(然而還是找不到人和我一起第二杯半價)。
懂一點經濟學知識,就能做複雜世界的明白人。
《美國陷阱》
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 著
2019年5月
發現别人比自己厲害,就從中作梗搞垮别人,再趁機自己上,這種人很讨厭。但當你發現這種人就是美國的時候,你除了讨厭它,實在也拿它沒有辦法。
法國版華為事件當事人親自講述,強權耍起不要臉來,普通人哭都沒地方哭。
這不是美國給别人下的第一個套,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變量》
何帆 著
2019年1月
到了年底,糊糊塗塗又一年的感覺就會特别強烈。其實,這個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隻是我們當局者迷,很難看清。
對于普通人而言,想要鹹魚翻身,一定不能忽視生活中的小趨勢。這些小趨勢雖然隻發生在1%的人口當中,但是其中蘊藏的機會是巨大的,每一個小趨勢,都有可能是下一個時代大洪流。
何帆試圖用“大樹模式”記錄當下時代變化。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人在哪裡、正在做什麼,這本書都會是你了解小趨勢和獲得新機會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