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天新增9例本土感染病例,北京疫情涉及多條傳播鍊

作者:光明網

已波及海澱、朝陽、房山、豐台4區

且涉及多個傳播源頭

即将迎來冬奧會的北京,這幾天疫情又有所擡頭。

自1月15日以來,僅5天時間,北京累計出現9例本土感染病例,涉及德爾塔和奧密克戎變異株,疫情形勢嚴峻。

其中,19日當天北京新增5例陽性病例。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通報,新增的這5例陽性人員中,4人為同一機關冷庫裝卸工,另1人為同住密接,一起從事冷庫裝卸工作,有3人檢出德爾塔變異株特異性突變位點。

這5人中,2人現住房山區長陽鎮,3人現住豐台區萬柳園社群。目前,已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追蹤,對涉及風險點位進行排查,對各類風險人員進行分類管控。

至此,北京此輪本土疫情已波及海澱、朝陽、房山、豐台4區,且涉及多個傳播源頭。

國内一位病毒學專家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就目前已公布的資訊看,這5人的感染源頭應該來自他們所工作的冷庫。很可能是其中一個人先‘中招’,再傳給了其他人。”

新增病例均關聯同一冷庫

據疫情釋出會介紹,陽性感染病例1現住房山區長陽鎮北廣陽城大街8号機關宿舍。該病例自述,1月17日出現咳嗽症狀,自行服用自備藥,未就醫。1月19日報告核酸檢測結果異常,房山區疾控中心立即複采其标本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市疾控中心檢出德爾塔變異株特異性突變位點。

從已公布的流調資訊來看,陽性感染病例2與病例1共同居住;病例3、4、5均住在豐台區的萬柳園社群18号樓某單元,3人共同居住。

根據核酸檢測陽性人員住所判定,萬柳園小區18号、15号樓為封控區,封控區周邊的7棟樓宇及行動軌迹涉及的場所劃定為管控區,萬柳園小區其他樓宇劃定為防範區。

值得注意的是,這5名陽性病例中,有4名都是在每周例行的冷鍊從業人員核酸檢測篩查中發現的。

房山區常務副區長呂晨飛在釋出會上表示,1月19日,房山區先後兩次接到第三方檢測機構報告,發現2份核酸檢測混檢樣本陽性,2例樣本屬于同一企業同一批樣本。

這2人自述近14天内未出京,兩人均為裝卸工,都居住在涉疫企業院内的集體宿舍,同一房間。

此次新增的5名陽性病例均指向一家冷庫租賃企業,該企業為獨立小院,目前已封控。據釋出會介紹,這家涉疫企業位于房山區長陽鎮北廣陽城大街8号,自有員工9名,租戶67家,其中涉及到進口業務的有25家。

如果這5名陽性病例感染源頭為冷庫,那麼最近一段時間,經由這些從業人員所裝卸的物品流向哪些地方,是否已經傳播至新的環境或其他人,這些問題目前還不得而知。

前述病毒學專家指出,存在這種可能性,但發生的幾率很低。除非這幾個感染者的社會活動很活躍,與很多人關聯密切。否則,病毒通過冷庫這類方式,不大可能一下子傳播得很廣。

在他看來,未來是否還會陸續有新增病例,目前還不好說。不過,從現有資訊看,這5名感染者屬于一個“集合”,是以也不用過度緊張。

出現多源頭傳播

近期,國内疫情多點散發,根據已公布的流調情況,部分來自相對獨立的境外輸入。北京此輪疫情也是如此。

在出現這5名感染者之前,1月15日,北京就已經出現首例奧密克戎确診病例。後經過密集流調分析,以及基因測序,确認該病例沒有與高風險人群接觸曆史,并且無出境記錄,其感染的奧密克戎毒株與北美和新加坡當下流行的奧密克戎毒株接近。

該病例曾在1月11日接收過一封國際郵件,這封郵件于7日從加拿大發出,途經美國和中國香港。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指出,結合病例流行病學史、可疑物品樣本檢測結果以及病例标本的基因測序結果,不排除其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也就是說,北京奧密克戎疫情或與國際郵件有關。

目前,這例奧密克戎病例已引起2名關聯确診病例,均為密接人員,1人是其母親,1人是其機關同一樓層的同僚。

值得注意的是,18日當天還新增了1例陽性感染者。這名新增病例住朝陽區平房鄉石各莊村,2021年11月來京務工,主要從事裝修材料搬運工作。在被檢出核酸陽性後,該患者在即将開往威海的G1085列車上被管控,目前已轉至北京定點醫院隔離治療。

據朝陽區副區長楊蓓蓓介紹,經進一步檢查和專家會診,該病例被診斷為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前述病毒學家指出,海澱區這條傳播鍊,目前看起來擴散的風險很小,但朝陽區新增那例陽性病例值得警惕,需要盡快查清源頭。

“不排除是一起新的境外輸入疫情的可能。”中國疾控中心副研究員張宇分析,目前來看,朝陽區這起疫情的源頭還在查,在其周圍肯定還存在着其他感染者,但應該不會産生太多。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繼續閱讀